翻新时间:2023-08-07
山西平鲁区方言中的合音词
摘要:山西平鲁区位于山西的西北部,该方言的合音词很有特色,尤其是一些代词的合音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本文就该方言中合音词音节的构词规律及其意义用法进行分类探析。
关键词:平鲁区;方言;合音词
一、平鲁区概况
平鲁,古名紫河,西汉置中陵县,属雁门郡。新朝王莽始建国改名遮害,东汉复置中陵县,唐设保大栅,明为平虏卫,正统三年设平鲁卫,清雍正年间改称平鲁县,1951 年县址由平鲁城迁驻井坪镇,1988 年设朔州市,平鲁县划归该市所辖,改称平鲁区。平鲁区位于山西西北边陲,内外长城之间,北连内蒙,西接偏关、东靠山阴、南屏三关(偏关、雁门关、宁武关),自古为北方游牧民族与汉民族接壤之地。
该地区的语言属于晋语大片,具有晋语的典型特征。同时北方游牧民族在这里长期与汉族碰撞、交融,促使其日常交际的口头用语又散发出自身的独特韵味。平鲁区的方言可分为四个小语言片,井坪城区为代表的地道平鲁方言、凤凰城乡为代表的北山方言、下水头乡为代表的西山方言、下面高乡为代表的东川方言。本文就分析地道的井坪城区方言中的合音词。
二、合音词概述
合音是一种音变现象,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的音节合读为一个音节。合音产生的音节叫合音音节,合音音节所对应的汉字叫合音词。合音词的意义语法功能与合音前基本一致。笔者在此把两个汉字中的第一个汉字称为合音首字,第二个汉字称为合音末字。如果由三个汉字合音而成,那第二个汉字称为合音中字,第一个和第三个汉字分别称为合音首字和合音末字。
合音现象是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它不仅存在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同样也存在于外语中。例如在古汉语里,“之于”在有些情况的合音词是“诸”;在现代汉语里,“我们”的合音词是“俺”,网络流行语中,“知道”的合音词是“造”;在英语里,motel(汽车旅馆)是motorhotel的合音,等等。
三、平鲁方言合音词音节的构词方法
(一)平鲁方言的合音词
(二)平鲁方言中合音词的构词法
1、合音首字取声母,合音末字取韵母(声调)。不要[pu55][iau51]合音成[pau53],这个词的合音基本是按反切的原则合音的,受到方言的影响调值稍有变化,但都属于去声。“不要”在平鲁方言中表劝阻、禁止,“不要打扰她学习!”一般用在祈使句中,语气较为强烈。有时候也表示请求,例如“不要有下次了嘛”。
2、合音首字取声母及韵部的第一个字母,合音末字取韵部组合相拼。例如,家窑[ia55][iau35]合音为[iau35] ,“家窑”在平鲁方言中只作为地名词后缀出现。
3、合音首字取声母,与合音末字韵母e变成的ou韵母组合相拼。例如,那么[na51][mγ00]合音为[nau53]、这么[tγ51][mγ00]合音为[au53]。这么没有合音成[tau53]是因为在平鲁方言中平舌翘舌不分,而合音成[au53]。这么、那么在平鲁方言中跟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基本一致。
8、合音首字取声母、韵腹,再加一个鼻韵母。没有[mei35][iu214]合音成[mn34],这也是平鲁方言合音词中唯一的一个入声字。例句,他们家现在没有人。
平鲁方言的合音词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尤其人称代词的合音,某些合音词还保留了入声。但是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普及,平鲁方言中合音词的使用不再频繁,尤其在学生人群中很少使用。探究这些合音词势必在保护方言方面起积极作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课后随想课后随想
- 吹泡泡
- 冷漠眼神
- 妈妈,您听我说
- 一颗宽宏大量的心
-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
- 由“粉丝”想到的
- 份量
- 悲哉,圆明园
- 阳光下的脚印
- 不一样的生活,同样的善良
- 大雪无情,人间有爱!
- 铃兰
- “唠叨”声中的爱
- 一颗宽宏大量的心
- 巧设情境,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 让作文教学“趣意盎然”
-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先学后教提升能力”
- 浅析高中地理课堂中的无效教学行为和对策
- 小学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使用科学记录本的思考与实践
- 在“绣文化”特色之路上且行且思
-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
- 键盘输入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 培养学生独立书写能力,探究书法教学评价模式
- 打包带走,留下的是生活气息
- 如何提高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模式研究
- 电脑课“弱声型”教学环境创设
- 如何进行低年级说话训练
- 莫泊桑拜师
- 《广玉兰》教学设计
- 走,我们去植树
- 最大的麦穗教案
- 最大的麦穗教案
- 走,我们去植树
- 山谷中的谜底教案
- 广玉兰
- 莫泊桑拜师教学设计
- 山谷中的谜底导学案
- 莫泊桑拜师
- 走,我们去植树
- 莫泊桑拜师
- 最大的麦穗教案
- 莫泊桑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