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联理论视域下的话语标记语研究

关联理论视域下的话语标记语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12

关联理论视域下的话语标记语研究

摘要:话语标记语具有丰富的语篇语用功能,能够促进话语连贯,反映说话人的态度情绪,帮助建立话语参与者之间的互动,达到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话语标记语也为一定语境的形成和理解提供了重要线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关联理论视角对话语标记语在语境构建、语境理解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指出话语标记语具有语篇构建功能、制约功能和标示功能等语用功能,关联理论对促进话语标记语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关联理论;话语标识语;语用功能

一:话语标志语简介

话语标志语(discourse markers)已成为近年国外会话分析语用研究中一个新的探讨课题。在日常言语交际中,话语标志语出现的频率性极高,其功能性无可争议。“话语标记语”这一术语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大量不同类属的结构和表达式,话语层次上的标记。话语标记语本身没有意义或很少负载意义,在交际中只有通过语境或情境线索才能被人们理解,或通过依附在它们身上的常规语用意义得到理解。

二:话语标记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汉语标记语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具有开拓性的古汉语研究文献《马氏文通》,它把起连接作用的词称为“虚词”。在《左传》中也曾出现有表示因果关系,推断关系,假设关系,并列关系等各种词语或结构。我国学者吕叔湘把连词和有连接作用的副词和短语统称为关联词语。但我国存在的研究问题在于表层形式的归纳居多,深层的探索,比如逻辑,心理,认知方面的解释欠缺,尤其是结合动态语境的语用分析不足。

国外学者Ostman, Erman, Schiffrin等学者对话语标志语进行共时研究,而Binton对话语标识语主要是进行历时性研究,追溯到了部分标志语的历史演变进程。Van Dijk曾从衔接功能的角度对话语标志语进行研究。然而他们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个的语句或一个邻进语句,没有考察话语标记语在更大的范围中的作用或从整体上分析话语标记语与语篇连贯的关系。

三:关联理论视域下的话语标记语研究

Sperber和Wilson(1986/1995)的关联理论把言语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是一种认知活动。根据该理论,说话者一般会最大限度地表述话语信息, 以便让听话者在话语理解时付出尽可能小的代价,为此说话者便会制约听话者对话语关联性的寻找。在言语交际中, 说话者有理由相信,听话者会选择恰当的语境假设,并在不需要他提供额外帮助的情况下得出恰当的结论,否则说话者就会通过某种形式去制约或引导听话者对该话语的理解, 获知所期待的信息, 实现成功交际。话语标记语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一个重要手段。Sperber和Wilson所提出的关联理论认为话语标记语实质上是一种语用标记语,在话语的解读推理过程中只起着明示引导的作用, 而不具有真值条件意义。使用话语标记语的目的旨在引导听话人的话语理解, 为信息处理提供认知方向,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话语进行加工处理所付出的努力, 获得最佳的关联语境效果, 取得言语交际的成功。这就是说话人使用话语标记语等明示语言手段的认知心理依据。

四:话语标记语的认知语用功能

话语标记语表达的不是结构上或概念上的意义,而是为人们理解话语指出一定的方向, 制约着人们对话语的理解, 使话语表达的命题更明晰化, 使话语中的各个命题之间变得更连贯。话语理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关联理论强调从信息的总的认知理论出发去理解话语,话语理解时认知主体利用推理机制,将话语的字面意义与可能隐含的认知信息加以综合,在结合语境假设,寻求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最佳关联性。说话人所提供的信息应具有充分的关联,也即应该提供与听话人的认知语境相关联的信息,以便让对方理解和推断自己的交际意图。这种语境中的关联性有利于促进话语的理解。

4.1构建功能

人类交际总是遵循一个总的原则,即说话人总希望生成能产生充分语境效果的话语,而听话人则希望理解话语时付出最小的代价或努力。为了引导听话人获取话语所期待的语境效果,从而促进话语理解,说话人必然会使用一些明示的语言标记来表明理解的方向,促使听话人根据该方向去寻找话语的关联性。这些联系语包含了处理概念信息的程序,包含了如何理解话语命题的信息,让听话人注意话语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如“比较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从语篇的角度看, 话语标记语不仅可以起到局部的连贯作用,即表示邻近语对或两个语句之间的连接关系, 更重要的是它们还可以起整体的连贯作用, 即表示该话语与前面或后面语篇之间的深层联系,在语篇中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话语标记语对话语所表达的命题内容不产生影响,而是促进话语的理解,一方面减少听话人处理话语所付出的努力,另一方面减少误解的产生。可见,话语标记语的作用就是对听话人寻求话语最佳关联性起促进或者引导作用,这与Blakemore所言的“对关联性进行语义制约”相一致。因此,说话人在生成话语时使用话语标记语可以制约听话人的语用推理,缩小听话人寻找话语关联的范围,使话语关联的寻找更加容易,使话语理解更确切。

4.2制约功能

话语标记语的作用还体现在话语理解中对推理的制约或者引导。关联认为关联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程度的强弱取决于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即所获得的语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和处理话语时所付出的努力又(Processing efforts)。听话人则希望理解话语时付出最小的代价或努力。

比如话语中含有after all、so、too、anyway、but、on the other hand、you see等话语标记语或结构,他们的作用是为了引导听话人对该话语的理解,提供指导或话语理解的方向,从而保证听话者在话语理解时付出最小的努力,对语境作出正确判断和选择。以上话语中联系语的使用就成功的制约着话语的理解,从而减少歧义,促使交流的顺利进行。

4.3标示功能

话语标记语所起得作用不仅仅是连接话语和语境假设,更重要的是将某一话语与听话人要经历的特殊推理过程联系起来。话语标记语对听话者而言,为话语活动提供了话语线索和标记, 有助于听话人按图索骥, 依据这一线索与标记对说话者所表达的信息进行分析,对话语活动进行的语境进行加工处理, 从而达到正确理解的目的。在交际中, 说话人或作者会使用话语标记语来延缓、修正自己的话语活动或是转换话题内容等, 来提示或引导听话人或读者对话语的理解。

五:结语

关联理论从人的认知特点与过程出发,将交际当作是一种认知活动,在认知过程中力图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为实现这一目的,人们就必须集中在最为关联的信息上。话语标记语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不仅限于传统的句法-语义制约,他们对话语或语篇理解的制约具有语用认知上的理据。说话人在话语生成时使用话语标记语是为了对听话人的理解形成某种制约、提供某种线索。以便让听话人在付出最小努力以后寻找话语与认知语境之间的关联。话语标记语在语境中的语用认知作用,有利于话语的理解。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用爱点燃激情——观《梦之队》有感
观《假文盲》有感
《生死百慕大》读后感
读《鲁迅爱书的故事》有感
读《成才者的足迹》有感
《成语故事》读后感
梦在远方-读张韶涵的《天边》有感
《朝花夕拾》—“旧事重提”
天下奇闻
笑着活下去
读《生命生命》有感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电影观后感
读《聪明的蜗牛》有感
无法相等的爱——《猜猜我有多爱你》读后感
暖女,台湾电影特产最后都变成陈意涵了!
试析默多克《黑王子》中主人公布拉德利自我价值的实现
“都教授”新剧你失望了吗?
试析沈从文小说《萧萧》中的悲剧意识
剧情白痴又如何?
姚晨携手中华牙膏宣扬口腔健康新风尚
对激发高三学生体育课兴趣的研究
畲族舞蹈在高校舞蹈创作中的传承
浅谈《边城》中的生命理想
众筹时代的新玩法
浅析钢琴协奏曲《黄河》中的民族性表现
珠江纯生生啤酒派对潮IN开跑,“美国队长”也来了!
三曹诗歌浅析
关于堂吉诃德崇高品格不朽魅力成因的相关研究
穿衣助手“你会穿你先来”全民时尚之夜,魅力绽放上海滩
《“闪光的金子”》教材解读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材解读之一
《识字3》文本研读
黄冈市黄冈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5月)
湖北宜城2011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梅州市学艺中学2011年九年级语文第五次质检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淮滨县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材解读
我读《古诗两首》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材解读:我会那样做吗?
增城市201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北京顺义区201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版)
红花绿叶相映美——教材解读二
乌鲁木齐市八中2011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考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