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9
德国“卓越大学计划”述评
摘要:德国为应对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国内外挑战,推出了“卓越大学计划”,旨在通过对精英大学的选拔与资助,重点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学府,提升德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卓越大学计划”的实施对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引起了广泛的论争。
关键词:德国;卓越大学计划;精英大学
2005年,德国“联邦与各邦教育计划与研究促进委员会”正式通过了“卓越大学计划”,决定挑选一批精英大学进行重点资助,藉此改变德国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中的二流地位,重振德国大学昔日的辉煌。
一、德国高等教育改革背景
1. 新自由主义观念对德国大学传统的冲击
长久以来,德国的高等教育提倡平等原则,注重资源的平均分配,在德国大学之间并无所谓的竞争压力,也缺乏国际竞争力的理念。20世纪80年代,以市场化、多元化、私有化为标志新自由主义开始兴起,新自由主义将教育纳入市场竞争的机制中,主张高等教育治理必须市场化、去中心化与重视绩效,要求减少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干预,由市场力量来引导教育的运作与发展。新自由主义冲击所造成的全球化、国际化、欧洲一体化对德国的经济、政治及教育体制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德国在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中引入了新自由主义所强调的“小政府”与“市场竞争”等理念,这种理念集中体现在以“卓越大学计划”为代表的革新中。
2. 国家与大学关系的转变
德国属于联邦制国家,根据德国《基本法》的规定,各邦享有教育立法和行政管理的最高权限,联邦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在各邦间进行协调。相较于各邦在基础教育与中等教育所享有的高度自主权,高等教育则受到联邦政府较多的管制。但随着新自由主义的冲击,在高等教育方面,德国国家与大学的传统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国家由过去的提供服务的角色转变为促进者,开始强调减少政府干预,重视投资报酬以及引入竞争效率的市场经济取向。
3. 德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下滑
二、“卓越大学计划”的实施内容
经过两个阶段激烈的竞争,最后审核通过的有39个博士生研究学院(Graduiertenschulen)、37个研究团队(Exzellenzcluster)与9所精英大学(Zukunftskonzepte)。
三、“卓越大学计划”的论争
“卓越大学计划”本身的提出理念、目的与实施方式,与过去德国的高等教育传统生态截然不同,因此自该计划实施以来,各界诸多的支持以及批评声浪随之蜂拥而至,这种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张力主要体现在文化、权力及大学理念这三个方面。
(一)文化的冲突:对传统平等原则的冲击
2007年10月,卓越博士生研究学院、卓越的研究团队与精英大学的获选名单出炉后,德国共有37所大学被贴上卓越与优秀的标签,并且可以得到大笔资金的资助,而其他落选的大学则只能望洋兴叹,精英大学的诞生使得德国整个大学体系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德国研究协会(DFG)主席克莱纳(Matthias Kleiner)就表示:“这样的结果,使得德国大学平等的传统彻底宣布终结”。他认为此计划不仅能提升大学的学术研究层次,更能借由尖端研究的开发带动商业与工业的繁荣与创新,因此大力支持此计划要一直不间断地发展下去。③反对意见则认为,精英大学的选拔加剧了社会与大学的分层,只资助少数的大学,而使得大部分大学无法得到经费的补助,如此并不能真正提高整体高等教育的质量,反而导致教育公平的问题。
(二)权力的冲突:松绑或捆绑
“卓越创新计划”在权力的冲突上,主要表现在国家与大学关系的改变。联邦政府引进的竞争机制使得国家与大学的关系从“国家控制模式”转向为“国家监督模式”。虽然国家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有所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力有丝毫的减弱,政府为了提升大学的国际知名度,不断地推行新的政策来主导大学的发展,以回应全球竞争的需求,这些由政府主导与推行的政策显然只会加剧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控制,国家的权力也在无形中更加扩大。
(三)大学理念的冲突:重研究、轻教学
自1810年洪堡创建柏林大学以来,其所提倡的“教学与研究的统一”的精神,成为现代研究型大学的典范,当时成为世界各国大学效法与借鉴的模范,并使德国大学独领一时之潮流。洪堡精神的核心价值即主张,大学的目的为加强研究与培养人才,两者应同时并进。这样的理念后来得到美国学者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的进一步阐释,他认为大学的目的不只在创造知识,也在培育人才。这个理念对后来的美国大学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意义。④
然而从“卓越大学计划”实施内容来看,其在追求学术卓越的同时,似乎忽略了教学的重要性,这显然与德国高等教育长久以来所秉持的洪堡“教学与研究的统一”的精神背道而驰。教学与研究是大学的两项重要的职能,两者关系是否能保持平衡,是决定大学的学术卓越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
“卓越大学计划”的推出与实施不仅显示德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变化,更是将德国长期以来奉行的均衡发展转向差异化发展。在实施成效上,无论该计划是否能如预期成功地将德国重新打造为国际学术的研究重镇,该计划的实施本身已对德国高等教育起了相当大的影响,如通过两轮的选拔过程,无论获选与否,许多大学的知名度与声望因此而提升了,更重要的是在新自由主义竞争理念的影响下,德国高等教育结构突破了传统的格局,不断走向卓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场车祸
- 我教妈妈日历算
- 举行“六一”活动
-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花
- 爸、妈我想对“您”说
- 日记一则
- 跳棋和围棋的比较
- 日记一则--自理能力比赛
- 参观动物园
- 看喷泉
- 功夫牛
- 打针
- 小麻雀流浪记
- 钓鱼
- 我的爷爷
- 对沉香木雕及佛教雕像的几点认识
- 传播技术的发展与高等教育变革
- 开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领域的新模式
- 微博对电视剧收视率的影响研究
- 构建违法行政行为法律监督的新常态
- 对《人民日报》农村征地拆迁议题的实证分析
- 社交网络中“点赞”现象探微
- 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
- 浅析13―15世纪英国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
- “邢贲思 :‘笔杆子’应引领社会凝聚人心” 等5则
- 你一定要来现场
- 最高敬意是对先辈们信仰的真诚追随
- 科技期刊稿件在线处理系统的建设分析
- 从网络拓展视角看学术期刊的品牌战略
- 大数据时代的“云治理”:社会治理的一“种”新模式
-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第五、六单元
-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
- 金昌四中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 星江中学2011年春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测试题
- 陕西省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 莆田28中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 金昌四中2010-2011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 牛郎镇中学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 长郡教育集团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 菏泽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 金昌四中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 波美中学201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 宁波市2010学年第二学期提前招生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11年中考语文预测试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