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老子的和谐思想

论老子的和谐思想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22

论老子的和谐思想

摘要:通过对老子哲学的学习与探究,本文对老子的和谐思想进行了论述与分析,分为个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三个主要板块,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对老子的和谐思想进行了解析与阐述,同时与个人、现实社会、国家政策等现实进行紧密联系与结合,以便于理解与发展老子和谐思想的精华。

关键词:老子哲学思想;个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老子对于和谐思想的认识,可以说是既全面又细致,包含了个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与思考。

一、个人的和谐

(一)个人的和谐即身与心的和谐。在欲望问题上,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老子・第四十六章》) 以及“益生曰祥。”( 《老子・第五十五章》),是对不懂得知足、贪得无厌者的批判,并认为这种私心、私欲不会有好结果。在现今社会,在市场经济如此繁荣的条件下,易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健康的人生观,很有可能对自身甚至家人造成伤害。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在身心修养问题上把握和谐的关系,这不仅有益于我们自身的发展,而且对这个国家、社会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实现个人和谐的意义。在竞争日益激烈现实社会中,保有自我的品性,坚持有道德的生活,不为了名、利、功等,抛开道德而在人世间相互争夺斗争,破坏应有的和谐。通过学习与弘扬老子所提倡的身心和谐思想,从而保持平和心境、博爱的胸襟、宽容的态度,用开阔的心态与胸怀去面对一切。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自身的身与心的和谐之中去提升境界、享受人生。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尊重“道”。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精髓,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万物,养育万物。这些表明道是宇宙的万物的运行的法则,天道有规律,自然按照规律和谐运行,也道出了自然万物的存在与生长是有其自身规律和法则的。

(二)人与自然和谐的措施。应遵循万物自然,减少对其进行的过多干预,那种战胜自然、掌控自然的心态是不可取的。就如老子所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第二十五章》)等,意思是说,人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万物是平等的,不仅要爱惜自己的生命还要珍惜其他自然界的生命。做到顺应自然、尊重自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通过加强宣传与教育,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并投身于实践与行动中,共同构建和谐可持续的发展环境[3]。

(三)人与自然和谐的意义。在现实社会中,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利益竞争不断加强,出现为了短期利益而不惜破坏大自然的行为,而这种企图征服自然的观念,带来的后果是可怕的。宇宙自然和人类是统一的整体,我们只是整个自然界中的一员,唯有正视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唯有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够从大自然中得到回报,才能使人类子孙后代源远流长,才能够使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得更加融洽。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

(一)人与社会的和谐主要体现在制度、人际等方面。在制度方面,老子也指出制度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和谐,和谐也是道的本性。“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老子・第二十八章》)通过制度的约束与制约,从而可以使百姓回归秩序、纯朴的生活,以达到天下安定的目的。在人际方面,老子提出“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老子・第四十九章》),要拥有高尚的品格,才能使我们生活在“甘其实,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第八十章》)的和谐社会当中。

(二)人与社会和谐的措施。要做到在制度上的人与社会的和谐,施政者也要有恰当的方法和明智的政策,从而建立施政者与民众的和谐关系。如果施政者一味的施行暴行,这样只会失去民心,老子曾用“是为盗夸”(《老子・第五十三章》)对这种方式的统治进行严厉的批判与职责,认为应该以人民大众为服务对象,“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爱民治国”(《老子・第十章》)等,也就是以人为本、以民心为重的思想[4];在人际上,人与人之间应做到以德相交、宽厚待人,通过自身道德素质的修养与提升,在社会中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断增强社会的活力。

(三)人与社会和谐的意义。在现今社会,老子的思想对我国制度、政府职能的完善有着深远的意义。我国政府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的改革,有利于维护老百姓的利益、提高生活质量等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5]。另一方面,创建民主平等的社会,老子还提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第七十七章》)等思想。即逐步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促进共同发展、和谐发展。在人际关系中,通过自身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促进提升整体社会的道德水准,从而共同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6]。

综上所述,老子的思想中处处体现了和谐,通过将老子的哲学思想与现实相结合,让我们了解到和谐思想在实际生活中所富含的意义及影响,通过促进个人身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让我们共同生活在美好的家园、享受美好的生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秋天
假如我是个发明家
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一天
会说话的手
后悔
可爱的“贝贝”
安全=生命
菲尔兹奖
飞向蓝天的恐龙
难忘的一堂课
共建地球村
第一次学骑自行车
端午节
给流星雨姐姐的一封信
真心的话
从法律的价值和效果谈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
幼师虐童的犯罪学分析
无刷同步电动机欠压跳闸问题的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孤岛”效应
公证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
论刑事禁止令的司法适用及执行
坚持依法协商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
新时期完善青年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的思考
项目教学法在《建筑电气工程图识图》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电梯及曳引机产生振动、噪音的分析以及应对措施
如何判断保全证据公证中证明材料取得方式的合法性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探析与对策
论教育服务业发展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财务管理课程《财务分析》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作者简介
《四时田园杂兴》问题探讨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札记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课文
《题西林壁》教学札记
《题西林壁》教学札记
《四时田园杂兴》教材理解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教学札记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