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了,可能是炸了

可能的原因:

1.手抖打错了。

2.链接过了保质期。

基于校园精神文化的中学思品教育创新研究_基于校园精神文化的中学思品教育创新研究文档下载_免费文档下载-查字典文档网

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基于校园精神文化的中学思品教育创新研究

基于校园精神文化的中学思品教育创新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1

基于校园精神文化的中学思品教育创新研究

摘要:校园精神文化是一定时代下学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和最高表现形式,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研究表明,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具有陶冶、凝聚、导向、规范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对于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以及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校园精神文化;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创新

一、中学思品教育与校园精神文化的关系

第一,思想品德教育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充分运用校园精神文化去推进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切点。是培育学校精神、建设学校校园精神文化的主要手段,而校园精神文化又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形式。因此,学校要牢牢把思想品德教育与校园精神文化结合起来。

第二,校园精神文化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当前中学思想品德教育正由传统灌输形式向隐性渗透形式转变,从思想品德教育的视角把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由“实践”到“理论”,由“内化”到“外化”的转变,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实践的空间。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使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由“无形”变“有形”,由以“第一课堂”的灌输为主,转为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拓展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渠道,提高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二、基于校园精神文化的中学思品教育理念创新

1.培养民主自由的校园精神文化理念

首先,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就应该把学生的自由、快乐、健康成长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本就是为了提升中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思想境界,教师在这一课程上的教学理念,最重要的是要以一种最合适的、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传达一些让学生更快乐、更自由、更有道德感的价值观。其次,学校的思想应该是开放的,气氛应该是活跃的,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的同时,积极的兼收并蓄,把正确的,多样化的思想融入到本校的主干道上来,在坚持正确发展方向的同时丰富多彩。

培养民主自由的校园精神文化理念,最重要的是保证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把握了方向的正确性,重视在思想方面对教师和学生的引导作用,使得全校师生形成共同的理念和追求。首先,在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方面显得尤为重要,要保证中学生接受的思想品德教育理念是进步的、切实可行的,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学到的知识和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触摸得到的。此外,在内容设置上,应该避免直观的政治灌输和直线的意识形态宣传,更多地引入一些哲学、政治学和伦理学方面的一些常识,让中学生对世界、对自身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培养快乐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

营造快乐健康的校园精神文明氛围,树立正确的校园精神文化的价值导向。其一,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各种学科竞赛,不仅可以营造健康快乐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也能培养中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丰富的学科竞赛是激发他们探索热情的重要方式。其二,教师对于思想品德教育这门课程,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同时还要带领学生走出课程、跳出课本,去户外实践地感悟课本上的知识原理。正如歌德所说,“如果一个人不曾亲身接触过美,那他就不会懂得美的意义。”学生如果在学习关于美学方面的理论,教师则应该及时地让他们到户外感悟实在的物体。

3.营造自律自治的校园精神文化意识

树立自律自治的校园精神文化意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强化学生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受益者。在实践上,中学生到十几岁的年龄,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处理事务的能力,是有能力处理好在中学阶段遇到的大部分问题。在理念上,学生的自我管理并不是自我约束,而是为了更愉快的校园生活。

学校在保障学生学习时间、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应当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我安排,为树立自制自律的校园精神文化意识。比如,每天应当有固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各种文化艺术户外活动,这种活动有别于体育课上的体育活动。在形式上,没有任何的强迫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参加任何一种活动,也可以自己组织活动让其他同学参加。在内容上,只要是和中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助于增强学生自身才华的、有助于增进同窗之谊的、对学生自由健康快乐成长有益的,都应当得到允许和鼓励。

三、基于校园精神文化的中学思品教育机制创新

1.建立学生为中心的校园文化管理机制

首先,学校管理者应该提升中学生的自治管理能力。现在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本就是为了学生,学校管理者应当在各方面让学生自己做主,建立学生为中心的校园精神文化管理机制。比如学生会的设置和内部管理、大型的运动会、校园广播、校内外的实践活动、演讲辩论等思维型比赛,数理化模拟创新等能力型竞赛,都应当让学生自己组织策划。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本就是通过不断锻炼提升起来的,只有学校和教师提供足够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摸索,他们才能不断地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在提升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遇事敢于寻求不同的解决方式。

其次,学校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应广泛地征求学生的意见。学校在涉及学生利益或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事情时,应当主动及时地征求学生的意见,倾听学生的声音。比如课程的设置,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比例,户外活动的时间,图书馆采购书籍的类型等,都应当及时地征求学生的意见。

2.构建寓教于乐的校园精神文化发展制度

首先,校园精神文化发展制度的建设要与时俱进,是要体现发展的原则。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者不断地转变教育理念,随着学生思想的开放和教育环境的转变,之前长时间实行的某些制度,或许就应该被重新商讨和裁定。其次,这种寓教于乐的精神文化发展制度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学校应当将这些对学生有益的校园活动制度化,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这些方面都能体现寓教于乐的校园精神文化发展制度。

3.完善践行合一的校园精神文化评价机制

首先在学校方面应该建立师生互动的评价机制。学校应当建立有效可操作的评价机制,在一个学期期中或者期末的时候,学校可以开通网上公共平台,让学生可以对每一个老师进行评价,让每一个学生借用网络这个安全的平台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对学校和对老师的各种意见和看法。学校再归纳总结学生们的各种言论,进行核实,对老师实行适当的奖罚制度,让老师们也时刻记住校园精神文化制度对他们是有监督作用的。只有完善践行合一的校园精神文化评价机制,让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校园精神文化的制度建设,才能为培育先进的校园精神文化做出贡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走进朱自清
做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
看《家有儿女》后……
读《海的女儿》有感
“洞穴之光”照亮了我
读《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有感
读《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有感
顽强的女孩
读《鸟儿的侦察报告》有感
《我的法兰西岁月》观后感
读《邱少云有感》
读《乌塔》后有感
观《老牛的爱》读后感
《爱的教育》读后感
读《亲爱的笨笨猪》有感
对福建地区品牌经济的分类与讨论
独立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现状调查研究
微信上的除夕
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研究
浅谈哲学之谓美
城镇居民现金消费支出对农村居民现金消费支出的影响
PPP模式风险分担分析
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看文成公主对吐蕃的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对策探讨
郑州银行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论古玩交易中刑法的介入尺度
民办中职学校青年教师心理问题摭谈
武夷岩茶营销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如何培养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论竞业禁止协议效力的认定
各地各版本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汇总
济南市26中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南安中学2011-2012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苏州新区二中2011年秋初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富乐实验中学2011年秋初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沙坝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兴济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济南12中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保沙中学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联考试题
育华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苏州新区二中2011年秋初二语文上册10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保沙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七校联考试题
址坊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济南市19中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各地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汇总(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