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2
美学视域中的声乐艺术
摘要:声乐艺术是指集声乐作品、声乐创作、声乐表演、声乐教学、声乐评论为一体的艺术系统。对于声乐艺术的研究,很少有从哲学、美学的角度去深度解析与阐释。大多数研究停留在对于具体作品个案的审美特点的分析以及具体唱法的研究上。一切声乐创作首先建立在自成一体的声乐美学观念上,这个观念决定了作品的美学风格,美学品质,决定着声乐表演者表演的艺术深度和高度。对于鉴赏者来说,决定了声乐作品鉴赏的审美选择,同时,影响声乐教学工作者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最后,声乐审美观的确立也决定着声乐审美评论的立场以及价值判断标准。
关键词:美学;审美;声乐艺术;声乐美学
声乐艺术是指集声乐作品、声乐创作、声乐表演、声乐教学、声乐评论为一体的艺术系统。对于声乐艺术的研究#很少有从哲学、美学的角度去深度解析与阐释。大多数研究停留在对于具体作品个案的审美特点的分析以及具体唱法的研究上。一般包括歌词审美特点与音乐的特点分析,比如曲式、旋律、和声、音高等等,以及作品演唱的艺术处理等方面,对于声乐这种特殊的音乐艺术进行美学和哲学的特质研究的文献比较少。
关注音乐本质以及审美研究的学科在音乐学领域主要是音乐美学。由于我国现代音乐美学学科是引进的学科#在研究视域上受西学影响,因此音乐美学研究的重点往往放在西方古典音乐领域。而对西方古典音乐之外的音乐关注相对少,随着音乐人类学的兴起,研究范围才逐渐多元化。
以往的音乐美学研究不仅仅是聚焦于西方古典音乐,而且主要是以器乐音乐作品的分析为主。声乐艺术的研究裹挟在音乐的名义里而受到了一定的忽视。很多音乐美学理论不能解释声乐作品、声乐演唱、声乐审美、声乐教育等实践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在音乐学研究多元化和深化的今天,有必要对音乐美学的研究进行更加细致和专业化的划分,至少需要将器乐美学的研究与声乐的美学的研究加以区分,这样才能更好地揭示很多声乐音乐文化现象,以及声乐音乐审美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实际问题。
一、声乐艺术美学的内涵
美学一词产生于现代,来源于日本人对德语Aesthetik的汉语翻译。清末民初学者王国维最早使用了“美学”这一名称,随着西学东渐,这一译名为中国学界所接受。现代汉语的美学一词其基本语义为美的科学、美的学问或者美的学说。
1735年德国的鲍姆嘉通创立了作为感性学的美学。美学在本性上是感性学,其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也即美。因此,美学必然关联着人的感性、感官和感觉。作为感性学,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它研究美、美感和艺术,关于美学的一般理解包括美的理论和艺术理论。
我们可以从以上概念中解读出美学、艺术学、音乐学、音乐美学以及声乐美学之间的关系。即从美学――艺术学――音乐学――音乐美学――器乐、声乐美学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系统的过程。每一级母系统包含着子系统并为子系统提供研究方法与理论支持。
二、声乐艺术的美学内容
音乐是情绪表现的艺术。声乐艺术所要表达的情就是词情、曲情和声情。“词情”是声乐艺术在一度创作中所要包含和表达的情感内容,是词作者由对客观的认识和感受而获得的一种主观心理冲动,然后将这种心理冲动转化为概念性的词或词组而加以描述的情感状态。“曲情”是声乐艺术在创作中作者通过运用音乐的基本组织手段:旋律、节奏、节拍、和声、调式、调行、复调、曲式、配器等进行的有机组合的过程中融入和体现的情感。“声情”产生于词情和曲情在同化和顺应的原则下构筑起的作品情感特征之上。声乐作品必须通过表演、演唱才能使以文本形式存在的作品转化为流动的音响而存在,才能将作品的情感特征能动地传达到欣赏者的听感中。任何声乐艺术,不管是各种性别的独唱、合唱、重唱,还是民歌、艺术歌曲、歌剧、音乐剧、流行歌曲、练声曲等,词情、曲情和声情的表达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词章的语言美。歌词的诗化语言美是构成声乐艺术美学的文学基础。歌词语言声调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对情感的表现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二是曲作的旋律美。曲作的旋律美是词章语言美的音乐化体现。它为声乐艺术美学的有声化奠定了创造基础。三是演唱的声腔美。声乐最终是需要演唱的艺术,词章的语言美与曲作的旋律美,都依赖于演唱的声腔体现。因此,在声乐美的构成中,演唱的声腔美就成了声乐美的主导因素。四是声乐的器乐美。声乐与器乐虽然有着表现上的差异,但在音响的有机组合的艺术表现中,器乐仍然发挥着相辅相成的,不可或缺的艺术功能。声乐的器乐美,是以它的伴奏美、抒情美、对比美、声势美等构成的。五是形体动作美。形体动作不仅与语言动作配合发挥传情达意的作用,同时它自身也可以是无声的语言,在声乐表演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任何艺术形态都必须具有自身的批评体系,没有批评体系的艺术是不可能持久、深入、良性生长的。因此声乐美学也将声乐批评纳入其研究内容。
三、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声乐艺术是最易触动人的情感的一门艺术,它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够产生非凡的艺术效果。从活跃在当今中国声乐艺术舞台上的各种声乐艺术来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唱无论在表演的外部身段表现上,还是在演员的着装和化装及音乐配器制作上都显得十分时尚。中国通俗声乐艺术是近现代才出现的声乐艺术形式。现代进一步发展,不拘一格、多样、强调个性是其主要特征。
对于声乐美学的研究事实上是一种对声乐艺术的哲学思考。声乐美学的高度将决定声乐艺术的科学性、系统性以及体系的严谨性,是每一个声乐学生必须的修养,更是声乐评论者理论立场之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世贸废墟
- 歪打未必正着
- 老师巧妙的画地图方法
- 一张大钞的自述
- 有了电脑还要练字吗
- 蒙娜莉莎的眼泪
- 中国画与油画
- 做小孩真难!
- 谈网络
- 我支持文明上网
- 有一段历史,让我们永远铭记
- 爱在心间
- 美丽人生
- 时尚=坏学生?
- 老鼠抓猫
- 幸福不分先来后到
- 多饮水不一定饮出健康
- 每种“折磨”都是祝福
- 第九章 三层至尊殿
- 迷茫是因为拒绝看清真相
- “一剧两星”的突围
- “吐槽”,可以有!
- 患腰椎间盘突出 不宜做仰卧起坐
- 西兰花可预防癌症抑制肿瘤生长
- 茶仙子的举报路
- 让人大倒“苦水”的胆汁反流性胃炎
- 家中不要老点香
- 卡被盗刷,银行有责吗?
- 被骗的“快乐”
- 从零开始的勇气
- 《微笑着承受一切》课文解读
-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情感——读《沉香救母》
- 读《微笑着承受一切》有感
- 泰州市201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
- 感悟意境,涵咏真情——读《9、母亲的恩情》
- 中大附中三水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 苏教版201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 北京市2011年中考语文说明题型示例
- 紧扣重点词语 品悟语言文字
- 曲阜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 《蜗牛的奖杯》教材解读2
- 常熟市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 《谁的本领大》教材解读:角色朗读,转化情感
- 团溪镇初级中学201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 《沉香救母(一)》教材解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