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3
结合创作浅谈油画艺术的绘画性与艺术性
摘要:近年来,当代艺术快速发展,各种设计理念也如此活跃。当艺术正远离绘画的时候,“绘画性”依然有无法替代的价值,而且越来越成为油画最大的魅力。本文将结合知名艺术家的创作,简要分析绘画性在当代的价值,以及绘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方式,试着寻找年轻艺术家在当代环境中的创作思路。
关键词:当代;绘画性;价值
评价艺术作品的好坏最重要的标准是它的艺术性,所谓艺术性应该说是文化性,是所有艺术创作的出发点与归宿。用徐冰(独立艺术家,《天书》作者)的话说,优秀的艺术作品是能代表这个时代的最好的‘文化’。未来人们在回顾我们现在生活时代的文化的时候,首先能想到的作品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作品。它代表着这个时代人的所思所想,代表着这个时代的精神内核。既然创作的是文化,那么绘画,或者说油画,就不是这个时代我们可以采用的唯一媒介,甚至在这个时代,绘画都算不上是最理想的媒介。我们有摄影,有影视,有各种各样更有利于表达艺术性或表达时代文化的媒介。那么在这个时代油画又能做些什么呢。
在我们这个时代,艺术领域中架上绘画可以说是传统的甚至是保守的表达方式,在今年的上海国际双年展上,真正意义上的架上绘画只有一个艺术家在做,影像占了大部分,其余的是装置。先不论他们表达的精神,文化有没有价值,显然艺术家找到了更好的表达精神的媒介。
在当下作为架上绘画的油画还是可以创作出好的作品的。既然艺术本质上是创作出有价值的精神产品,那只要创作者是个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人,他就能创作出好的作品。作为年轻的从事油画创作的艺术工作者,又如何去走接下来的绘画道路呢?85后90前出生的我们基本上产生不出什么有价值的思想,我们表现在画面中的所谓思想是很幼稚的。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积累。但是油画作为一个画种,依然有它无可替代的方面――油画语言的魅力。
绘画性是油画创作的一个突破口。油画材料有着丰富的语言表现力,可以像水一向流淌也可以像石头一般坚固。绘画性是油画特有的领地,是区别于其他一切媒介的特有表达方式,源于油画工作者对于油画材料的敏感运用,多年练习过程中形成的特有手感,以及对作品气息的控制。这在设计与摄影如此发达的今天绘画性就显得尤其珍贵。单纯写实的绘画在今天是没有生命力的,今天的图像是如此的泛滥,各种图像充斥着我们的视线。通过电脑的创意,图片可以实现各种你想像不到的奇幻景象。数字微喷技术把高清图像打印到油画布上,有纯粹写实绘画无法比拟的便利性。单纯的构成是学设计的人可以做的,而且可以做的很好,而唯独笔法与材料的运用是油画所独一无二的,他是一个画者,在多年的绘画中由心而发的一种感觉,是从事其他领域的人所无法达到的,这是绘画者的独特性与唯一性。当然精湛的技艺并不足以产生好的作品,但是在未来好的作品却要伴随着精湛的技艺。作为年轻的绘画工作者,不妨先从绘画性上入手,这是产生好的作品的前提条件。绘画时关注点在画面上,注意绘画性。生活中关注点在艺术性上,关注思想性,精神性。当创作者的思想达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你的思考会不自觉的体现在作品中,而不是现在向作品中强加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选某种风格的技术手段并不代表选择了某种思想,不能奢望通过改变效果来改变你的思想高度。风格只是代表了你对于绘画的喜好,想让你的画面呈现哪种效果。对于年轻艺术家来讲应该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体系,并把它发展成自己的特色,为思想的注入做准备工作。其实在选择何种表达方式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有了相应的偏好,这种‘偏好’就是你最懵懂的思想。当然也不能独断的说先有技术后又艺术,这两者应该是在不断的磨合当中慢慢的形成的。艺术家需要有一个成熟的过程,思想不断深化,技术不断发展,当两者达到成熟状态时,好的作品才能产生。
油画在今天的价值在于它的无可替代性,既独特的材料运用所形成的绘画性。正是因为当代艺术正在远离绘画,对于要继续从事油画创作的艺术家来说,油画自身的语言表述力更成为不可取代价值,也成为油画本身继续存在的理由。当然这样说并不应该成为为技术论的理由,好的作品依然是用精神价值去衡量的,但作为年轻艺术家,不妨以绘画性作为自己艺术生涯的开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风停了一个人走
- 姑娘
- 叶落的时节
- 流浪汉
- 等待梦里花开
- 朋友
- 雨的印记
- 休止符
- 随感
- 我们不曾走散
- 毕业
- 小池塘
- 放飞心情
- 读书的名人名言
- 走过今天
- 古代日本为何出不了玄奘
- 郑渊洁:童话不老
- 家用机器人正在进入现实
- 汽车产业必将发生一场大的变革
- 崛起台湾政坛的“小辣椒”
- 中墨交流的白银史
- 魏建国:中国西部全面小康建设的国内外形势
- 高端对话二:西部大开发与“一带一路”发展新机遇
- “一被查就招”算“没骨气”?
- 层出不穷的中国式“野鸡大学”
- 高端对话三:公共服务与西部全面小康
- “存款失踪”银行难脱其责
- 西沙小岛变身生态驿站
- 古代翻译官的N项技能
- 买车?再也别找我!
- 用行动医治心灵——《雪儿》教学思考
- 《雪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薛法根教学实录——《雪儿》
- 读中生情悟中激创——《雪儿》教学设计
- 《积累与运用(七)》教学设计
- 我这样教《雪儿》
- 《夏日绝句》赏析
- 《夏日绝句》赏析
-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 《我们的学校》教学设计
- 《我们的学校》教学设计
-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 阅读,生命的对话——《雪儿》片段赏析
-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 移情体验,引发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