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5
浅析公祭日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摘要:国家公祭日的首设,开启了爱国主义教育新的里程碑,它是全国人民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堂。“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能与以往思想改造式和理论灌输式的教育方式的较爱国主义教育相比更具有实效性。因此,挖掘公祭日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重视和利用好国家公祭日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其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对实现爱国主义教育价值的最大化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公祭日;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祭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有广泛深远的影响。传统祭祀仪式与现在的公祭日虽然内涵不同,但在隆重祭祀亡灵,全面凝聚民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传统的祭祀仪式还是今天的公祭日,都是能唤醒人的心灵,内化人的道德情感的一种重要实践活动。这种寓“教”于“礼”的规范化活动,不仅是一堂政治课、历史课、文化课,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一、国家公祭日的内涵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历史上曾发生的重大民族灾难和为国捐躯的先烈和受难的人而设立的公共日,公祭日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惯例。二战后,很多国家相继设立了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日是“国家”的,也是“人民”的,是全社会人民的传统和记忆。郭于华认为“仪式”通常被视为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套行为方式。它们经常被功能性的解释为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沟通、过渡、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1]。公祭日以中华民族精神为向心力,引导人民弘扬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输与国家意识形态相一致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使社会成员获得一种政治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
二、国家公祭日的教育功能
(一)政治教育功能
国家公祭日引导全体社会成员参与国家事务,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调动民众的主观能动性,使广大群众更加关心国家的事务。有人指出:“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政治仪式具有重要的功能,它可为个人提供政治方向和属于一个更大共同体的感觉。”[3]有学者提出:“纪念的或‘表现的’仪式,具有“在心中更深刻地再现或者铭记(过去)的功能,‘它们唯一的目标是唤起某些观念和情绪,将现在与过去或者个人与集体联系在一起’”。[4]公祭日正是能催生出一种强烈的政治认同感,把国家的意志和人民的意志相互融合,使社会群众与国家的事务靠的更贴近,给社会群众提供了一种爱国的情感诉求和参与国家事务平台,使社会群众产生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
(二)文化教育功能
一个人只有平时注重自身修养,增强自己的爱国之情,磨砺自己的报国之志,增强自己的民族责任心、责任感才能在国家危及时联合起来挺身而出。公祭日传承着我国主流文化,是一种以传统优秀文化熏陶人的活动。生动的文化素材尤其是红色文化,使人自觉不自觉的想到党在历史上的红色革命精神,这种红色文化的熏陶,正是爱国主义教育所需要的最核心精神。公祭仪式是一种规范化的文化表现形式,以其庄重、肃穆、隆重的形式塑造参与者的人格,促使人成为一个更有素质、有礼仪修养的人。公祭日也具有价值整合功能,有化解社会信仰缺失,凝聚文化认同感,筑牢共同文化信念的作用。
(三)历史教育功能
公祭日有提供社会记忆历史教育作用,江泽民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需要广泛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种教育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5]历史教育是一种荣辱观、是非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离不开历史教育,只有铭记历史,认清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一路艰辛走来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挫折,才会产生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怀。公祭日作为一种爱国主义教育有效载体和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形式,具有增强广大群众历史责任感感,民族归属感、历史使命感的功能。
三、公祭日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启示
(一)增强公祭日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要做好公祭日的宣传活动工作,不断广泛吸纳社会各个成员参与到其中,扩大爱国主义教育辐射范围,增加参与者人数。尤其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对象,严把爱国主义教育质量关,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公祭日的举办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各个学校组织学生有组织有纪律的按时参加,严格规定参加时间、地点、人数和活动程序,有纪律、有组织的进行公祭仪式。学校要以学校规定学生进行校内和校外以国家公祭日为主题的爱国主义宣传社会实践活动,使国家公祭日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度更广更大。
(二)切实做好以爱国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各校通过黑板报等阵地,发挥校园广播台和校园网的作用,加大对国家公祭日活动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引导广大师生牢记历史、强化记忆,弘扬社会正能量。开展“勿忘国耻,牢记历史”为主题的爱国主义系列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升旗仪式、晨读、班会团队课、社会实践活动等契机,通过举行国旗下讲话、观看影片、组织演讲比赛、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导广大学生继承革命先烈遗志,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各学校组织广大师生大力宣传公祭日文明祭祀行为,把活动真正做实、做细,通过广大师生的大力宣传,充分带动家长和身边的人参与到烈士公祭日祭祀的行列中来。
(三)始终应坚持“拧成一股绳,实现中国梦”的理念
所谓中国梦,就是人民梦、教育梦、青年梦。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一段辉煌的追梦史,中国人民的历史就是追梦的历史,中国梦不是历史上的“天朝上国”,不是“理想国”也不是“乌托邦”,而是“强国之梦”。国家公祭日以爱国主义为主题教育人要始终本着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原则,坚持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本着教育我国人民有着万众一心的共同理念、包容共生的的博大情怀、中国特色的成功实践。
总而言之,充分发挥和利用好国家公祭日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以学生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面向全社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有意义、有效的教育举措,有助于对青少年产生长远的历史教育、善恶教育、是非教育、价值观念教育作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好书推荐
- 开心的一天
- 珍惜时间
- 一件快乐的事
- 给妈妈一个惊喜
- 我爱我的家
- 树
- 后悔
- 天,下雨了
- 为你,我飘荡的灵魂
- 我爱你,海西
- 擦一次地板
- “爱心天使”——妹妹
- 一件难忘的事
- 我尊敬的一个人
- 不同抗生素在呼吸内科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 浅谈输血相关性医院感染疾病及预防措施
- 胎膜早破引产时限的临床观察
- 配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防治新生儿ARDS的临床分析
- 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评价
- 重症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 段海滨:天道酬勤
- 临床检验教学与实际应用相互脱离问题的思考及对策
- 高职高专《《中药学》》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研究
- 天使,就是低头读书的模样
- 《延边医学》杂志征稿启事
- 一棵爱吃栗子的薰衣草
- 《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二
-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设计一
-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之一
- 此情不可道 唯闻读书声 ——— 《安塞腰鼓》课堂实录与评析
-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一
-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设计三
- 《爱之链》教学设计一
- 《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三
- 《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一
- 《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 阅读:与文本的亲密接触——《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二
-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二
-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