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学生资源是指能在教学中被教师利用起来的来自学生的教学资源。主要指学生已有的思想观念、知识技能以及行为习惯等基础性资源和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形成的生成性资源。教师主动发掘并利用好学生资源,是教师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中,学生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是教师,语文教师对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课程的有效进行和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资源理论概述

1.学生资源的概念

学生资源,顾名思义就是将学生作为一种资源的源头来进行开发,但这种资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同于一般认为塑造的资源,学生资源是有思想、有创造力、有生命力的鲜活个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学生自身已有的基础性资源并与学生互动,从而产生新的生成性资源。这类资源的处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课题。由于学生资源具有个体差异性,每一位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其自身的接受能力都不尽相同,教师需要在施教前了解学生各自的特点,根据这些决定自己的授课手段。由此,我们把学生资源的概念定义为:来源于学生同时在教学中能够被教师利用并促进教学的资源。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环境等基础性资源和学生活动中所产生的生成性资源。

2.学生资源的特点

生成性,包括内生性和外生性。内生性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随着逐渐接触不同的知识和现象,自己在头脑中产生的不同的想法和观点,这是学生独立性发展的表现;外生性是指学生在和教师的互动过程中,由外力作用产生的生成性资源。内生性和外生性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外生性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提高、自我完善,而学生自我完善过程中所内生出来的资源也会一定程度上促进或阻碍师生之间的互动。

多样性,是指学生由于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使教师在挖掘学生资源的过程中面临着个体差异性,这些差异性组成了学生资源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学生资源既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又能提高教师的能力,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难以复制性,是指由于学生的独特性产生的资源的不可复制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资源的来源,他们将各自从自己环境中带来的资源提供给教师,教师将这些资源综合在一起,构成了不可复制的学生资源体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1.对学生资源认识狭隘

学生资源是从学生身上开发出来的,学生资源来源与学生且用于学生,但目前语文教师对学生资源的概念理解并不了解,对学生资源的开发更是没有概念。即使是对学生资源概念有一定了解的教师也对学生资源的内容掌握不全面,大多数教师对学生资源内容的理解仅限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思维水平,对教师与学生互动所产生的生成性资源没有认识。教师由于对学生资源的认识不够,往往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上仍处于被动地位,教学效果的得不到更好的改善。

2.忽视学生个性,基础性资源利用不够

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设计之前,很少能够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方式,无法做到有效利用学生的基础性资源,不能把学生的需要、兴趣、动机等资源挖掘出来进行有效利用。多数教师无法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导致教学环节的设计在学生看来显得枯燥无味,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无法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3.生成性资源开发不足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多观点和想法都通过跟教师交流过程中的情绪和语言表达,这时教师如果能够有效地与学生交流,并开发这种生成性资源,就能够根据这些语言和情绪适当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但目前多数教师不愿意花精力考虑这些问题。目前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以预设为主,很少做出灵活调整。由于学生和教师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答非所问或思维偏颇的情况,教师如果不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巧妙解决学生思维上的偏差,死板地按照预定规程进行教学,就会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等问题,造成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4.学生周边环境资源的开发不足

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语文这一学科的两个特性,学生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构成了语文教学中较重要的部分,有效开发学生环境资源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但教师对学生周边环境的开发,始终处于边缘化的状态。语文知识是人文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紧密结合,教师如果不跳出课本,引导学生向广阔的自然环境发展,就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

三、有效开发利用学生资源的措施

1.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资源意识

要充分贯彻新课程教育理念,使教师的教学观念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本转化,充分利用学生各方面素质,提高教师的学生资源意识。让教师养成以资源的眼光看待学生及其周围的一切,注重了解学生的个性,学会因材施教,挖掘学生资源做到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打破教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的常规处理方式,时刻强调对学生基础性资源以及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利用,使语文课堂教学走出课本的局限,走向更广阔的空间。

2.深度开发学生的语文基础性资源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给学生营造轻松的氛围,还要将学生的基础性知识资源化,把学生已经掌握的语文知识作为教学的起点,在此之上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度。要把学生的基础性资源作为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基石,鼓励学生向更深层次的知识发起挑战。除此之外,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要有充分的认识,并据此合理设计课程,使学生在自己基础知识和思维方式可接受的范围内循序渐进地学习、提高。

3.加强师生互动,挖掘生成性资源

加强师生互动,就要从平等对话的角度,互相尊重,使教师和学生产生良性的互动,给学生创造知识的机会,主动学习、思考,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开发生成性资源,达到师生双赢的目的。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是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学校和教师应该予以重视,开发好、利用好学生资源,为学生服务。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让世界充满爱
读《白云山林地变“菜地”》有感
看《明天是早晨》有感
读有感
读《摘不掉的眼镜》有感
做命运的主宰
观《小兵张嘎》有感
读《知荣辱树新风》有感
长征魂
如此珍贵的母爱
时间啊!您慢走啊!
失败
《城南旧事》读后感
爱国音乐家
毅力是成功的钥匙
论元代题画诗的诗体倾向
阅读中影响词汇附带习得的因素及对词汇教学的启示
从毛泽东的忧患意识看他的廉政思想
为何不是16个?揭秘《15个》惊天大考验等着你!
基于PTR2000的短距离无线传输在消防头盔中的应用设计
论铁凝小说历史叙事的独特风格
陆川携胡蝶省亲晒恩爱
浅析余华笔下亲情的演变
郭晶晶有二胎计划,想要个女儿
热衷“国民CP”其实是在破坏美好
工作室独家回应“爱情商业化”公开背后的冰火故事
苏轼词中的水意象及其情思指向
在窥探八卦中刮起深度游风潮
谢霆锋回京径直到天后寓所
女性生存困境的真诚书写
浙江锦绣育才教育机构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各区县2011年中考二模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1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模拟试题
常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2011年中考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3)
桥圩三中2011年中考语文调研试题及答案(6月)
2011年中考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9)
芜湖市万春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潍坊2011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2
2011年中考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1)
2011年中考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2)
无锡新区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2011年中考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10)
常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2011年中考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