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06
武维屏从主症辨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经验
关键词:名医经验;武维屏;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辨证论治;中医疗法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病,主要病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支气管哮喘等,晚期常因合并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目前西医临床上以给氧、保持气道通畅、纠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控制感染、降低肺动脉压、纠正心衰及对症处理等为主要治疗方法。中医以整体的辨证思维和个体化治疗为特点,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有一定优势。笔者作为北京市首届西学中高级研究班学员,有幸随本院武维屏教授学习,获益良多。现将武师从主症辨治慢性肺心病经验介绍如下,与同道共享。
1 察症状,肺心十症较常见
慢性肺心病临床症状复杂,证型繁多,武师依肺心病分期及合并症不同将其概括为咳嗽、咯痰、气喘、心悸、紫绀、发热、水肿、出血、昏迷、喘脱(简称咳、痰、喘、悸、绀、热、肿、血、昏、脱),共10个主要症状,称为“肺心病十症”。一般而言,肺心病早期以咳、痰、喘为主要表现,病情较轻;若进一步发展,则在咳、痰、喘基础上,同时出现悸、肿、绀或兼有其中任何一种表现,此为肺心病较重阶段;之后,若合并急性感染而出现发热、上消化道出血合并休克,或合并肺性脑病,出现神志障碍,即合并有热、血、昏、脱时,为肺心病危重阶段,应高度重视,需中西医结合治疗。
2 抓主症,依据主症定喘名
慢性肺心病症状繁多,呼吸困难是其突出症状,也是患者体能丧失的主要原因。早期肺心病患者仅在劳力时出现喘息,之后渐加重,表现为动则喘息,甚至静息状态下作喘。武师根据其喘息特点,将其他主症分别与喘结合定名,将肺心病分为四类,即痰喘、肿喘、悸喘、绀喘。痰喘是在喘息基础上咳痰量多,肿喘是在喘息基础上水肿明显,悸喘是在喘息基础上心悸明显,绀喘是在喘息基础上唇甲紫绀明显。每一类又可根据阴阳寒热虚实不同而进一步细分,如悸喘可据阴阳不同而分为气阴两虚和心阳不足,痰喘据寒热不同分为寒痰、热痰或寒热夹杂,肿喘根据不同脏腑而有偏肺、偏脾、偏肾的不同,绀喘根据虚实不同而分为偏虚与偏实。
3 论辨治,四类喘证治不同
肺心病临床见证常虚实夹杂、寒热并见,使肺心病临床辨治更加困难。武师将肺心病依其主症不同归纳为痰喘、肿喘、悸喘、绀喘四类,每一类又各有其常见证候,共9种证候,即肺心病“四类九候”之辨治。
3.1 痰喘
3.1.1 寒痰 证见喘息,咳嗽,咳痰色白、量多质稀,遇寒加重,舌淡,苔白或滑,脉弦或滑。治宜温化寒痰,方选小青龙汤或苓桂术甘汤加减。常用药物为麻黄、细辛、五味子、桂枝、干姜、茯苓、白术、法半夏等。
3.2 肿喘
肺为水之上源,主宣化及通调水道;脾主运化,转输水湿;肾主水,司开合,蒸化排解水湿。故水肿多缘于肺、脾、肾功能失常。
3.2.1 偏肺失通调 证见咳逆倚息不得卧,气短,额面四肢浮肿,痰多色白。治疗应肃肺降气、通阳利水,方选桑苏桂苓饮加减。常用药物为桑白皮、紫苏子、猪苓、大腹皮、橘皮、桂枝、茯苓、泽泻、法半夏、生姜、苦杏仁等。
3.2.2 偏脾失健运 证见喘息咳唾,水肿痰白,小便短少,纳呆腹胀,舌胖苔腻,脉沉细。治疗应健脾利水,方选春泽汤加减。常用药物有党参、茯苓、桂枝、猪苓、白术、泽泻等。
3.2.3 偏肾虚水泛 证见面浮,下肢肿,甚或全身水肿,脘痞腹胀,或腹满有水,尿少,心悸,喘咳不能平卧,怕冷,面唇青紫,咯痰清稀,舌胖质黯,苔白滑,脉沉虚数或结代。治当温阳利水,方选真武汤加味。常用药物有附子、白芍、生姜、茯苓、白术、桂枝等。
3.3 悸喘
3.3.1 气阴两虚 证见喘息、心悸,动则尤甚,咳嗽,咳痰,舌胖黯、有裂纹,少苔或剥脱,脉细滑结或促。治应益气养阴、化痰活血,方选麦味五参汤加减。药选麦冬、太子参、玄参、丹参、苦参、五味子、沙参等。
3.3.2 心阳不足 证见喘息,心悸,惕惕而动,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沉细、结代。治应温振心阳,方选瓜蒌薤白桂枝汤,常用药物为瓜蒌、薤白、甘草、龙骨、桂枝、牡蛎等。
3.4 绀喘
3.4.1 偏虚 证见喘息,唇甲紫绀,胸闷,纳呆,便溏,午后下肢浮肿,女性月经量少、闭经或有血块,舌胖黯,苔腻,脉细滑。治当健脾利湿、养血活血,方选当归芍药散加减。常用药物为当归、白芍、茯苓、白术、川芎、泽泻等。
3.4.2 偏实 证见喘息气促,唇甲紫绀,胸闷气短,或胸痛,舌黯红,脉细滑或细涩。治疗应活血化瘀、行气宽胸,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常用药物为红花、桃仁、生地黄、枳壳、赤芍、柴胡、桔梗、川芎、牛膝等。
4 典型病例
2013年7月9日二诊:咳嗽、喘憋、乏力感减轻,可平卧入眠,仍觉肢冷、腹胀,舌黯、稍有裂纹,脉细滑略弦。上方去车前子继服1个月,复查B超示腹水明显减少,下肢浮肿消退。后以上方巩固治疗1个月,生活基本自理。
5 结语
肺心病病程缠绵,久病肺虚,加之六淫反复侵袭,病变由肺渐及他脏,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标本之间又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上述证治分类是武师为便于临床掌握运用而总结,临床上,痰、悸、肿、绀四者多有夹杂,选方用药可互参;同时肺心病常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肺性脑病等,属内科危重症,常需中西医结合急救。
(收稿日期:2014-03-10)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时光控制器
- 穿衣服
- 我的世界我做主
- 保护地球的责任
- 我的一家人
- 野炊
- 王老师,你可知道
- 美丽的大海
- 保护野生动物
- 我感激
- 敢于承认错误
- 一次有意义的调查
- 自信的果实
- 成长的烦恼
- 难忘的一次错误
- 虚拟机linux平台下基于Xshell的远程登录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 工作爱好两手抓,so easy?
-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策略研究
- 网络传播途径对当代政治发展影响探讨
- 学会欣赏自己
- 安全学视域下中国国家意识形态面临的网络风险及防卫对策
- 探索家庭办公模式下专利审查员的管理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体系和运行机制的研究
- 正确处理“六个关系” 实现矿井长治久安
- “一带一路”国际话语权的建构刍论
- 我国高端体育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整层优衣库,只卖迪士尼
- 我国公共图书馆在互联时代的发展
- 让汉字之美留在指间
- 新时期提高政工干部素质策略探析
- 《普罗米修斯盗火》教学设计之三
- 《诚实与信任》教学实录及评析
- 《秋天》第二课时
- 《九色鹿》案例分析
-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二
- 《九寨沟》教学设计
- 《九色鹿》教学设计二
- 《诚实与信任》的备课要点
- 《九色鹿》教学设计二
- 从《演讲》学演讲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思路
- 《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二
- 《虎门销烟》教学实录
- 《九色鹿》教学设计
- 《秋天》第二课时
-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