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8
梅兰芳与胡适君子之交
10年过后,胡适为何
“退步”了?
在“新文化运动”早期,胡适与鲁迅对中国传统戏剧的观点比较一致,都认为应当同中国旧文学一样,加以彻底革新,他们都推崇西方话剧的表演形式与思想内涵。
但10年后,胡适似乎又与这一初衷背道而驰,转而特别支持“中国旧戏”。
这一戏剧性的转变,当然招致了鲁迅的讥讽。鲁迅与胡适最终分道扬镳,正是因为在是否支持梅兰芳这一问题上出现了根本分歧,从此“新文化运动”才开始分支发展成相反的两翼,一翼向左,成为革命文艺;一翼向右,成为自由主义。
无须多言,以梅兰芳为焦点,鲁迅与胡适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种种观念之争,注定是要成为思想史上的一桩“学案”的。那么,胡适与梅兰芳的交往,究竟是怎样一种情况,二人保持着一种怎样的人际关系呢?
《胡适日记》四提梅兰芳
其实,从胡适知道梅兰芳之名开始,就没有把他看作是那种顽固守旧的“中国旧戏”的化身;况且梅兰芳改良京剧的举措与成果举世皆知,胡适本人也深表赞赏。胡适没有把梅兰芳作为“戏剧进化史”的古老标本来研究,而是颇有些友好往来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即使不算亲密,也至少可算作友朋之列。
梅兰芳赴美演出前
多次请胡适帮忙
后来,随梅兰芳赴美演出,而特别编印的英文版《梅兰芳与中国戏剧》中,梅兰芳所有赴美演出剧目及剧情均有了英文译本。另一册英文版《梅兰芳太平洋沿岸演出》,其内容不再是梅氏的剧照展示与剧情简介,而是一册评述梅氏戏剧艺术的英文专集,为首一篇就是胡适所撰《梅兰芳和中国戏剧》。
在这篇文章中,胡适盛赞梅兰芳“是一位受过中国旧剧最彻底训练的艺术家。在他众多的剧目中,戏剧研究者发现前三四个世纪的中国戏剧史由一种非凡的艺术才能给呈现在面前,连那些最严厉的、持非正统观的评论家也对这种艺术才能赞叹不已而心悦诚服”。更将传统剧目《思凡》的梅氏演绎,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艺术相提并论。在包括胡适、齐如山等人的评论文章之后,该专集末尾还附录了梅兰芳首次访美演出美方赞助人名单,其中胡适的老师杜威就赫然在列。这一切都在表明,胡适对梅兰芳赴美演出不但予以支持与帮助,而且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与关注。
虽然胡适这篇文章对“中国旧戏”及其相关概念依然还有所提及,但对这些概念的批判力度与厌弃态度已明显有所收敛,甚至还带着某种好感与亲切感,将其纳入世界戏剧史领域,予以褒赏性质的比较研究。这一切,恐怕都与梅兰芳改良旧戏有着微妙的关联。
据报道可知,梅兰芳赴美前后、返国前后,胡适都是其座上宾,而且彼此间亦是极其友好,相互赞赏的。二人这种虽无深交,却互敬友好的交谊,在1930年前后,是不乏相关史料印证的。虽然在此之后,二人并未保持高频度的交往,但从胡适晚年还在忆述中有所提及来看,胡适与梅兰芳的交谊,也可谓是君子之交,持续终生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老师
- 日照
- 我爱我家
- 忆姥爷
- 安徒生您真了不起
- 感受幸福
- 游故宫
- 我的母亲
- 爱在雨中
- 我的发现
- 我爱春节
- 梭子蟹
- 妈妈我爱你
- 我的朋友
- 颂月
-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分析
- 小高层建筑中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浅析
- 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 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应用的探析
- 浅析万分之一天平的检测校验方法
-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风险管理探析
- 业余网球运动员接发球各项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 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探讨
- 浅谈档案信息电子化
- 关于林场森林分类经营的分析
- 浅谈水暖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 内蒙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研究
- 浅谈科技馆科普宣传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 第三方治理在环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 17孔子拜师练习题教学案例反思
- 你的课堂你做主——一个教研员的思考
-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听特级教师于永正作文指导课有感
-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解读
- 真实的课堂 学生的乐园
- 说写训练四条途径
- 孔子拜师教案教学设计好
- 孔子拜师教学(第一课时)教学案例反思
- 孔子拜师教案精品教学设计好
- 想读会读多读──浅谈如何指导学生拓展性阅读
- 孔子拜师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 孔子拜师试课稿教案字条
- 孔子拜师精品教案教学设计推荐
- 解读小学语文新课标
- 孔子拜师教学教学片断及其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