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重口味的科学家
科学,这么“高大上”的事情,有时却有着让普通人受不了的“重口味”。
1908年,美国医生克劳德・巴罗对血吸虫病产生了兴趣。当时他在中国农村传教,发现经手的病人有半数感染了血吸虫病。这让他非常好奇。为了找到感染原因,巴罗吞了一些从感染者身上取出的虫。
是的,你没看错。就算是在黑暗中,或者即使想象一下这个实验,都让人恶心。但巴罗只顾着期待,吞了虫子之后,自己的另一头会出来些什么。
第一次没啥发现,他猜是肠道里的消化液破坏了实验。第二次,他用小苏打中和了消化液,吞下虫子,再如平时一样吃了晚餐。试到第三次,他发现自己排出了虫卵,不觉大喜过望。如此再接再厉坚持了一年,最后他服药排净了寄生虫。
这只是西方版“神农尝百草”故事的引子。14年后,巴罗在埃及开罗工作,当时这个国家正为血吸虫病所困。在埃及,血吸虫病又被称为“大肚子病”,是当时全世界最为盛行的疾病之一。这种寄生虫能在人体内存活数十年,有时也寄生在淡水螺体内。巴罗想知道,美国的螺会不会成为第二中间宿主。
他试着带螺去埃及,但它们大多死在途中。为避免办理进口许可证,他决定用自己的身体来运输血吸虫――美国海军防疫医疗队的领导认为,这可实在不是个好主意,因为血吸虫会引起痢疾、贫血以及恶性病,甚至会要人的命。
巴罗没有被吓退。三周多的时间里,他给自己喂了四次虫子,然后就这么“带”着虫子,登上了回美国的飞机。
起初,他不停地流汗,头晕目眩,食欲严重下降。三个月后,他的阴囊开始流血,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里面有血吸虫卵。再后来,他夜夜出汗不止,还开始便血。因为20分钟就要排一次尿,他没法睡觉。
最后,他不得不回到埃及的专科医院,靠注射锑来治疗。锑是一种危险的物质,严重损害了巴罗的心脏,不过幸好最终起效了。算起来,从巴罗故意感染上血吸虫病起,他经历了漫长而悲惨的18个月,直到不再排出虫卵。
吞下血吸虫、霍乱弧菌以及各种各样“重口味”的东西,给自己注射患者的血液,往心脏送导管,在后背做伤口――这群拿自己身体做实验的人,被称为“自体实验者”。这些科学家的行为让人叹为观止,要问他们为何干出这些事来,那实在是一部混合着无私、自大、勇气、好奇以及十足傻气的奇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潇洒
- 家乡的变化
- 春游
- 终是平淡
- 永不放弃
- 听,海哭的声音
- 错了
- 鲁宾逊读后感
- 只因为是你
- 朋友与我
- 长大后,我就成了您
- 错题了
- 茶的语
- 天地寂寞
- 令我苦恼的一件事
- 《州三水h主簿京兆f府君墓I》w字考
- 中国艺术家伦敦拍场夺冠
- 明式家具重寻苏州庭园的精致生活
- “提高全社会的长城保护意识”
- 能找到平衡吗
-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的重复手法
- 收藏市场“明与暗”
- 中国美术馆刮起波兰民族风
- 《环太平洋》:数码奇观与霸权建构
- 日本儿童文学中的母亲形象
- 文物回流开通“绿色通道”
- “S+V+O”式中的“X化”
- 分而复合 好画好福
- 促进碑学发展vs确立草书标准
- 《元略墓志》通兰亭
- 《古诗两首》《元日》教学设计
-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三
-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一
-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二
- 《普罗米修斯盗火》(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四
- 《普罗米修斯盗火 》教学设计
- 《元日》原创教学设计两例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二
- 由"着迷"到"痴迷"——《装满昆虫的衣袋》精彩片段赏析
- 《变色龙》教学设计三
-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四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一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二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