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出了“家贼”,该怎么办?
都说“日防夜防家贼难防”,面对最亲近的“家贼”,是否真要报警拘留或闹上法庭?
儿子偷拿钱,被母亲请求拘留
“你们一定要把他关起来,给他一点教训。”浙江温州洞头的代女士近日来到警局报案,请警察抓自己的儿子小郭。
20岁的小郭高中毕业后就不再念书,也不去上班,沉溺在网络游戏中无法自拔。一气之下,代女士断了小郭的零花钱,想逼儿子去上班。但不久前,小郭找到了代女士藏好的部分现金和银行卡,并取走9800元存款离家出走了。
代女士马上报了案,并不止一次提出,要民警对儿子立案调查。民警有些犯难:“儿子偷母亲的钱,我们一般建议和解。并且盗窃超过3000元,就可立为刑事案件,起诉到法院并且判刑。一旦立案,小郭不仅要面对刑期,人生也将永远留下污点。”即使民警讲明利害关系,代女士仍坚持立案调查。
最终,民警在杭州找到了小郭,并通知了其家人。小郭告诉民警,自己在杭州帮人打游戏挣装备,能挣钱养活自己,但母亲不愿自己走这条路,他才选择离家出走。小郭的爷爷奶奶希望儿媳妇能松口,代女士也有点动摇,但她还是希望警方能把孩子“关上几天,好好悔改”。几天后,代女士觉得孩子已得到惩戒,请求对孩子不予处罚,并交了3000元的担保金。但此时,小郭已背负案底,留下了盗窃的前科。
律师见解:对子女捂紧“钱袋子”
代女士面对骨肉亲情,也能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法治的进步。但是,法律固然能理清纠纷,但有时不能维系亲情。案子判下去,总有一方会拂袖而去,甚至会拍桌子,赢了官司输了亲情的不在少数。很多场合,法官会采用调解这一形式,在法律和亲情之间寻找一种平衡。
为避免不必要的纠纷,父母在资助儿女时,要让子女出具借条,并保留好各种付款凭据,以便在法律上留有证据。在向子女赠与财产时,父母应该向相关律师咨询,慎重从事。即便自己愿意将存款或房屋赠送给小辈,也应通过遗嘱的方式,在自己百年后再赠予或过户。此外,不要轻易变动自己的房屋产权。父母在对诸如房屋等重要财产进行处置时,即使对方是自己的子女也应做好必要的书面约定,最好请相关专业人士来把关。在签订合同或者书面约定时,一定要看清协议的内容,不要随意按手印或者签名。也不要轻易将自己的存单、身份证交给子女保管。
母亲取走孩子56万红包,被告上法庭
浙江乐清一位母亲紫琴(化名)因取走了存在未成年子女名下的钱,近日被老公和子女告上了法院。
随着时间的推移,紫琴与老公的感情出现问题。去年,紫琴向法院提出离婚诉求,但被法院驳回。不久,丈夫发现子女名下的56万余元存款不见了。原来就在提出离婚后的10来天,紫琴去了趟银行,凭户口本和身份证,以监护人的身份要把子女名下的钱取出来。当时银行工作人员曾提醒她,如果提前支取的话,利息只有5000多元,这样将损失几万的利息。但紫琴还是执意取款并存到自己名下。
于是,丈夫以自己和三子女为原告起诉紫琴。法院认为,作为监护人,父母应保护子女的权益。奶奶把钱送给孩子,那么这些钱就是3个孩子的了。父母除非为了子女的利益,否则不得处理子女财产。因此,判处紫琴还钱,并按5.5%的年息赔偿利息损失。
律师见解:子女的压岁钱只能用在子女身上
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的钱就是父母的钱,父母当然可以随意支配使用。
这其实是个认识误区。长辈赠予晚辈的钱,所有权归受赠人所有,父母可以代为保管,但只能有条件地支配使用。条件就是,所有钱必须用在子女身上,比如给孩子买保险、上学、培训等,不能挪作他用。从情理上讲,也许不可能这么死板地去操作。但从法律上讲,如果子女跟你较真对簿公堂,子女完全有权让你公开压岁钱的使用明细,并且把你“私吞”的钱要回来。
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子女银行账户里的钱是归其所有的,父母未经本人同意,无权提取。但本案中,孩子的妈妈在没有取款密码的情况下,不合常理地提前支取巨额定期存款。她仅凭监护人的身份,就把钱取走了。而银行有个约定俗成的惯性思维,认为父母有权支配未成年子女的财产。这种潜规则和法律规定是相抵触的,存在法律隐患。做个假设,如果孩子的妈妈最终将钱挪用,导致资金遭受损失,那么银行将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那么孩子那么小,他自己怎么能保障自己的资金安全呢?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财产权益和银行自身的交易安全,银行针对监护人取款应设立一定的前置条件。比如,设立合理取款额度,父母如提取大笔款项,应提供使用在子女身上的证明;10周岁以上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辨别能力,涉及修改密码等重大事项,需孩子本人在场并同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让生活更美好
- 蚕宝宝生长记
- 游乐园
- 脱棉衣
- 皎洁的月光
-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 春暖花开
- 我爱读书
- 我家是个小型动物园
- 我终于学会了下围棋
-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 读《夏洛的网》有感
- 我想要个机器人
- 日全食
- 发新书啦
- 以神塑形,意象万千
- 关于城市家具隐性化的设计研究
- 设计的再创造性
- 浅析我国工业产业发展的设计创新策略
- 艺术中的仪式化手势与表现
- 浅谈艺术中“意”与“象”的关系
- 西方文论中“艺术”与“文学”关系理论的历史变迁
- 漫谈紫砂工艺
- 论技术美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 浅谈紫砂艺术之仿古如意
- 银元鉴定初探
- 浅谈戏曲表演的艺术技巧
- 通用设计视野下的启闭研究
- 浅谈书法中文字的“本体”与“载体”地位
- 审美与审丑
-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实录之二
-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实录之一
- 《三打白骨精》教学实录
-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之一
-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实录及评析
-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第二教时)
- 陈建先老师《螳螂捕蝉》教学赏析
- 《螳螂捕蝉》教学实录之二
- 《夜晚的实验》简要教学思路
- 李清照词 (义乌版)
- 《半截蜡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一(学生活动单)
- 《读书要有选择》教学设计
- 《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