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盲人博士李雁雁:爱与善是一双明亮的眼睛

盲人博士李雁雁:爱与善是一双明亮的眼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04

盲人博士李雁雁:爱与善是一双明亮的眼睛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如果这扇窗户在你风华正茂的年纪“嘎”的一声关上,不留一丝缝隙,透不进一米阳光,你奋力地想推、敲、砸,但这扇窗户坚如磐石,纹丝不动,你跌倒在黑暗里,该怎么办?

我国首位盲人留美医学博士李雁雁说:“我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但我的心却比任何时候都透亮。用心去体味世界,感恩生活,精神上的双目也能熠熠生辉。”他在失明后自学盲文,赴日、美留学,获得美国帕默整脊大学博士学位;他不忘故土、亲人,在已取得美国独立行医资格后毅然回国。在他明亮的内心世界,亲人始终是他最执着的挂念。

书海,赐予他光明的眼睛

1965年,李雁雁出生在安徽省贵池县,有一个大他8岁的哥哥。父亲在贵池县交通局任局长,母亲是一个淡然温婉的家庭主妇。家里欢乐荡漾。

可是蜜糖一样的日子,却在李雁雁7岁那年戛然而止。父亲在一次下乡慰问职工的途中因车祸殉职,家里的顶梁柱塌了。瘦弱的母亲擦干眼泪,挑起了抚养两个孩子的重担。这个没进过学堂、不识字的女子深知学习的重要,她对两个孩子说:“你们要像爸爸那样做个有学问的人,就是再苦再难也要好好读书。”

为了改善生活,母亲出去做裁缝,当保姆,多苦多累的活儿都做。在这样的家境下,李雁雁从小就刻苦学习,初中毕业时以全校最高分考进现在的贵池中学。从很小起,李雁雁就爱上阅读。他那时候不明白什么是“知识改变命运”,只是单纯觉得,只有多读书,妈妈才会高兴;也只有沉浸在书海里,他才会忘记饥饿。

儿子的好学,让母亲深感欣慰,有外地朋友来了,母亲总是很自豪地说:“那个长得秀气,穿着旧军裤,走路都想看书的,就是我家老二。”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李雁雁尝试勤工俭学,同时坚持阅读,在书海里畅游。然而,命运却再次给了李雁雁一个沉重的打击,而这个打击让他瞬间跌进黑暗。大二那年,李雁雁突然看不清天气了,明明是艳阳高照,他看到的却是白雾茫茫。他到多家医院检查,得到的结果都是他得了“双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怕亲人担心,他独自到处求医,甚至到北京协和医院做了手术,可到大三时,他最终还是因视网膜萎缩,全盲了。

再也不能隐瞒亲人了,李雁雁回到贵池家里。母亲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当场就晕了过去……

之后的日子里,母亲和哥哥更加省吃俭用,节约每一分钱,给李雁雁看病。哥哥陪着他四处求医,但一次次求医无果。李雁雁将心中的烦闷发泄到了家人身上。一次,对母亲发脾气后,李雁雁既痛苦又自责,抬起手,狠狠地对着自己的脸抽了几个耳光。“雁雁啊!”母亲冲过来抓住他的手,哭喊道,“妈妈最大的心愿就是你能好好地活着,你这样折磨自己,妈妈心疼啊!你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了,但还有妈妈和哥哥。别人怎么把日子过好的,我们也行!”

一次,一个朋友跑来告诉李雁雁,他偶然听到一条消息――美国海德里盲校将在中国福州开办分校,免费函授英文。李雁雁很激动,母亲和哥哥十分支持他去报名。哥哥拿着麻麻点点的盲文书,挑灯夜战,帮助李雁雁研究方法,找规律,学习盲文。此时,哥哥成了李雁雁的另一双眼睛,使得他在3天内掌握了认读汉、英盲文的方法。之后李雁雁顺利通过函授学校的入学考试,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完成了海德里盲校福州分校的全部课程。

孝心,为了亲人一定要回国

1991年的一天,李雁雁从一本盲文月刊上得知:日本东京有一个“国际视觉障碍者援护协会”的组织,资助世界各地的盲人青年去日本的盲校学习按摩、针灸和指压技术。

当时,哥哥已经结婚,有了一个儿子,家庭负担越来越重。李雁雁想去日本的盲校学习,为家庭减负。母亲很担心:“孩子啊,你眼睛看不见,独自到外面闯荡,能行吗?”李雁雁也不知道前路如何,他只认准一个理:他必须迈出家门,才能找到精神世界的光明。

他开始夜以继日地学习日语。终于,1994年11月的一天,李雁雁收到了从日本邮寄过来的录取通知书。动身的那一天,母亲紧紧攥着他的手不肯放开。李雁雁忍着眼泪,搂了搂妈妈的肩膀,拎着一只旧皮箱离开了家。

在日本,李雁雁克服了生活和学习上的诸多困难,1998年3月,顺利从东京都八王子盲校毕业,取得了日本永久性针灸按摩指压医师资格,并于1999年初获得日本“物理疗法专业奖学金”。李雁雁本可以在日本独立行医和创业,可他还想攀登更高的“山峰”,而被称为“整脊行业源头”的美国帕默脊椎大学就成了他向往的高度。

通过托福考试是第一关。足足考了4次,他才达到帕默大学需要的分数。周围的同学朋友却并不看好他:“以你目前的技术,在日本能生活得很好,何必去美国折腾呢?”对学习的渴望让李雁雁毫无畏惧,满怀希望。可是老师的一句话却击中了他的泪腺:“你的母亲和哥哥还在中国等着你,你此次去了美国,又不知何时才能见到他们了。”

在日本5年,为了省钱,李雁雁从来没有回过家。母亲已经76岁了,哥哥离婚后带着儿子独自养家,境况可想而知。怀着歉疚,李雁雁拨通了电话。哥哥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他:“雁雁,去做你想做的,不要惦记家里,有我呢。”一旁的母亲接过电话让他放心,但他分明听出了母亲的不舍……

除了学习上的困难,高昂的学费让李雁雁一筹莫展。在日本学习时,他有丰厚的奖学金,可是在美国一切都得自费,光学费一年就需要4万多美金,而这些钱对他的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每次和家人通完电话,强烈的思念和现实的窘迫汹涌而来,李雁雁愈发焦急。为此,他试着向一些慈善机构申请奖学金,却四处碰壁。在他最艰难的时候,国内的一位中医大家刘明汉教授,让自己的儿子给李雁雁寄来了6万元资助;日本低视力研究会前会长新井爱一郎先生借给了他7000美元;美国的《星岛日报》对他进行了报道,引来很多捐款;我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的教育参赞沈阳先生鼓励他去申请国内首届“自费留学生奖”;时任长沙市委书记的梅克保先生在看了《长沙晚报》对李雁雁的报道后,不仅个人资助他2000元,还为他联系了国内多家慈善机构捐款……

而随着李雁雁在异国他乡苦读的事迹在媒体上报道,他的家人也得到了国内众多好心人的帮助,生活得到了改善。在和家人网络通话时,母亲一再叮嘱他:“雁雁,这么多人帮助我们,你一定要好好读书,早一天回来报答好心人。”李雁雁满怀感激,默默地嘱咐自己:一定要加倍努力,做一个“值得被帮助的人”!

2006年3月,李雁雁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顺利通过了帕默大学的全部考试,获得全美脊椎神经矫正专业医师执照及物理疗法师执照,成为此项考试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盲文应考的学生。由于成绩优秀,李雁雁的名字被选入了当年出版的《美国大学生世界名人录》。

在越洋电话里,李雁雁告诉母亲和哥哥他终于毕业了。母亲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许久才说:“雁雁,你什么时候回来啊?妈妈想你。”此前,每次通话时,母亲都不敢多提一个“想”字,她怕李雁雁在国外惦记着家人不能安心学习,而母亲后来面对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心都想‘烂’了!”在电话里,李雁雁得知,当年他离家时很多邻居长辈如今都已经去世了。十几年竟如弹指一挥,母亲已经84岁了。李雁雁再也抑制不住思乡的心绪,2007年1月13日,他告别美国的朋友,登上了回国的班机,他在心里默念:妈妈,儿子回来了!

善报,爱是感受与分享幸福

在准备回国事宜时,李雁雁同时在美国开了一家诊所,只用了4个月的时间在当地就有了名气。有美国朋友劝他不要回国了,留在美国发展。但李雁雁只是反复地说着这样一句话:“我的妈妈在家等着我!”

回到国内,陪伴母亲1年多后,李雁雁受邀来到北京,在中国盲文出版社从事盲人文化研究工作。而母亲对他的终身大事十分着急。此间,李雁雁经人介绍,也结识过两个女孩,但都无果而终。

2009年10月,一个女孩走进了李雁雁的生活。女孩叫何建辉,1988年出生于湖南益阳农村,中专毕业后来到深圳,考进深圳市罗湖区机关事务局从事会议接待工作。

何建辉听一位盲人老乡讲了李雁雁的故事,在网上看了他的采访视频,十分崇拜,便通过老乡,加了李雁雁的 QQ。两人虽未谋面,却在QQ上相见恨晚。李雁雁渊博的学识让何建辉惊叹。她出生在农村,父母认为能识字找到工作就好,对她和哥哥姐姐的学习并不重视。如今遇到李雁雁,何建辉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有太多她不了解又渴望学习的知识。两人从QQ转成了电话聊天,渐渐已难分难舍。3个月后是2010年春节,李雁雁独自乘飞机来到深圳。那次相见,两人都笃定了对方就是自己在寻找的那一半。

当年五一,何建辉跟着李雁雁来到池州。女孩的出现,让李雁雁的母亲乐得合不拢嘴。看着母亲欣慰的目光,李雁雁随后就和何建辉商量,两人定在当年10月结婚。

这年7月,母亲突然重病瘫痪,在北京的李雁雁听说后心急如焚。为了完成母亲的心愿,他对何建辉表达了想提前结婚的想法。何建辉二话不说,回老家取了户口簿,赶到池州,和李雁雁登记结婚。

在池州老家,看到病榻上的老母亲,李雁雁怎么也挪不开远离母亲的步伐了,他决定回到池州照顾、陪伴母亲。他请哥哥帮忙在池州找了一个门面房准备开诊所,拜托哥哥帮忙装修,他和何建辉分别回到各自的单位,递交了辞职申请……

2010年10月8日,“李雁雁脊椎矫正”诊所正式开业了。起初只在每天上午开业,下午李雁雁和何建辉就回家陪母亲说话,给母亲按摩。母亲对李雁雁说:“我们这个家,在那么多人的帮助下,才有了今天的生活。你开诊所一定要带着感恩的心,帮助有困难的人。孩子,妈妈没读过书,但知道,只有用善良来回报世界,你才能收获爱和真心。”

在这种感恩的心境引领下,李雁雁真诚对待每一位来诊所的病人。诊所刚开业,因条件有限,缺少宣传,很多人不了解美式脊椎医学是什么,以为这里就是盲人按摩,偶尔进来的患者也都将信将疑。没有什么生意,房租要交,每天要吃饭,李雁雁和何建辉只有互相鼓励,坚守着,他们相信:就如李雁雁当初求学一样,精神世界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坚持下去,诊所的明天一定会春暖花开。

坚持了半年时间,诊所的生意终于渐渐有了起色。有时候遇到一些患者家庭困难,李雁雁还会分文不取。2011年6月18日,儿子小兔兔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很多欢声笑语。

同年12月,李雁雁的母亲去世了。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回忆起母亲这大半辈子为自己操劳、担心,李雁雁很伤感,心里空落落的。何建辉看出了他的心事,对他说:“妈妈最大的心愿就是你能活得开心,现在她走了,我们只有把诊所办好,把我们的家料理好,才对得起妈妈的的付出啊!”李雁雁点了点头,擦干眼泪,调整好心情,回到诊所,回到患者身边。

过硬的医术、与人为善的医风为李雁雁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渐渐地,全国各地都有病人寻过来找他看病,付出与收获的喜悦一波波荡漾开来。

2013年4月,李雁雁的自传《逆境》在北京西单新华书店首发。李雁雁夫妇特意自费购买了近万元《逆境》,赠送给朋友和患者,分享精神的力量。

如今,李雁雁将诊所经营的时间调整到下午。上午,他会留出时间和妻儿出去散步,帮着妻子做家务,还有最重要的事:陪伴儿子小兔兔,给他讲故事。自己切身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李雁雁在儿子很小时就有意识地培养他阅读。哥哥这么多年为这个家默默地付出,李雁雁心存感激。侄儿考上大学后,李雁雁夫妻主动承担了侄儿的学费,每年近万元。这个家庭在爱的感恩中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2015年春,李雁雁的诊所里,他兴奋地告诉记者,4月中旬,他邀请当年接他去日本的日本国际视觉障碍者援助协会会长金治宪先生到中国,来池州看一看。而他将去上海虹桥机场接金先生,与当年一样,在那里拍一张合影。这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逆境》的扉页上,李雁雁写道:谨以此书献给我的母亲。在他心里,母亲虽然话不多,她的教导却字字句句刻在了他的心坎上,刻成了他的人生信仰:母亲坚信多读书才能有出息;母亲教导他对人善良就是对己宽容;母亲让他真真切切地感悟到――爱道之首为孝。而他会将这样的人生信仰教给自己的孩子,传承下去。爱与善就是感受与分享幸福,爱与善更是一双明亮的眼睛,让哪怕身处黑暗中的人也能寻到希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毅力是成功的钥匙
读《知荣辱树新风》有感
时间啊!您慢走啊!
长征魂
失败
让世界充满爱
如此珍贵的母爱
读有感
做命运的主宰
读《摘不掉的眼镜》有感
爱国音乐家
读《白云山林地变“菜地”》有感
《城南旧事》读后感
观《小兵张嘎》有感
看《明天是早晨》有感
郭晶晶有二胎计划,想要个女儿
陆川携胡蝶省亲晒恩爱
女性生存困境的真诚书写
热衷“国民CP”其实是在破坏美好
为何不是16个?揭秘《15个》惊天大考验等着你!
论元代题画诗的诗体倾向
论铁凝小说历史叙事的独特风格
苏轼词中的水意象及其情思指向
浅析余华笔下亲情的演变
在窥探八卦中刮起深度游风潮
从毛泽东的忧患意识看他的廉政思想
工作室独家回应“爱情商业化”公开背后的冰火故事
谢霆锋回京径直到天后寓所
基于PTR2000的短距离无线传输在消防头盔中的应用设计
阅读中影响词汇附带习得的因素及对词汇教学的启示
常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2011年中考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10)
2011年中考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8)
2011年中考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2)
桥圩三中2011年中考语文调研试题及答案(6月)
常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芜湖市万春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各区县2011年中考二模试题及答案汇总
无锡新区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2011年中考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1)
2011年中考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9)
2011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模拟试题
浙江锦绣育才教育机构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1年中考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3)
潍坊2011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