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北大妈妈”的173本亲子日记

“北大妈妈”的173本亲子日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18

“北大妈妈”的173本亲子日记

家教日记助飞小才女

女儿5岁时,杨廷艾生下儿子赵一扬。除了照看两个年幼的孩子,她还要正常上班,即使非常忙碌和疲惫,也从未间断为孩子写成长日记。在她的日记里,女儿外向、活泼甚至有些叛逆的性格,与儿子内向、胆小却时常制造恶作剧的性格,形成了鲜明对比。

赵洁7岁那年因为转学成了“问题儿童”。一天下午,丈夫一进家门就对杨廷艾抱怨道:“闺女又被老师留下了,全班那么多学生,就留了她一个。学习越来越差,干脆别上了。我以后再也不去接她了,丢人现眼!”听了这话,杨廷艾心里乱糟糟的,曾经优秀的女儿,转学后怎么成了“问题儿童”?她急忙赶到学校。老师办公室里,女儿可怜兮兮地坐在角落里写着作业。

接女儿回家的路上,杨廷艾故意长吁短叹:“刚到新环境,妈妈其实和你一样不适应。今天开会,妈妈迟到了,被领导狠狠批评了一顿,还罚款、通报批评,好没面子。”赵洁吃惊地问:“妈妈难过吗?要不我们还是回原来的家吧。”“孩子,妈妈很委屈,但是不会离开这里,我要尽快熟悉环境、适应环境,好好工作。”女儿攥紧了杨廷艾的手:“妈妈,我要好好学习,把落下的功课补回来。”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赵洁的成绩赶上来了,还被选为学习委员。杨廷艾刚想松一口气,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赵洁的成绩进步之后,对待学习越来越不认真。一天晚上,杨廷艾对读二年级的女儿说:“作业拿来,我检查。”赵洁小声嘟囔着,极不情愿地把作业扔给妈妈。杨廷艾接过作业本,上面“受鸡白人”4个大字刺得她眼睛发疼。她沉下脸,让女儿解释这是什么意思。赵洁反驳道:“什么‘受鸡白人’,我写的是‘爱鸟的人’。”杨廷艾感到天旋地转,4个字竟然错了3个,女儿却毫不在乎地反驳自己。

杨廷艾真想狠狠教训她一顿,可理智告诉她,好孩子不是打出来的。打了她,会更加激起她的反抗情绪。杨廷艾耐着性子说:“孩子,看清楚了,到底是妈妈说错了,还是你写错了?”赵洁看了一眼后,不再作声。杨廷艾告诉她:“认真写作业是你的责任,这和爸妈每天辛苦上班一样,我们都应该对自己负责……”一番长谈后,赵洁意识到了错误,此后,她写作业的态度果然认真多了。

赵洁性格外向活泼,好学,对事物充满好奇,杨廷艾知道,放手让女儿去尝试可能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到了暑假,赵洁对妈妈说:“今年暑假除了旅游、学习、看书外,我准备再加一条――卖茶。老师让假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我想学蒲松龄,在家门前设茶摊,过往的行人喝茶免费,但要给我讲一个故事。《聊斋志异》的好多故事,都是这样收集的。我收集家乡的故事,好吗?”杨廷艾认真听完后,虽然觉得心里没底,但她没有拒绝。两人约定,只卖1周的茶,但这个过程中遇到困难不准放弃。另外,杨廷艾可以帮她烧开水、泡茶,赵洁也可以找个小伙伴帮忙卖茶,彼此有个照应。赵洁见妈妈同意了,兴奋得直拍手。

炎炎夏日,娘俩挥汗如雨。第一天上午,杨廷艾续水时,赵洁正热情招待一位老人。赵洁说:“爷爷,再来一碗吧,我们只听故事不收钱。”老人笑了:“嘿,新鲜,喝水不收钱,只听故事?那好,爷爷讲一个……”下午5点,杨廷艾再三催促,女儿才和小伙伴收摊。赵洁脸蛋晒得通红,边收拾茶摊边兴奋地说:“妈妈,今天真是太高兴了,我收获了5个故事,还有一元三角钱。”杨廷艾很惊讶:“不是说好不收钱吗?”赵洁回答:“是啊,很多人夸我们懂事,有个伯伯不仅讲故事还给钱,不收不行。有个姐姐还教我们唱歌呢。摆茶摊真是太有意思了。”此后几天,女儿都把一天的情况讲给杨廷艾听,母女俩满心快乐。1周后,赵洁说:“妈妈,我要感谢您。卖茶让我学会了坚持,还接触了不同的人。我要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等我长大了,出一本讲述家乡故事的书。”不久,赵洁以卖茶经历写了篇作文,发表在《小学生月刊》上。杨廷艾当然也把这些经历写进了自己的日记里。

付出终有回报,赵洁在母亲温情的目光里越发出彩。她三年级就开始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作文,会主持、能歌善舞,成为老师和同学公认的小才女。

姐弟和解相约北大

与赵洁外向性格不同的是,赵一扬从小就胆小。而且,姐姐的优秀很快成为他的“噩梦”。一次,杨廷艾带姐弟俩参加婚礼,有人指着赵洁对杨廷艾大声说:“你闺女真聪明。她和我孩子一个班,回家常夸她。”大家的话题和焦点一下子聚集到赵洁身上,纷纷夸赞起来。回家的路上,赵洁不小心碰了一下赵一扬,赵一扬勃然大怒:“烦死了!” 杨廷艾意识到,儿子生活在“才女姐姐”的阴影里,开始敌视姐姐。杨廷艾陷入了家教窘境,她意识到,无论如何不能让儿子生活在姐姐的阴影里。

杨廷艾还没来得及想出办法,姐弟俩的矛盾却愈演愈烈。一天,赵一扬放学回到家,从书包里拿出一份讲义,猛地摔在地上,大声说:“我讨厌姐姐,干嘛要背她的作文?”这是赵洁发表的一篇文章,赵一扬的老师让他背熟这篇文章,提升写作能力。赵一扬没有背,老师批评道:“你姐姐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你却背不下来。”了解了事情的原委,杨廷艾连忙安慰:“老师不是那个意思。你不是不会背,是不想背,对吧?” 赵一扬瞬间转变了态度,看着杨廷艾说:“还是妈妈了解我。”杨廷艾趁热打铁:“孩子,你和姐姐一样优秀。你的理解能力比姐姐强,在数学方面很有天赋。老师说你不如姐姐,是因为你不背诵姐姐的作文,故意激你的。妈妈相信,只要你没有抵触情绪,很快就能把作文背下来。明天,你背给老师听,向老师证明你同样优秀。而且,读姐姐的文章,你应该高兴才是,不要害怕别人夸赞姐姐。只要你努力,等你长到姐姐这么大的时候,你可以更优秀。”第二天下午放学后,赵一扬像一只快乐的小鸟飞回了家。他激动地说:“今天我把文章背诵给老师听,老师在班上表扬了我,还夸我比姐姐更聪明。”夕照下,儿子红红的脸蛋渗出细密的汗珠,掩饰不住兴奋和喜悦。此后,赵洁受到妈妈暗示,也主动向弟弟“示弱”,这大大地激发了赵一扬追求优秀的积极性。

赵一扬渐渐走出了姐姐优秀的阴影,也明白了妈妈的苦心,他写道:“过去,我造了一个壳把自己给关了起来。以后,我不再生活在姐姐的阴影下。每当再有人跟我说,你姐姐很优秀,你要超过她的时候,我会笑着告诉别人,我姐姐很优秀,但是,我也很优秀,而且,我一直都在努力。”

在这篇日记的后面,杨廷艾写下感言――这次对孩子的强化训练,虽然让他们吃了苦头,但是培养了吃苦精神,磨练了意志。两个孩子也都表示,受益匪浅。每个有所成就的人,必须具备吃苦精神和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孩子能否有好的发展,这一点尤其重要。

2000年秋,赵洁被山东大学录取,这与她最初的“北大梦”有所偏离。看着姐姐郁闷的神情,赵一扬说:“姐姐,没关系,你就当是等等我。等我高考的时候,咱们北大集合。”这句话给了赵洁很大的安慰,她说:“是啊。我硕士研究生可以考去北大啊。”于是,姐弟俩一起为“北大梦”努力。

与儿女同圆成功梦想

2004年,赵洁兑现了承诺,考取北京大学硕士。2006年,赵一扬面临高考,他告诉妈妈,自己最近总是无法进入学习状态,经常失眠,心情烦躁。“刚才洗头,我发现掉了很多头发。”下午,儿子上课去了,杨廷艾心急火燎地跑了3家医院找医生、心理专家请教,答案如出一辙――压力过大。

回家后,杨廷艾建议儿子,每天利用课外活动的一节课打篮球,以此减压。赵一扬惊讶地问:“老妈,这多耽误学习啊?”在她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儿子答应锻炼1周看看。赵洁获悉后,打电话给弟弟“高考支招”,并安慰他:“姐姐在未名湖畔等你。”心情放松后,赵一扬很快走出了低谷,以饱满的热情决战高考,成功考入北大,与读硕士的姐姐“胜利会师”。

进入北大,姐弟之间的另一场比赛拉开了帷幕。他们比学习,参加社团活动,磨练自己。赵洁硕士毕业后,继续在北大读博士;赵一扬本科毕业后以全国笔试、面试第一的成绩考取北大硕士研究生。2012年8月10日,赵洁姐弟与杨廷艾相聚在未名湖畔。看着未名湖的美景,赵洁轻柔地挽起妈妈的胳膊,赵一扬站在一旁意气风发。看着一双自己苦心培育成才的儿女,杨廷艾不禁感慨万千……

退休后,杨廷艾整理自己的家教日记,发现已有173本。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通过记录家教日记不断总结调整教育思路的方式,将两个普通的孩子送进了北大,这在当地引起轰动。许多学校邀请她前去开展讲座,杨廷艾成了炙手可热的“家教专家”。

报告会上,杨廷艾经常带着一些日记本,供听众传阅。一次,讲座结束了,她把自己的20多本日记分发给家长传阅。坐在前排的一位六旬老人,戴着老花镜,双手紧紧握着一本日记,不肯放手。杨廷艾问:“看您年龄,孩子不小了吧?”老人不好意思地笑了:“哦,孩子都成家了,我没培养好。”停顿了一下,她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杨廷艾:“我想把你日记中培养孩子的方法摘抄一下,学一学,好教育孙子。这不,日记刚传到我手里,时间就到了。”她一脸的惋惜。那一刻,杨廷艾的心被感动了,眼睛湿润地对老人说:“没关系,只要我的日记对您教育孙子有帮助,您想抄写多长时间,我都陪您。”报告会现场,许多家长也问她,为什么不把这些珍贵的第一手家教资料整理出版,让更多的人受益呢?天长日久,问的人多了,杨廷艾便有了出书的念头。

杨廷艾开始着手整理家教日记。赵洁拿出自己的积蓄赞助妈妈出书,赵一扬也无条件支援妈妈。杨廷艾翻阅日记,往事历历在目,与孩子共甘苦、同成长的岁月再次复活……现在,所有的梦想,都在逐步成为现实。看着两个越来越优秀的孩子,杨廷艾发自内心地高兴和欣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热爱祖国,唱响和谐》读后感
《高贵的施舍》读后感
电影《功夫熊猫》观后感
三国
付出与收获
观北京现代文学馆有感
读《聊斋志异》有感
文明奥运伴我行
回眸
读《富翁》有感
品三国
爱的教育——我的良师益友
读《小驴儿的理想》有感
抗震救灾
能倒的命,不倒的心
做饭时间长伤心脏
养生要明“体相用”
什么样的儿女算孝顺
不要误入三叉神经痛认识误区
日常生活中保护下肢小诀窍
古代“冷饮”种类多
怎样做睡前准备
佛教调息养生法
叩齿并非人人适合
论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
吃枣有助防癌
李白的差旅费来自何方
《老老恒言》中的长寿之道
从容面对“老来笨”
修禅止观 慈悲喜舍
《早》教材解读
汕头市澄海区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木兰从军》教材解读:谁说女子不如儿男
《18、鸟岛》教材解读:让爱鸟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台湾的蝴蝶谷》教材解读
《木兰从军》教材解读
扬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word版)
南漳县2011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鸟岛》说课稿
黄土梁子初级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黄河的主人》教材解读之一
《只拣儿童多出行》教材解读
长兴实验初中2011年中考语文第三次调研试题及答案
宁夏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三门县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