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01
摇呼拉圈真能减肥吗
呼拉圈是一种便宜、不起眼的游戏健身器材,摇呼拉圈不需要特别的场地,一边摇还可以一边看书、看电视,所以受到许多人的喜爱。有人甚至声称,呼啦圈不仅帮助自己减掉了身上的肥肉,还练出了让人羡慕不已的细腰。
摇呼拉圈,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从事体育研究的专家表示:摇呼拉圈,不是值得鼓励的运动。
为什么?专家表示,通过摇呼拉圈,腰部的肌群持续收缩,的确会让腰部的肌肉比较结实,让腰部的线条更好看;但是另一方面,摇呼拉圈既不能当作减肥的运动,也不能减去腰部的肥肉,而且安全堪虞。
不能当作减肥的运动
为了保持身材,30岁的吴小姐每次一吃太多,就会心生罪恶感,回到家马上开始摇起呼拉圈来。的确也有人通过每天摇呼拉圈瘦了下来。
“结果是对的,理由是错的。”专家指出,如果因此使体重减轻,是因为身体有活动,导致热量消耗,总比坐着看电视好,不过摇呼拉圈并没有减掉身体内的脂肪,并不能算是减“肥”。
因为人体在燃烧能量时,一定是先找容易燃烧的使用,例如糖类,最后才是脂肪。所以要燃烧脂肪,需要持续、缓和的有氧运动超过20分钟后,才有作用。呼拉圈并非有氧运动,因此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如果将相同的时间用在使用大肌肉的有氧运动上,如慢跑、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效果会更加显著。
不会特别减掉腰部脂肪
年过半百的陈妈妈摇呼拉圈已经一年多了,一开始是因为觉得肚子渐渐变大,所以规定自己早晚各摇两百下。
事实上,脂肪是全身性的,并不会局部改变,因此没有所谓的局部塑身的运动,所以无法靠摇呼拉圈来特别摇掉腰部的赘肉。
因为脂肪的分解,是通过激素将信息传递到全身的细胞,所以运动特定部位时,肌肉其实并不会利用它附近的脂肪。以网球选手所作的实验为例,长时间运动单手的网球选手,手臂的脂肪并没有减少,只是肌肉强壮了。
所以,想通过摇呼拉圈减掉腰部的肥肉是缘木求鱼。
容易受伤
摇呼拉圈扭动的中心点在腰椎,腰椎却是身体最容易受伤的部位。
如果没有热身,摇呼拉圈对腰部肌肉而言,仍是突发性拉扯,就像丝袜一样,新的丝袜还没穿过,比较容易扯断。
摇呼拉圈时,转的时间一久,可能会肌肉拉伤。脊椎是靠肌肉支撑,如果肌肉发炎而影响到支撑,脊椎会往下压,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椎间盘突出。
如果还是想利用呼拉圈让腰部肌肉更结实、让伤害减到最低,又该如何采取措施呢?
1.一定要先热身。
为避免运动伤害,摇呼拉圈前应该先做15分钟的热身运动。
所谓热身运动,不是让身体流汗就叫热身运动,而是全身的伸展拉筋。做广播体操即可,至少要做5~7分钟。
2.反方向再来一次。
既然要让腰部结实,当然不希望一边强、一边弱,同时也要避免过分使用同一块肌肉,所以建议摇5分钟之后,反方向再摇5分钟。
3.再选一项主要运动。
选择一项有氧运动当作主要运动,如慢跑、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每周3次,每次30分钟以上,运动时要有点喘又不会太喘,也就是到可以说话但不能唱歌的程度,这样才能减轻体重,增进健康。
总之,将呼拉圈当作休闲玩一玩可以,但不能当作普遍意义上的运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弟弟——张小凯
- 我的妈妈
- 我的好朋友
- 永远的大树
- 记一位三轮车夫
- 难忘的老师
- 会“变脸”的爸爸
- 老师,您真好
- 记忆中的老王
- 八只手
- 我的好朋友
- 我的好朋友
- 我们这群女孩
- 我的父亲
- 当班长的滋味
-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 基于音乐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试论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新”发展
- 相约博物馆
- 关于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之我见
- 浅析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影响力
-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真在本我 趣在天然
- 论数学在折纸中的表现
- 浅析高档茶叶包装的色彩心理
- 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探析
- 漫谈肖像漫画
- 业余联赛每年超500场
- 新时期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 论审美期待视野下的微电影艺术
- 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
- 窦桂梅:《村居》课堂实录
- 古诗鉴赏中形象鉴赏法初探
- 屈原的一生
- 一年级活动课教学案例《给小动物一个家》
- 《春》的教学设计三则
- 《雨巷》教学设计
- 我们应该了解的秦汉文学
- 《死水》个性创新教案
- 论司马迁《史记》的崇高美
-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 钱谷融:谈周朴园
- 如何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 西汉前期至中期的诗赋与散文
- 是谁害死了晴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