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直面慢性病,拼的是态度

直面慢性病,拼的是态度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28

直面慢性病,拼的是态度

急性病发病急、病程短,比如传染病,得过之后就痊愈了,其中很多人因此有了免疫力,这辈子都不会得了。慢性病则病程发展缓慢,病情迁延不愈,得了之后往往就不会好了。慢性病往往伴随终生,治疗的效果不是治愈,而是控制,最好的结局是使之不复发。患者要习惯和慢性病共处,不管是几年还是几十年,只要控制住了、最终没有死于慢性病,就是胜利。

但是很多中国人不是这种思路,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所有的病都有可能治好,不管多少位医生多少家医院告诉他们同样的事实,只要有一位可能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对的主儿说能治愈,他们就毫不犹豫地把命交给人家,结果往往被骗了大半生积蓄,还过早地离开人世。

就拿肿瘤来说,医生能告诉你的是五年存活率,这说的是五年以前被诊断出患这种肿瘤病人还有多大比例存活,这些病人中的很多人还能多活很多年,这是对肿瘤及其治疗方法最合理的评估办法。这种办法的意义在于时间,和疾病做斗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和时间赛跑,这一点很多中国人并不真正明白。

每个人都会死,对于多数人来说,不是死于这个病就是死于那个病,只有少数人是因为衰老导致身体功能退化而死,也就是寿终正寝。控制慢性病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它不至于死人,比如现在对很多老年人的前列腺癌采取的办法是不治疗,因为等这种肿瘤能够增长到危及生命的程度时,病人早就死了,治疗则会有一些副作用,是没有必要的。如果我们能够控制住身体里的慢性病,让它在我们百年之前不会危及性命,或者等它危及性命的时候我们已经90多岁一百来岁了,这样在这场慢性病和时间的赛跑中,时间胜利了。

有一位开国将军去世了,享年105岁,老人家在开国将领中是寿命最长的几位。但是外人所不知道的是,当年由于工作繁忙,加上恶劣的政治环境,老将军在50多岁的时候心肌梗死,成为一名冠心病患者。患病之后,他没有相信偏方草药、吃乱七八糟的强心的补品,而是认真听医生的话,按时吃药、注意休息、加强锻炼,成功地把自己的寿命延长了一倍,享受了50多年的幸福生活。

美国有一位老人庆祝她90岁的生日,她33岁的时候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经过手术后,已经存活了57年了。

不是所有的心脏病人或者乳腺癌病人都能存活半个世纪之久,但现代医学技术会使每一位慢性病人的寿命都有所延长。相反,一厢情愿地抱住彻底治愈的念头而依赖传统医学和替代疗法,则常常会过早地去世,乔布斯就是一例,这样的例子在中国数也数不清。

总有一天,您会面临父母亲友患慢性病的处境,甚至是您自己患慢性病的处境,您将如何面对?

假设某人到本城一家医院看病,被诊断为肿瘤,接受了治疗,然后就安下心来,泰然处之。这不是在中国,而是在美国。当然美国也有例外,有一位朋友在本县的医院被诊断为乳腺癌,治疗后不放心,去了美国最好的医院约翰霍普金斯医院,那里的医生的治疗方案和县里的医生的治疗方案毫无区别。这是因为出色的现代医学教育和在职培训使得美国的医生的水平有保障,也没有传统医学的因素。为什么她没有在手术前先去大医院看一下?因为肿瘤治疗的愈后取决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医生很可能家都不让回,更不会任由你先吃几个月草药了。

但是,这种情况通常不会发生在中国,人们往往在诊断之后奔大城市,最后去北京上海,直到所有的医生都告诉你患了肿瘤。一方面出于人们的心理,一方面出于对基层医疗水平的不信任,怕有误诊。中国的医学教育和在职培训并没有实现医生质量的基本保障,形成了参次不齐、人才流向大医院的局面。很多人不相信医生的诊断,被诊断为肿瘤等慢性病后更希望是误诊。

再假设如某人经过治疗,肿瘤控制住了,然后好几年跟没事人一样,不复查了,忙呀奔事业呀,肿瘤复发也不治了。这种情况在美国肯定不会出现,大家都老老实实地定期复查,病情有变化赶紧治疗。在中国有很多人也是这样,但确实有人不是这样,不是因为他们不在乎自己的身体、不惜命,而是因为有人告诉他们,化疗副作用大,有人告诉他们,我能够治好你的病。这些人或者是中医或者是民间骗子或者是和尚道士气功大师。于是这些患者放弃了现代医学,不是不治疗也不是因为忙,而是成了骗子的猎物,吃中药喝草药练气功去了。

积极配合医生、定期复查、按时吃药是慢性病患者的准则,在美国,当病人提出有关替代疗法和补充疗法的问题、或者一些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疗法的问题时,医生通常会给出明确的反对意见,大多数病人接受医生的意见和建议。而在中国,医生往往不会这样回答,甚至医生有意无意地推荐,加上病房里社会上流传的骗子的信息,使很多慢性病患者过早地离开人世,按美国的标准,他们是被害死的。

目前还有很多疾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并不表明无法治疗,而是根据现阶段的认知和技术水平,采取保守疗法的效果最好,也并不表明医学对这些病永远束手无策,还是我前面说过的:时间。

病人和家属都盼望奇迹,但是奇迹不是传奇而是科学,或者说,只有科学能够创造真正的奇迹。下面我讲一个奇迹。

当年父母们听到这个诊断后,有两种反应,一种是不相信医生,认为肯定有办法治好,就像今天的很多中国人一样,他们到处找声称能治好这种病的医生,不管是喝石油还是吞虫子,只要那所谓的医生说能治好,家长们都会掏钱。另一种是相信医生,放弃了,让孩子尽可能快乐地度过剩下的时光。

休斯夫妇则选择了第三种,他们相信医生,但希望现代医学能有比放弃更好的办法。弗雷德里克・阿兰医生有一种办法,用严格的饮食控制,使糖尿病患者骨瘦如柴,但能够存活数年。这种疗法并不被其他医生接受,他们认为反正早晚也是死,为什么不让孩子好好享受最后的时光?为什么要饿死?阿兰医生认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坚持到糖尿病能够有救那一天。

这是一个渺茫到不能再渺茫的希望。休斯夫妇抓住了这个无比渺茫的希望,为此放弃了再次参选总统,尽管胜选的希望很大。这样做,休斯给了科学最大的信任。

将近三年过去了,伊丽莎白瘦到只剩下骨架,下唇干裂,牙齿上全是血,每天只吃不到300卡路里,可是尿中依然有糖。她能坚持这么久,已经是奇迹了,也到了最后时刻,休斯夫妇把女儿从阿兰医生的疗养院接回家,准备陪伴她度过人生最后的一段时光。

就在这时,弗雷德里克・班廷研制出胰岛素,休斯夫人带着女儿火速前往多伦多,请班廷治疗。因为要去巴西陪丈夫参加国际会议,休斯夫人把女儿托付给保姆,留下一大笔钱,用于把伊丽莎白的尸体运回纽约、安葬在休斯家族墓地。对女儿的生命,她终于放弃了。

伊丽莎白没有死,胰岛素创造了奇迹,她的生命没有停留在15岁,而是活到73岁。

这是将近一百年前现代医学创造的奇迹,这种奇迹在过去、今天和将来一直发生,特别是信息革命引发的科学的飞跃,在慢性病治疗上,癌症靶向药物进入临床应用,而且有几千种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干细胞研究已经到了厚积薄发的前夜,五年到十年之内会有大成,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会有极大的改善。

对于众多目前没有有效治疗方法的慢性病患者来说,正确的选择是保守治疗、等待现代科学不断地创制奇迹,而不是相信骗子庸医巫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好书推荐
珍惜时间
一件难忘的事
为你,我飘荡的灵魂
后悔
给妈妈一个惊喜
一件快乐的事
我爱你,海西
我爱我的家
擦一次地板
开心的一天
天,下雨了
“爱心天使”——妹妹
我尊敬的一个人
中医药治疗白癜风概述
硬膜外腔注射酚甘油治疗晚期癌痛30例临床观察
应用普通腹部B超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探讨
应用品管圈提高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率的探索
开放式胆囊切除手术后并发症探析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病毒性肝炎合并胆道损害的超声动态检查及临床意义
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现状
病房护士针刺伤研究进展
心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及未来防治心血管疾病策略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发病危险因素探讨
高原地区对老年性肝病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疗效观察
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价值分析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
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的探索
《爱之链》教学实录及教学后感
《船长》教学设计一
因材施教 方能成就灵动的课堂——《船长》教学设计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材解读三
《船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二
《鲁滨逊漂流记》课外阅读指导方案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聊故事里面的故事 聊故事后面的故事 ——《牛郎织女》教学实录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设计一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设计二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设计四
《爱之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爱之链》教学设计二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