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从“刘慧芳”到“国民岳母”:我和 作家丈夫的麻辣爱情

从“刘慧芳”到“国民岳母”:我和 作家丈夫的麻辣爱情

一剧爆红,为爱情“隐居”深圳

今年52岁的张凯丽,出生于长春市一个干部家庭。1978年中学毕业后,她被部队选中,来到北京成了军事博物馆的一名解说员,一干就是两年。

当时郑晓龙想拍个室内剧,因为那时在国内还没有人拍过,于是就找来了王朔、李晓明等人策划剧本。“刘慧芳”这个人物,其实是几个编剧和制片心目中完美女性的化身。她要集所有美好的东西于一身,漂亮、正直、忍辱负重,承担起4位策划对女性的所有要求。

《渴望》剧组筹拍阶段,他们去煤矿文工团挑选演员。其实,导演已经有目标了,只是一天偶尔走在楼梯上,迎面过来一个女孩儿,端着肩膀走路,友善、平静――活生生就是一个“刘慧芳”,导演当即决定换人。这个女孩就是张凯丽。面对从天而降的机遇,她却迟疑了很久:一方面自己正在努力出国;另一方面剧作太长,50集,担心和团里的演出有冲突。后来团里领导出面表示同意,张凯丽才答应。

没想到,一部《渴望》让她红遍大江南北,“刘慧芳”一时成为“国民好媳妇”的化身。凯丽算得上是第一代电视明星,也让她收获了大批粉丝。

1995年4月,深圳某单位盛情邀请《渴望》剧组前去演出,张凯丽欣然随行。演出之前,主办单位给《渴望》剧组接风,其中有年轻作家张建全。

演出的一周里,只要有空闲,张建全就约张凯丽出来。他带她看深圳大街小巷的美景,陪她吃各种小吃,还给她讲解深圳的历史演变。别看张建全不善言辞,但一说起历史文化,他就滔滔不绝,张凯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不知不觉,两人互生爱意,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演出结束后,剧组要回北京,可张凯丽却不愿意回去。经纪人给张凯丽一一分析利害关系,说她演艺生涯刚开始就进入了鼎盛期,接下来必定面临事业的瓶颈,她这个时候不能分心去谈恋爱,而应该磨炼演技、寻求突破。张凯丽一句话顶了回去:“我不是在谈恋爱,而是准备嫁人。”经纪人大惊,问:“你疯了!那你的事业怎么办?”张凯丽决绝地说:“事业总有上升期和低谷期,我可以耐心等待。但是,爱人是可遇不可求的,遇见了我就绝不会错过。”

1995年年底,张建全把他的恋情告诉了家人。当得知儿子要娶的是“刘慧芳”时,母亲高兴坏了,欣然答应。

生活里也是个“操心妈妈”

刚度完蜜月不久,丈夫就开始和朋友一起尝试着做房地产生意。张凯丽就笑他:“你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可别下海后就被淹死了。”张建全却哈哈大笑:“那不会,我靠的是智力。在深圳这种地方,我要是连老婆孩子都养不了,还算什么男人?”

此后,尽管张建全每天忙得一塌糊涂,但这并不影响夫妻俩的浪漫,他们有个约定:不管身在何处,两人分开的日子都不要超过一星期,而且每天必通一个电话。

尤其是两人的爱情结晶,得来非常不易。因为曾患心脏病,张凯丽心律不齐,“不能激动,一激动就喘不上气。医生说最好不怀孕,否则生命有危险。”但是凯丽却坚持要生,1997年她冒着生命危险,才终于当上了妈妈。女儿张可莹出生后,为了保护丈夫和孩子,张凯丽愣是没让外界知道一点儿消息。

有了女儿之后,张凯丽更不舍得离开他们父女,便一直待在深圳。就这样,她过了几年相夫教子的生活。为了更好地照顾家人,她甚至把户口也迁了过来,有点破釜沉舟的意味。她承认,自己性格里还是有一些很决绝的东西。

1999年,中央实验话剧团剧院向张凯丽发出邀请。张建全知道妻子是一个要强的人,“全职太太”肯定不是她梦想的生活,为他淡出影坛,已经是太太给他最大的扶持,他不能再委屈她。所以,张建全就连忙催促妻子答应。

张凯丽听了又高兴,又有点不安,“女儿还这么小,我就忙着出去工作,还需要你和妈来照顾,是不是很自私啊?”“哪里,让你窝在我身边这么久,已经很委屈你了。我不能闷坏我的好媳妇啊!”张建全把太太拥在怀里说。

转到北京后,张凯丽的演艺事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仍然沉潜谷底。或许是盛名提前透支的缘故,接下来的十几年,她接演了很多电视剧,但无论主演还是参演都反响平平。直到2011年出演《裸婚时代》,事业才发生转机。

其实,张凯丽决定出演《裸婚时代》时,剧本才写到前12集,但生动又贴近现实的故事早已深深吸引了她。观众普遍反映,剧中童佳倩妈妈的语速快得惊人,通常是一口气下来就数落了女儿、女婿一干人等。张凯丽说,因为剧本比较简略,剧中几乎所有台词都是靠她临场发挥来的。只要一开机,她那股兴奋劲上来,就能神采飞扬地说一堆词儿。导演喊停时,她已经说得上气不接下气,满脸通红。

生活中,张凯丽同样是个急性子。《裸婚时代》后期制作完成后,剧组开始进行巡回宣传,而另一部电视剧《哎呀妈妈》已经开始拍摄。身为两部电视剧“黄金配角”的张凯丽自然十分忙碌。有一次,凯丽临时有事出门,穿衣服时因领口小,她的头伸了几次也没有钻进去。这可把她惹急了,她快步跑到卧室,拿起剪刀三下五除二就把衣服剪成大大的V字领,然后往身上一套走了。在剧组等她的小姑娘十分惊讶,总问她哪里淘来的这么有个性的衣服。

就是这样急性子的张凯丽,在女儿面前却要装“淑女”。在跟女儿交流时,凯丽总是会精心挑选时间与地点,时刻提醒自己不能由着性子来。她不想让女儿成为这样的急性子,而是要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女儿,让女儿看到一个淡定从容的自己,让她从小养成优雅沉静的品质。

夫妻恩爱如初,对生活很知足

“重出江湖”后,随着《闪婚》、《咱们结婚吧》、《新恋爱时代》等电视剧的热播,张凯丽又由“好媳妇”一跃成为“国民丈母娘”。其实老公一直在背后全力支持她,10年前张建全甚至偷偷地把商业“战场”从深圳转向北京,就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妻女。

有趣的是,张凯丽工作压力大的时候也爱发脾气,老公就理所当然地挑起了“出气筒”的担子,过后再给她讲宽心的话。“忍三分钟海阔天空”,在张建全这里永远有效。以至于每次恢复情绪之后,张凯丽都觉得特别亏欠丈夫,总要煲一锅好汤来安慰他的“小心脏”。吃饭的时候,她还会向女儿“晒幸福”:“你看我有这么好的老公,是一笔多么大的财富啊!你以后也要找个像你爸爸这样的男人,明白不?”女儿则撇着嘴笑她:“知道啦,你的丈夫最好,是绝世好男人!我哪有福气能找到我爸这么好的啊?”

拍完电视剧《儿女冤家》,考虑到2015年女儿要高考,张凯丽就答应她以后不出去拍戏,最多在北京客串个角色。可是看到《宝贝战争》的剧本时,她又心动了。“我都不知道怎么和女儿交代,自己又要出去拍戏。想想自己说过的话,出尔反尔,真是很不好意思。”没想到女儿特别支持她去拍摄《宝贝战争》,因为剧中演张凯丽女儿的是姚芊羽。女儿最喜欢她,一定要老妈去和自己的偶像合作一次,当然还要带回签名。

2014年4月,在女儿怂恿下,凯丽还参演了湖南卫视《花儿与少年》节目,一下赢得百万粉丝。

老妈对张凯丽说:“你的命太好了。如果遇到观众签名照相,你一定不能拒绝,让大家知道演员不管怎么出名,那也是观众捧红的。”女儿也说张凯丽:“你啊,靠这张脸,吃了一辈子。到哪去都有人欢迎。”张凯丽和女儿说:“也是因为这张脸,妈妈就不能让观众失望。”

有一次张凯丽乘出租车,司机从后视镜里看着她说:“我妈妈特别喜欢你,可她现在病得很重,你能不能给她打一个电话,让老人家高兴一下?”张凯丽二话没说直接拨过去。电话那头,老人喜出望外。最后张凯丽和司机全家人都通了一遍电话。张凯丽说:“如果能做点事,让别人很高兴,那为什么不做呢?其实就是举手之劳。观众为什么会向我寻求安慰?因为我在大家心中永远是《渴望》中善良的刘慧芳。我得给他们希望,给所有危难中的人以慰藉。”

张凯丽和婆婆在一起住了10多年,关系颇为融洽。其中的秘诀就是投其所好,“比如我婆婆就是‘厨房大将军’,所以厨房里的事我绝不插手,一定要给彼此空间。”好玩的是,凯丽每次给婆婆敬酒,祝她长命百岁,老人都特别爽快地说“没问题”。“这点我妈妈就不行,总是忧心忡忡的。所以我特别幸运,能嫁到这么好的家庭。”

如今,张凯丽一家住在北京有露台与大片绿化的小区里,家里装修得素雅大方。夫妻俩都是喜欢清静的人,为了方便女儿读书,他们才从郊区搬到市区。空闲时光,张凯丽会去美容、健身,有时陪女儿逛超市,或和家人一起去旅游。经历了辉煌的她深刻地领悟到,人生的幸福并非只来自事业上的成功,更来自平淡而温馨的生活!

近来,虽然张凯丽的“好女婿们”接连出事,但她却越老越红。“老天对我已经不薄了。”这是凯丽挂在嘴边的话。她说:“《渴望》让一个小演员红到了今天。如今年过不惑还有戏拍,还上过4回春晚,已经很知足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启蒙老师
我真的很棒
我的玩具
我是一个勇敢的孩子
布娃娃真可爱
我的生日
第一次捐款
楼下那只吃草的猫
来自天堂的一封信
令我委屈的一件事
童年趣事
救小树苗
姹紫嫣红总是春
夏天的美景
我就是我
80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急性期护理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程序和方法研究
项目施工过程成本控制要点探讨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整体护理体会
气管切开患者套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
浅谈电网工程造价管理分析及控制
小议中西日常文化之差异
1例误诊10年的胰岛β细胞瘤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保定市西大洋水库水源地保护区环境地质调查研究
浅析国库集中收付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血液净化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应用及护理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
读出童年的心梦之境--《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及评点
《牛郎织女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一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实录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3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2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实录
《草原》教学设计三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1
《草原》教学设计二
《鞋匠的儿子》教学实录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二
《鞋匠的儿子》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