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美式”高中高质量体育教学的三大要素:机会、内容与方法

“美式”高中高质量体育教学的三大要素:机会、内容与方法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学;国家身体教育标准;上海协和国际学校;美国

Opportunity, content and method: three elements in “American style”

high quality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aking Concordia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Shanghai for example

2.Concordia International School Shanghai,Shanghai 201206,China)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National Standards for Physical Education;Concordia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Shanghai;the United States

德国教育家施奈德(Friedrich Schneider,1881-1974)曾经指出:通过对教育的比较研究,可以明确本国教育的缺点和落后面,其结果就会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5]。因此,了解和研究上海协和国际学校高中高质量体育教学特点,目的是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在高中体育课程教学和改革方面的经验,从而促进我国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对进一步完善我国高中体育课程及教学内容体系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1 公平的学习机会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海协和国际学校受到学校管理层和各科教师的普遍重视,这种重视不仅体现在学校为体育学科提供了大量的高质量设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认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机会是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权利,涉及到教育公平的问题,必须予以充分保障。为此,上海协和国际学校提出了“学校必须提供给每一位学生接受高质量的体育教学机会”的口号,在最大程度上予以体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同等的地位与尊重。

1.1 学生体育学习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

1.3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让一个学生失去体育学习机会

教学内容的基本来源是“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发展”[7],它是为了达到课程教学目标而选用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上海协和国际学校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身体、精神和社会、情感的发展,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主要提供的教学内容包括运动技能与健身两个方面。其中运动技能主要是指基础运动技能和运动项目技能。而健身则是上海协和国际学校体育教学最为重要的内容,其主要围绕着健身参与、提高与健康相关的生理指标与体适能、健身运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展开,充分体现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2.1 教学内容丰富,体现时尚文化元素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教学目标也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内容才能得到实现。教学内容基本面主要有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组织[8]。上海协和国际学校注重将项目文化与时尚文化元素引入到课堂中来,使得教学内容既丰富,又带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例如在高中4年分别开设的“个人体适能锻炼”、“拍类运动”“团队运动”“个人运动”、“户外运动”、“休闲运动”(见表3、表4)5大类课程内容,涉及20多个项目[6],除常规运动项目以外,其力量训练(器械)、动感单车、拳击、匹克球、攀岩、飞碟、高尔夫、保龄球和经典草坪游戏等世界流行项目均是在我国高中体育课程中较少开展的。另外在教材的选择与分类上与我国传统的单纯以竞技项目来分类有很大的不同,其关注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的结合度,如以“个人体适能锻炼”、“团队运动”“个人运动”等来分类,突出体育与健身的多方面价值,使学生明确个人在体育活动中的角色与地位,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获得和保持提高健康水平的体适能、在体育活动中能尊重自己和他人,表现出对个人和社会行为的责任感,并懂得体育活动能够提供健康、快乐、挑战、自我展现和社交的价值[3],达到高质量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2.2 提供学生特殊阶段的需求,彰显差异化教学特色

2.3 周三“体测日”,体现体适能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3 适宜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的学法,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有效组合[7]。作为一门主要教授运动和健身技能的实践性课程,在课堂上不仅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传授体育的知识、技能,更要让学生学会和掌握应用各种体育手段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方法。上海协和国际学校在课堂教学中非常注重教学方法和锻炼手段的创新,注重教学的实效性。

3.1 普遍使用可视式心率表,监控手段科学化

在我国,体育课开始阶段由教师或体育委员组织学生一起做热身运动,已成为一种惯例。上海协和国际学校的热身运动与我国的做法差别较大。每次体育课开始前,任课教师在一面小白板上写出本次体育课热身运动的内容(通常这些练习学生已学过),一般3~5个内容,放置在体育馆内,上课时间一到,每位学生即开始各自的热身运动,内容通常有跑步、拉伸运动以及徒手力量练习或能够快速提高心率的跑跳练习。整个热身运动给人一种紧凑、连贯、运动强度较大的感觉。教师在学生活动时没有任何的组织语言与行为,只是在一旁观察、监督。这种学习方式在教学理论中是一种较为典型的以直接感知和实际训练为主的“个体化”学习,在活动中不与他人进行直接的交流,每个学生根据自己身体状况,来决定活动的频率、速度及节奏。这种“个体化”热身运动的最大好处在于能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有助于提高活动对于活动者的适应,了解和熟悉热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学会自我控制活动量,培养学习的自律性,逐步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

3.3 “要领式”教学,体现了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4 给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上海协和国际学校在努力实现高质量体育教学的同时,不断进行着探索和创新,他们对体育学习机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3大要素方面独具匠心的思考和实践,体现了“美式”高质量体育教学的特色,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就体育学习机会而言,近年来,针对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现实,政府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与规定,旨在保证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时间和机会,但在具体落实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学校领导和学科教师受升学率的影响对学生体育学习的重视程度仍显不足,导致一些学校高中学段的学科课程占用体育课时有发生[13],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短斤缺两”,排课时段的“边缘化”,依然无法保证学生体育学习的机会与权利,教育不公依然存在。

就体育教学内容而言,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提倡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但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仍显老套,一些学生喜爱的具有较高健身价值的传统或流行项目,基于多方面的原因依然没有进入课堂;许多学校缺乏先进的现代体育健身设备。

就体育教学方法而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指导与监控,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积极倡导改进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提高体适能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相脱节,体育教学注重形式,学生日常体育运动量仍然不足[14];教学方法和手段成旧,体育锻炼的监控手仍然停留在几十年以前的水平,没有突破与创新,学生的体质状况尤其是高中生的体适能状况依然没有根本的好转,这应当引起我们深思。

当前我国正处在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时期,我们不仅要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教学理念,还要在体育教学实践层面吸收他们先进做法,并结合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际,解决一些长期以来一直未能根本解决的核心问题。

首先,应从全社会层面继续开展对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大讨论,使社会、学校、家庭达成共识,共同关心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政府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以及学科教师要给予体育课程应有的尊重与地位;强化学校体育工作的督查力度,并逐步形成常态化;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管理水平,切实保障学生体育学习机会和权力。

其次,进一步改变教学理念,大胆改革和引进新的教学内容,尤其要注重体育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提升教学内容的健身性、趣味性和时代性;大力提升学生日常体育活动量,着力提高高中生的体适能水平。

再次,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提倡教师的指导必须基于学生的活动[14],有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量;努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健身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兴趣和能力;引进先进的体育锻炼器材和监测仪器,强化体育教学的日常监控,切实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体育教学,使我国高中生在学业水平和体质健康两方面得到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3]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Moving into the Future:National Standards for Physical Education:a guide to content and assessment (2nd.ed)[S]. American Alliance for Health,Physical Education,Recreation and Dance. Rston,VA,2004.

[4] 冯红静. 对美国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5] 阎智力,金玉光. 中美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比较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1):37-40.

[6] Concordia Internatjonal School Shanghai. High school PE syllabus for 2013-14 of concordia international school Shanghai[EB/OL]. http://www.concordiashanghai. org/

[7] 钟启泉. 课程与教学概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1.

[8] 丁念金. 课程论[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86.

[9] 许浩,邵慧秋,黄晖明,等. 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对中老年人体适能的影响[J]. 体育与科学,2009,30(3):63-69.

[11] Concordia International School Shanghai.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heart rate monitors by Concordia International School Shanghai[EB/OL]. http://www.concordiashanghai.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