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古代“冷饮”种类多
冷饮在古时被称为“冰食”。冰食的传统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诗经・豳风・七月》中,就有这样的诗句:“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这是当时的奴隶们唱的一首农事诗,二之日、三之日指的是旧时的十二月和正月。翻译过来就是:十二月,把冰凿得通通的响。正月里,把它藏进冰窖。“凌阴”就是藏冰室。藏进冰窖干什么用呢?当时的富贵人家已知冬日凿冰贮藏于窖,以备来年盛夏消暑之需。周朝更设有专掌“冰权”的“凌人”。
到了春秋末期,冰的用途就更广泛。诸侯喜爱在宴席上饮冰镇米酒。《楚辞・招魂》中有“挫横冻饮,酹清凉些”的记述,赞赏冰镇过的糯米酒,喝起来既醇香又清凉,可见当时冷饮制作的水平相当高。
屈原《楚辞・招魂》有“华酌既陈,有琼浆些”之句,后面又提到一种“柘浆和瑶浆”。柘浆,是甘蔗榨成的液汁;瑶浆,泛指用各种鲜果榨汁加工后的糊状冷食。这琼浆柘汁,可以说是现代的奶酪、冰糕、杏仁露及枇杷露的原始产品。
唐代更开始公开出售冰制品,据《唐摭言》载,盛夏蒯地人卖冰于市,过路人热不可耐,人人都想一食为快。却不料卖冰者自以为奇货可居,故意把冰价抬高,结果路人一气之下都忍热走开了,不一会儿,冰都融化了,蒯地人终于弄巧成拙,赔了本。晚唐时,商人为了招徕生意,更在冰中加糖,吸引顾客。
冷饮在宋代发展得很快,而且种类繁多,出现了冷饮专卖店。杨万里诗曰:“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北宋汴京(今开封)的冰店里就有“冰糖冰雪冰元子”出售,当时的冰镇酸梅汤,更是风味独特。南宋临安(今杭州)街上卖的有“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宋刘松年的《茗阅赌市》、宋书家的《半茶图》,还把出售冷饮的场面画入画中。
元代以后,冷饮有了新的突破,在冰中加入蜜糖和珍珠粉。元好问《继夷坚志》中就有:洮水冬日结小冰,圆洁如珠,盛夏以蜜水调之加珍珠粉。
明清时,不少美味冷饮名品相继出现了,仅《红楼梦》中就有酸梅汤、玫瑰露、木樨露、凉茶及玫瑰卤子汤等记载。据史书记载,当时北方的卖冰者们,常以铜盏相碰作响来招徕顾客,为此,清代诗人王涣洋曾作诗赞道:“樱桃已过茶香减,铜碗声声唤卖冰。”由此可见,当时的冷饮已经比较普遍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致宁宁的一封信
- 让我为你唱一首歌
- 最美的花
- 给人类的一封信
- 给市长爷爷的一封信
- 给祖国妈妈的一封信
- 给妈妈的一封信
- 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奥运
- 给圣诞老人的一封信
- 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枯木的春天
- 致爸爸的一封信
- 给母校的一封信
- 给舅舅的一封信
- 我最喜欢的自行车
- 当小火苗遇见泼冷水
- 容和亚洲风味的精美菜肴
- Old Lyric:骷胖美衣橱博物馆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安内之后如何攘外
- 演绎别人的人生,完善自己的旅途
- 绝对令你duang到的主题餐厅
- 陶磊:创意燃不尽
- 阿斯顿?马丁V8 Vantage核心亮点
- 智表:想说爱你不容易
- 轻茶曼香悠悠来
- 战斧牛排,“食”在霸气
- 谁说“多肉”就不美?
- 新官如何“侍奉”下属
- 小心后院起火
- 黄河的主人 教案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
- 瑞恩的梦想 教案教学设计
- 聪明的使者 教案教学设计
- 积累与运用 教案教学设计
- 信箱 教案教学设计
- 积累与运用(六) 教案教学设计
- --------------------------------------------------------------------------------积累与运用(七) 教案教学设计
- 烂漫的点地梅 教案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
- 积累与运用(四) 教案教学设计
- 鱼市场的快乐 教案教学设计
- 唯一的听众 教案教学设计
- 生死攸关的烛光 教案教学设计
- 鞋匠的儿子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