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当前的反腐斗争

浅谈当前的反腐斗争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6

浅谈当前的反腐斗争

摘要:自2013年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核心的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已持续两年的反腐运动继续发酵,无论是中央的高官,还是地方上的官员,大老虎逐一落马。面对空前的反腐力度,本文从哲学角度对当前的反腐现状进行简单分析,并指出在正确的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如何更好的推进反腐运动,进而为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关键词:反腐;腐败;马克思主义哲学

“腐败”是指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其行为主体、动机、方式与后果,都有较为明确的界定。腐败的实质是一种非正式的获取政治影响的过程,当某个群体感到其核心利益在正式政治体系内被忽视或被认为是非法之时,这一群体的成员就会被吸引到那些获取影响的非正式渠道中去,而这些渠道又往往以腐败的形式表现出来。①腐败是有机生命体的自我衰竭,是政治有机体的自我溃疡,小疡不治,终成大患;是一个让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社会问题;更是关系到党和国家政权生死存亡的政治问题。所以,反腐防腐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高度重视的重大政治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是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整治“四风”、反对腐败,外界纷纷以力度“空前”来形容中国当下的反腐行动。

一、中国当前的反腐现状

中国农历羊年春节前夕,密集“双开”省部级“老虎”;春节期间,“反腐相声”成为春晚重头戏、中纪委举报电话响不迭;春节刚过,贪官“忏悔录”上专栏。“不放假”的中国反腐行动受到社会极大关注,其相关话题也成为今年两会上的一道“主菜”。“反腐”历来是全国两会关注的热点,人民网推出的一份350多万人次参与的“2015两会热点调查”中,“重拳反腐”以高票数位列热点问题前三。“打老虎”、“拍苍蝇”、“国际追逃追赃”则成为民众关心的热点词汇。社会对于反腐的关注度与官方在中共十八大后采取的空前反腐行动密不可分。去年有68名中管干部“落马”,7万余人被查处,更揪出“副国级”以上的“大老虎”,反腐的重磅“成绩单”无疑提振了人们对反腐败斗争的信心。②但习近平指出,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很严峻,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必须继续予以高度重视。

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剖析腐败的根源

腐败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治理腐败当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恩格斯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的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③。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腐败的治理也会涉及方方面面,但要彻底杜绝腐败现象,必须从源头上进行根治,这就要求我们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武器指导反腐败斗争。

腐败某种程度上源于人的欲望,为了满足某种欲望可能会采取一些非道德、甚至非法的冒险行为。恩格斯说过:“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④”人人都有欲望,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欲望,这就牵扯到我们的主观世界的问题。人的主观世界在腐败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决定着党员干部自身腐与不腐,因此我们要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党性。要认识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为人民造福,也能让自己造“罪”。任何腐败行为都是先在思想中萌芽,都有一个思想演变的过程。所以,牢牢把握思想这一关是最有效的预防,加强思想教育也是反腐倡廉的有效措施,我们一时一刻都不能放松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尤其是当前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不断充斥人们的思想,各种诱惑更是扑面而来。但越是在这种形势下,越是要经得起考验,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从方方面面严格要求自己。

腐败不仅源于人的主观世界,更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客观事实。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意识,人们的意识正在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封闭,保守,中庸,平均集体主义思想向市场经济时代的开放创新,竞争,效率,个人主义观念改变。⑤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的自我意识,金钱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是非的评判也不是“非好即坏”,这些都是滋生腐败的重要原因。

三、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反腐败斗争

1.要树立“一分为二”的观点

改革开放以来,贪污腐败现象屡禁不止,这是不可争议的事实,但是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反腐力度,并取得众多反腐战果,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我们看问题必须坚持“两点论”,既不能回避腐败问题存在的严重性,一味地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也不能满眼尽是腐败,全盘否定党的作风。同时,“两点论”是包含“重点论”的“两点论”,不是说事物的两个方面是均等的,而是强调看事物的主流、主要矛盾。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目前反腐尽管取得了不少成绩,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形势依然很严峻,有些媒体、有些同志对腐败认识过于偏激,以点带面,以个别党员干部的腐败、来全面否定党,否定党的领导、党的先进性,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不合理的,他们忽视了事物的两面性。只看到了个别腐败,没有看到党的主流是好的,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未改变,党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从未改变,党勇于面对腐败问题的勇气和改进党内作风的决心从未改变。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腐败现象并不是我们党整个肌体的问题,而是肌体表面的局部溃疡,所以,不能因为个别党员的腐败就全盘否定了党的纯洁性。

2.辩证的看待腐败现象

腐败既源于人性的缺陷,也源于社会的诱惑,面对外部世界的诱惑,人性的免疫力,始终是有限的。其次,腐败也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已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实体,经济的迅猛发展难免会带来包括腐败在内的种种负面现象,这几乎是每个发展中国家无法回避的问题。加之,封建腐朽思想、西方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思潮等各种原因的刺激,腐败现象甚嚣尘上。但贪污腐败现象不是只有我们国家有,外国也有,也不止存在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也有。况且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对社会的管理、驾驭市场的能力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随着党执政经验的丰富,一定会顺利解决这些问题。

3.发挥群众在反腐斗争中的重大作用

群众观点是党执政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历史是社会的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创造的”、“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这些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党的群众观念和群众路线理论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仅回答了反腐的出发点问题,而且指明了反腐的落脚点问题。所以,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也必然是反腐败斗争的有力武器,发挥群众反腐“裁判员”功能,让群众参与反腐、监督反腐、评判反腐是党在新时期践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体现。这要求党和政府在反腐的过程中,针对反腐所采取的措施、党风廉政的落实情况,以及对腐败党员的处罚情况,都应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人民群众是反腐败斗争中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也是反腐败斗争中无处不在的“监视器”、最重要的是担任反腐败斗争中公平正义的“裁判员”。因此,必须把群众的要求作为衡量反腐败斗争工作成绩的标尺,

不断提高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度。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不断地提高执政能力,经得起执政的考验,也才能更好地巩固人民政权,才能促进社会和谐,才能实现两个百年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2008北京第29届奥运会闭幕式作文:无与伦比的超越
感悟生命
多少月亮多少梦
海啸中舍己救女的伟大母亲
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运动会
苹果缘
感谢老师
黄昏,落雨了
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
网络,天堂还是地狱
天佑中国,人间有爱
风之倾听
廉颇负荆请罪
千年汨罗情
遗忘
台北家居 2013年11期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中国天然气产业竞争力研究
社会秩序规则二元观下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筹集路径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分析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社会评价与培养体系
善恶之辩与管理之道
一场官司引出的“交易黑幕”
以微博反腐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
从法理学视角看我国大学章程建设
浅议继承公证
YHFT―DX移位分支部件的设计与优化
山东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证研究
中小企业发展 挑战与机遇并存
中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改进及应用
我国企业管理研究:从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
薛法根教案——《生死攸关的烛光》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之四
《生死攸关的烛光》同步练习
《千里跃进大别山》历史背景
《鞋匠的儿子》第二课时教案
《鞋匠的儿子》教学体会
《鞋匠的儿子》探究感悟
《鞋匠的儿子》教案之三
《鞋匠的儿子》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之三
《鞋匠的儿子》第二课时教案之二
《鞋匠的儿子》课外拓展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之二
《鞋匠的儿子》教案之一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