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策略对学生语言输出影响研究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策略对学生语言输出影响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16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策略对学生语言输出影响研究

摘要:英语课堂教师提问一直是师生交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行以学生为中心课堂的重要体现手段。通过对英语课堂提问的分类进行研究,得出教师实行不同的提问策略和提问方法,对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输入和输出

1. 引言

教师课堂提问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郑树堂,1997)教师课堂提问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评估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提问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更是学习者输入和输出的重要认知方式。

2. 理论基础

Krashen(1984)认为只有当人们到了可理解的语言材料后才能习得语言,这个输入必须以意义为中心,而并非以形式为中心。“输入”的内容结构要超出接受者先要语言水平,但也不能超越过大。Krashen还建议语言学习在低焦虑或者无焦虑的环境下比较容易习得语言。

而教师的提问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形式的“输入”,教师应该尽量做到提问简单明了,达到“有效输入”。而教师的提问会迫使学生回答,即语言的“输出”。语言的输出迫使学习者关注语言的表达形式,有利于学习者语言内化,能有效进行中介的发展(丁小月,2015)。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内想方设法使学生语言输出,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技巧。延迟教师的提问也应该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3. 课堂提问分类

3.1展示性提问和参考性提问

从提问者对答案的认识程度分类,可以分为展示性提问和参考性提问。展示性提问和参考性提问这一概念最初由Brown划分。展示性提问是指教师在提问前就已经有明确的答案,学生回答的答案要求与教师的答案一致。展示性提问的主要教学功能不是在于问题的回答,而在于教师展示语言,作为语言范例,进行语言训练。这种提问方式对于教师课堂操作较为简单,时间可控性高。但是展示性提问容易让学生失去探索兴趣,一旦答案与教师正确答案不符合,会让学生产生失落,甚至抵触心理。

展示性提问例子:

教师:Do you know how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d?

参考性提问的问题答案是教师未知的,需要同学们一起讨论得出答案,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很多专家认为参考性提问应该受到重视,因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辨思维,促进师生交流,促使学生们对问题进行探索和深层理解,展现具有创造性的想法,逐渐培养出批判性思维。而现在大力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如果教师多使用参考性提问的话,就让学生具有自主意识,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来进行教学。

参考性提问例子:

教师:What is causing the environment problems?

但是不可否认,参考性提问有时候较难操作,如果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问题难以探索,输出效果则不理想,并且时间难以控制。教师权威性受到质疑,会让习惯了传统教学的老师心理产生微妙的变化。

根据Long Sato 所做研究发现,某大学的英语课堂之中,教师提问中79%为展示性问题。他们提出这一结果与许多语言专家意见相反。专家们倡导在课堂上用目标语言交际,但是展示性提问则不具备这样的作用,会使目标与进行交际在教学活动中占很小一部分。

3.2 开放性提问和封闭式提问

封闭式提问多用一般疑问句形式,学生回答“是”或者“否”。

封闭式提问例子:教师:Do you think which is correct?A or B?

对于大一的新生来说,他们刚进入大学的学习,一部分学生并未适应大学全英课程,采取封闭式提问可以让他们快速适应英文教学环境,集中注意力。教师采用封闭式提问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是否接受到相关信息,抓住学生注意力。但是有时候这种问题过于简单,有些老师没有给足够的回答时间就急于给出答案的做法,让学生的回答效率偏低,造成课堂气氛不够融洽。所以尽管是较为简单的封闭式提问,教师也应该给学生留足反馈时间,并且鼓励学生尽量回答。

开放式提问答案是多样的,是没有限制的,没有框架的,可以让对方自由发挥的的提问方式。

开放式提问例子:If an earthquake happens, what would you do?.

在侯松(2009)所做的一项关于中外教师对于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策略的比较研究中指出,外国教师多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提问,鼓励学生具有创造性的自我表达,使课堂气氛活跃融洽,受到学生欢迎。

3.3 聚合性提问和发散性提问

对于问题回答的要求来分类的话,可以分为聚合性提问和发散性提问。

聚合式提问通常用来对一个事物一个话题提出不同的问题,要求学生围绕一个主题事物来回答问题。学生的答案通常是一个正确简短的单词或者词组。

聚合性提问例子:

Do you think learning English is hard?Which part is more difficult in learning English for you?Grammar, Vocabulary or pronunciation?

而发散性问题则要求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Richars,et al,1998)教师通常在高年级对学生提发散性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会较多偏向于发散式提问。

发散性提问例子:

If the end of world is coming, what will happen and what will you do?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蒲公英般的天使
呼唤的力量
我心中的无锡博物馆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让我们“再见小时候”
奇迹由自己创造
妈妈,不要这样爱我
我也追星
风的忧伤
我在成长
学习心态
扬长,或许是最好
人生
老师,你知道吗?
散步思飞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再分流治疗体会
囊膜夹持固定人工晶状体光学部的临床观察
试析如何在妇女健康促进工程中充分发挥计生技术服务功能
人若微尘(组诗)
中药饮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病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六祖慧能故乡打造“中国禅都”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
宽阔及其他(组诗)
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干预进展
看性格 知疾病 早预防
明朝早饭吃啥?
不是生来偏爱兰
PDCA循环模式在提高内科系统病人满意度中的运用
浅谈院前急救(附30例死亡病例分析)
《诺贝尔》教学设计五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二
编辑对联张扬个性——《负荆请罪》课堂教学探新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二
《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设计一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设计二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三
《黄鹤楼送别》教学实录之一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一
《少年王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少年王冕》教学设计一
《负荆请罪》教学设计四
《诺贝尔》教学实录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