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英汉数字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英汉数字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英汉数字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摘要:数字是语言科学中的一个常见而又特殊的范畴。数字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现实事物的数量关系的计算和测量,更为重要的是,数字还在不同文化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由于各自语言中所包涵的文化传统、思维观念、以及对数字的感知取向不同,故而赋予数字的社会文化涵义也不尽相同。在本论文中,本人选取了两种语言形式――成语以及诗歌――来具体分析具有文化内涵的数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下的翻译方法。主要针对中西方对数字不同的传统观念、英汉语言中数字包含的内涵意义以及在英汉文学及生活中碰到的有关数字的翻译等,来探讨英汉数字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数字;内涵意义;英汉互译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人,而人又离不开某个特定的社会文化。”[2](p477)“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参与的各方不仅要熟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而且要充分了解对方的语言和文化,特别是本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下去。”[2](p480)数字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数字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主要从中西方对数字不同的传统观念,英汉两种语言中数字蕴涵的不同意义及英汉文学中和生活中碰到的有关数字的翻译等来探讨英汉数字文化的差异,以便消除英汉交际中的理解障碍。

二、英汉数字的文化内涵差异

由于受中西方文化传统、宗教信仰、语言崇拜、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数字的神化存在着中西方的差异,但也存在着共同的规律。中西方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天数”或“神数”。因此,对比梳理中西方文化对数字的理解和认识对于跨文化交际和数字翻译问题极具现实意义,由于英汉文化的共通性和思维方式的相似性,人们会对同一数字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但是由于英汉民族在自然环境、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又存在着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赋予同一数字不同的情感和联想,而不同的数字可能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

1.同一数字在中英文化中含义相似

一、

三、八在中英文化中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含义。汉语中,数字“一”是万物的本源,具有本体性的意义。因此,“一”自古受到尊崇;“一”代表至高无上,这是西方哲学对数字“一”的认识,此外,“一”在中英语言中均有“第一”或“胜利者”的联想义。由此可见,中西方文化赋予“一”的联想意义十分相似。

《老子》的“三生万物”确立了数字“三”的重要地位,赋予了“三”的“终极”、生发、吉祥之义。中国宗教中对三也有各自的思想,如佛教有佛、法、僧“三宝”;经、律、论“三藏”;水、火、风“三灾”;天堂、地狱、人间“三界”;前生、今生、来生“三生”等概念。“三”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十分吉祥、神圣、圆满的联想意义。在西方文化中,“三”通常表示吉祥、完整的意义。基督教把圣父、圣子、圣灵称为“三位一体”。

“八”是中国人民喜爱的数字,它象征着周到、圆满。“八”和“发”谐音,所以就更得到想发财的人的青睐,人们喜欢自己的房间、门牌、车牌和电话号码等都含有“八”。西方文化和汉文化一样,数字“八”也蕴含吉祥的意义。一是早在古希腊,人们认为“8”意味着丰硕、成就和长寿;二是《圣经》上讲上帝惩罚人类的大洪水中,仅有8人乘坐诺亚方舟逃走,于是“8”就意味着幸运。

2.同一数字在中英文化中含义不同

数字“六”在中文中象征吉祥如意、幸福安康。汉族喜欢用“六”构词。民间有“六六大顺”的吉语,农历初

六、

六、二十六被视为举行婚礼的吉日。生活中,人们尤其钟爱尾数为“6”、“66”、“666”、“6666”的电话号码或车牌号码,因为它们象征着顺顺利利,万事如意。而英语中的“six

(六)”却不是一个受欢迎的数字,比如成语:at sixes and sevens(乱七八糟);hit sb. for six(给某人以毁灭性的一击);six to one(相差悬殊)。

数字“七”在汉文化中是被人们常忌讳的数字。原因在于中国人有崇尚偶数的心理,而目与中国人祭奠死者的传统有关。自古汉人对去世的人每“七”日祭拜一次,直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因此,汉语中,“七”构成的成语常含有杂乱之意。如“七零八落”、“七上八下”、“七手八脚”、“七拼八凑”等。与汉语不同的是,英语中的“seven

(七)”在西方文化中却是一个十分神圣的数字。基督教认为,世间万物是经七日创造出来的,“七”象征无限长的时间,故确定七日为一周。西方人讲究七种美德、七种文理学问、七次圣餐,人生有七个时期、七宗罪。英语中带有“七”的习语很多,如:keep a thing seven years and you will find a use for it.(东西保存时间长,终会派上好用场);to be in the seventh heaven(极其快乐)等。

“九”更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数字,中国人对“九”偏爱有加。天有“九重”,地有“九州”。“九”为数之极,由此引出“无限”之说,继而演化出“神圣”之意。因此历代皇帝竭力使用“九”这个数字,以示自己的权力为天赋神赐。皇帝被奉为“九五之尊”,皇帝穿的是“九龙袍”。“九”在汉语中与“久”同音,因此在民间人们也有选择两个“九”的日子作为喜日的习俗,预示“天长地久”。英语中的“nine”没有神圣、尊贵的涵义,但同样也可表示“多”、“深”。如:a nine days’ wonder(轰动一时,过后即忘的事情)、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及时医治一针省九针;及时处理事半功倍。)、be dressed up to the nines(特殊场合穿着;打扮得很华丽;穿着讲究)、crack up(flatter / honor / praise)to the nine(十全十美)、on cloud nine/seven(得意洋洋,高兴万分,心情非常舒畅)、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条命。) 3.数字在英汉文化中的对应

3.1数字在英汉文化中的错位对应

文化上的差异在数字的使用上得到明显的体现,不同的民族对数字有不同的禁忌。“四”在汉语中与“死”谐音,故被视为不吉利的数字。英美人不忌讳“4”但西方人在生活中却十分忌讳“13”,认为它是个不吉利的数字,原因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古希腊数学家讨厌“13”,认为它是个不完整的数目;有人认为《圣经》上记载,夏娃与亚当偷吃禁果之日是13日,故“13”便成为英语中最不吉利的数字。在日常生活中,英美人就像汉人回避“4”一样地回避“13”这个数字。

3.2英汉文化中数字的零对应

“翻译中常常有一类障碍是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引起的。比如,在某一种文化中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没有的事物或概念。”[3](p473)

英汉数字除了大致对应外,还有许多用法是一种语言中所特有的。汉语中把“十”视为圆满的象征,故有“十全十美”之说。此外,国人除了对一到十的理解和好恶外,还对“百”“千”“万”等比较喜欢,使用频率也很高,故有“百年大计”、“千载难逢”、“万众一心”等成语。再如汉语中独有“张三”、“李四”等用姓氏加兄弟排行称呼他人的用法。英语人名中用数字多表示此人在家族或姓氏中是第几代的,如英王Charles I,Charles II,是父子关系。汉语除了人名外,还在地名中使用数字,如各地都有像“三里店”、“五里铺”、“七里河”等地名,也是汉语所特有的用法。

同样,有些英语数字词的用法也是英语所特有的。如“four leaf”(幸运草)、“four-letter words”(下流词)、“five-and-dime”(廉价物品商店)、“the fifth wheel”(累赘)、“nine-day’s wonder”(轰动一时的事物)、“eleventh hour”(最后时刻)、“eleven-plus examination”(英国11岁的儿童参加的小学毕业升中学的考试)、“Twelve”(基督的十二圣徒)。

三、英汉文化中数字的实指义与虚指义

1. 数字的实指义

在英汉数字习语中,数量词有实指义和虚指义之分。实指义指数词本身的意义。对于带实指义的数字习语,我们在翻译时应保留数字,直接翻译。例如汉语中的成语“一步登天”译为“Reach the sky in one step”“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译为“ Clever all one’s life, but stupid this once.”同样,英语中习语 “ Two’s company, three’s none” 译为“两个成伴,三人不欢”。“Three removes are as a fire”译为“搬家三次等于失火一遭”。[5](p57)

2. 数字的虚指义

数字的虚指义是指数字习语中的数字并不代表它本身的具体数目,而是一种脱离了数字实指的文化意义。“数字的虚指用法出现在文章中,多半具有夸张、强调或比喻等修辞功能。作者恰当地运用这类词组可使文章语言凝练生动、生辉添色,达到言简意赅,渲染气氛的效果。”[6](p561)因此在翻译数字的虚指义时不能从字面上的意义去理解,而应该从文化意义上去领会。

2.1汉语文化中的数字虚指义

例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Zeng Zi said,”I daily examine my self for several times: have I been conscientious in working for others?Have I been sincere in dealings with friends?Have I reviewed what my teacher taught me?”[7](p2)

例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鹤鹊楼》)

译:If you desire to have a good and boundless sight, Come to the upper story, by climbing one more flight![8](p327)

2.2英语文化中的数字虚指义

例1:Don’t worry we have a thousand and one ways to do it.

译:不发愁,我们有许多方法可以做的。

例2:The children were in the seventh heaven with their new toys.

译:孩子们有了新玩具,高兴极了。

例3: How many times do I have to tell you not to leave your homework till the eleventhhour?

四、数词习语的翻译策略

1. 等值互借法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一部分同义习语,无论内容、形式和色彩都相近。在英汉互译时,遇到这种情况不妨直截了当地借用译入语的同义习语。例如: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译为:一箭双雕。

2. 不等值互借法

有一些习语在英汉互译中无法等值对应,应尽量采用目的语中的习惯对原有的表达进行改造。例如: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译为: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3. 直译或意译

由于英汉具有各民族风土人情的特色,语言的翻译不可完全对号入座。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说过,“翻译即翻译意义”。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原文所表达的信息和暗含的意思对数字作模糊处理,以使读者不产生误解。在翻译时数字可不译出,转译其形象意义。例如:Look before you leap.(三思而后行)。或将字面意义直接翻译出来。这种情况固然会给译入语读者带来一定的阅读困难,但是会使一些阅读动机很强的读者发挥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去解读一些费解的词汇,而且会使得读者感到作品离自己有一定的距离,增加作品的神秘感或异域风味。例如:One day apart seems three autumns.(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五、结语

综上所述,英汉数字除了数字本身的计算意义外,还有非数字的文化意义,具有神秘和神圣的蕴涵。数字的实指运用在东西方文化中是相同相通的,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各民族中存在,是文化“共核”部分,而数字的虚指寓义在不同的文化中又具有不同的表义功能,形成了文化认识上的差异。单一的数字并不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有意义。英汉数字文化意义因产生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而存在差异。因此了解英汉数字文化的差异,有助于我们在对外交流中相互尊重,减少误会与摩擦,达到交际或沟通的目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My friend(我的朋友)
英语老师
My Teacher(我的老师)
学生是否谈恋爱
My friend (我的朋友)
May pen pal(笔友)
how to be learn为题写英语作文
我的一天
A Tree(树)
Teacher(我的老师)
给Lucy写一封信
介绍航天英雄杨利伟
Prepare for the Chinese New Year(为春节做准备)
My Teacher(我的老师)
Two Britihday Gifts(两件生日礼物)两篇
仁政——权威主义国家的合法性理论
民本与民主:中西政治理念之比较
东莞市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思考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合同全过程管理
轨道横梁与整体节点连接的疲劳试验
开挖卸载对相邻基坑围护结构内力的影响
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的轨道结构
浅谈仪表自动化系统工程施工程序
浅谈机电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
伦理的政治化定位—荀子思想主旨阐释
试论电力电压稳定性机理性
中压电缆附件的现状和发展
上海轨道交通运营客流简析
基于能量释放事故致因模型的地铁火灾防治思路
城市快轨交通沿线用地控制规划的研究
《我最好的老师》随堂练习 巩固篇
《我最好的老师》写作指导
《我最好的老师》考点练兵(一)积累篇
《我最好的老师》训练素材
《我最好的老师》随堂练习 提高篇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目标
《我最好的老师》考点练兵(二)阅读篇
《跨越百年的美丽》考点练兵(二)阅读篇
《我最好的老师》老师语录
《我最好的老师》整体阅读感知
《我最好的老师》重点问题探究
《我最好的老师》重点字词梳理
《我最好的老师》范文习作
《我最好的老师》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我最好的老师》重点字词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