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对我国高师声乐教学的反思和思考

对我国高师声乐教学的反思和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07

对我国高师声乐教学的反思和思考

摘要:高师声乐教学在音乐教育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师资,艺术歌唱以其独特的,特有的方式在高师音乐教育领域中占有突出的地位,随着新课改、国家文艺座谈会议的进行,为高师声乐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手段方法,高师声乐教学在教学大纲,培养目标方面作出了相应的与时俱进的调整。然而,在声乐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仍然避免不了一些问题的产生,集中表现在学生综合音乐素质和感受能力方面,从而引发对当今高师声乐教学的思考和反思。

关键词:高师声乐教学;综合音乐素质;感受能力;问题;思考

一、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我国高师声乐教学的发展现状

新时期,国家高度重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并实施了一系列课改的举措,就是要调整学校教育的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目标,而学校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最重要的内容和手段,因此,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就显的格外重要。相应的,为了适应国家课改的新要求,并有效的施展在学校音乐教育,就需要对以培养音乐师资的师范院校作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高师音乐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上进行了转变,特别是由知识技能教育向审美素质教育转变方面作出相应的努力。

声乐教学在音乐教育领域,以其特有的优势占据重要的地位,成为高师音乐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改的理念下,高师声乐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但在改进的同时仍有不少弊端,并没有突出高师声乐教学的“师范性”,“基础性”特征,这些主要表现在学生综合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方面。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对歌曲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

由于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以基础性,师范性特征,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方面与专业音乐院校是由一定差距的,专业音乐院校培养专业演唱家为主要目标,而师声乐教学主要以培养优秀师资为目标,这就要求作为一名声乐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性的演唱技巧,还要对歌曲产生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学生才能在二度创作过程中才能具有自己风格的演绎。

(二)综合音乐素质能力的匮乏

高师声乐教育的目标是为中小学及其他学校培养合格的声乐老师,然而在大多数的高师院校中,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能力还是很匮乏的,作为未来服务于音乐教育领域的音乐教师来说,综合音乐素质直接会影响到教学能力,教育研究能力,最重要的是会带给所教学生对音乐片面的理解,这是极有危害的。那么,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综合素质能力的匮乏主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钢琴即兴伴奏。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生仅仅专注于歌唱技巧的训练,而忽略了声乐演唱时必备的训练工具―钢琴,当今从高师院校毕业的声乐专业的学生,最普遍的一个现象,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欠缺,出现了学生只会唱,不会弹的现象,作为未来的教师,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是教学过程中必备的技能要素之一。

2,视唱练耳能力。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歌曲时,并不是自己通过识谱把旋律唱出来,而是借助一定的电子设备进行反复的视听,从而学会歌曲的旋律,这集中表现在学生视唱能力的低下,这项能力应是老师具备的音乐素质之一。

3,指挥能力。在高师声乐教学中,虽然有合唱指挥这门课,但是大部分声乐专业的学生并不认真对待这门专业,这是由于学生的思想意识决定的,声乐专业的学生并不知道合唱指挥对于自己的实践应用中的用途。

(三)课程安排的不全面

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相关的课程设置,教学目标等都在效仿专业音乐院校,在课程安排方面并没有体现出师范院校具有的“师范性”,“基础性”特征。

(四)师资队伍的匮乏

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导致学生音乐能力较为缺乏的现象就是师资的匮乏,在一些语音教学课程,声乐教学原理,中西方音乐史的课程方面,教师的音乐素养还是远远不够,主要表现在学校师资匮乏,没有相应专门课程的专业讲解老师。

三、针对上述高师声乐教学产生的问题给予我们的思考

在新课改的理念,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2014年习近平的文艺座谈会议,都表达了现今音乐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理念,高师音乐教育应该相应的作出与时俱进的调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声乐教材的应用要体现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在高师声乐教学中,选用的教材应该体现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教材的选用应该体现一定的民族特性和地域文化特色。

(二)音乐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根据上述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低下表现在识读乐谱,视唱练耳以及关于音乐文化知识的匮乏,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跟学生的需求紧密的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学者有用,跟“市场”需求相联系,把音乐教育的目标落实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体现高师院校的“师范性”特性。

(三)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近年来,不管是教育部进行的课程改革还是在国家会议上领导者们的讲话中,都多次提到教育理念的转变,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歌唱技能技巧,还要具备相应的音乐文化知识。

(四)健全我校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学生包括对学生,老师均为被评价者,不单单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

(五)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课程设置。随着科技的发展,辅助教学的工具也是在日渐增多,作为培养未来音乐师资的高等院校,教授学生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是作为音乐老师所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比如使用幻灯片、录像、电脑等多媒体组合教学。

四、结语

作为一名高师院校声乐专业的学生,以我独特的位置阐述当今高师声乐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而根据新课改的改革取向,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近期的文艺座谈会议上国家主席以及音乐家的讲话和重要内容,剖析出当今高师声乐教学的发展趋向以及重点教学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提出对当今高师声乐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建议,从而使高师声乐教学回归“基础性”“师范性”的特色,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提供高素质的音乐师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人,要有多个支点
父亲,再一次也好
20世纪你美吗?
假如死亡来临
一则印象难忘的广告
燃起心中的桔灯
告诉我,我还有什么
友谊最可贵——读《夏洛的网》后感
观《海底总动员》有感
今年的桂花格外香
春到
富翁的大房檐
品书
老师,我错了
妈妈,请让女儿为您梳一下头吧
从南越与闽越的砚台出台比较两地的社会发展进程
高职高专院校德育生态建设探讨
借鉴法制历程促进经济发展
东北沦陷时期左翼作家的办报活动考证
东北小延安时期历史文献的收集与整理
摭谈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县级志书编纂的记述事物分类
高职院校利用历史课进行德育教育的初探
禹州天王安乐寨历史沿革及史料价值
新时期发扬群众路线光荣传统的思考
浅谈图书馆与信息素质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探讨
新形势下初中学生历史空间观的培养
辽宁地域文化保护研究
浅析以报纸为新闻学讲堂的成功经验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材理解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信》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材理解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信》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材理解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材理解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实录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