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7
莫让情绪受饥饿
生活中,我们对缺乏食物的饥饿感易于觉察,一旦饥肠辘辘,只需进食,饥饿状态就会马上消除;而另一种比缺乏食物更让人难受的心灵空虚、百无聊赖感却一时难以摆脱,其实这也是一种饥饿,心理学家将后者称为“情绪饥饿”。
本病常发生在物质富有、空闲时间多,但精神却空落者身上,这类人无忧无虑,不思进取,活力日减,情感麻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喜怒哀乐,诸如事业的成功与失败、情感的悲欢与离合等,少了这些,人就失去了酸甜苦辣的情绪体验,有时候会觉得心里空虚,抑郁无聊,干什么事都无精打采,进而出现头昏脑涨、心烦意乱等情绪表现。特别是老年朋友,退休后与社会接触减少,虽然每天有酒有肉,但还是闲得很不自在,心里总觉得空落,无端的郁闷,没完的烦躁,这就是一种情绪饥饿。若这种心理状态长期得不到缓解,活力和情感就会一天天地麻木丧失,烦恼和疾病就会缠身,幸福快乐就会远离。
其实,清闲本来是好的。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过“没有相当大量的闲暇,一个人就和许多最美好的事情绝缘了”。但为什么有些老人不但没感到清闲是一笔财富,反倒自寻闲愁、惹些闲气呢?没能让“美好的事情”占领闲暇时间就是症结所在。闲,并不是让你无所事事,寂寞无为,正相反可以利用这人生难得的空闲时间去做些自己喜欢做又有益于身心的事,用最美好的事情做精神上的美味大餐。这样的事很多,除了读书、旅游、交友外,还可以养花莳草、唱歌跳舞,这些行为都会让自己充实、快乐。另外,还要积极参与各种社交与公益活动,尽量让自己生活在群体之中,切莫离群索居,在向社会奉献爱心的同时,也可让自己拥有一个情绪体验的机会。另外,感到无所事事时可以看看电视或听听音乐,迫使自己进入一种思维状态,并进而产生喜怒哀乐等情绪体验,这也是消除情绪饥饿的良好方法。
人老了,但老有事做,有兴奋点,有奔头,有一些最美好的事情做自己晚年的“盛宴”,就会闲中取乐,乐都乐不过来,哪还会感到情绪饥饿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节
- 春天来了
- 有梦想就会有奇迹
- 神奇的胖大海
- 钱包回来了
- 真没想到我成了特约记者
- 秋姑娘
- 感动
- 动物欢乐会
- 写给爸爸的一封信
- 我帮妈妈做菜
- 爱美猴和鱼
- 树叶落了
- 我的小狗
- 原创
- 说说“二力平衡”的应用
- 搞定力的示意图
- 纵观全局尝试谋略
- 物理潜能知识竞赛
-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 “学”为中心:高校课程实践变革的核心要义
- 只要肯动脑,重心不难找
-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
- 牛顿第一定律能直接验证吗
-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
- 用什么工具测量力
- 磨擦的利用与防止
- 澄清物理概念扫除“惯性”障碍
- “重力”练习
- 功到自然成
- 第六颗钻石
- 海底世界
-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 小足球赛教案
- 拔苗助长
- 亡羊补牢.doc
- 荷花(第一课时)
- 海底世界
- 海底世界
- 秋天的雨
- 花钟
- 我们的教室(第1课时)
- 作文说课
- 小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