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5
丹霞绝壁上的悬棺传奇
江西龙虎山以神奇的丹霞地貌闻名于世。分布在山崖峭壁上的202处悬棺,以及丰富的崖墓文化,成为龙虎山丹霞地貌的魂魄。在这些悬棺中,最重的达上千斤。
绝壁上的埋骨地
龙虎山悬棺集中分布在仙水岩一带。仙水岩诸峰峭拔陡险,岩壁光滑平展,岩脚下便是一条清亮蜿蜒的河流――泸溪河。在临水的悬崖绝壁上,布满了各式各样的悬棺葬洞,其高度在距水面20~50米之间。这些藏棺的洞穴都是天然形成,而且洞穴较多,比较集中,看上去就如同蜂巢一般;而悬棺的棺木几乎全都是用独木制成――将一根大木掏空,就像独木舟一样。
棺木里面埋着谁?
1978年,江西省考古工作队伺贵溪文化馆崖墓文化的研究者,第一次对这些丹霞崖墓进行了考古发掘,他们得出了一个震惊世人的结论:这些崖墓中埋葬的,竟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越民族先人。
春秋战国时期,百越民族主要生活在今天的福建武夷山和龙虎山一带。他们遇水而安,择水而居,死后更选择临水而葬。从棺木的形制来看,龙虎山丹霞悬棺群应该是华南地区悬棺葬的代表,也是中国许多地方悬葬风俗的起源。
遗留下来的千年风俗
考古专家在悬棺遗骨上发现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怪异现象――尸骸无论男女,上颌门齿往往缺失,按病理学家的说法,这些门齿不是自然脱落,而是死者在生前故意凿落的。这一发现,恰好与《淮南子》中“越人奇诡,盛凿齿、打牙之风”的记载相吻合。
为何百越先民有如此古怪的习俗?说法有很多:一是认为它是成年礼、婚礼时的一种仪式,为的是表达百越人特有的审美观念;二是认为这是表示信义的举动,即“凿齿为信”;此外还有一种“壮烈”的说法――古代百越人是把牙齿当作婚配信物相互赠予的……
这其中有一种解释较为令人信服:古时,百越人聚居的地区瘴气肆虐,极容易患病,为了防止病人发病时牙关咬紧,水米不进甚至窒息,每个百越人都要将门齿凿落,方便紧急时灌汤药抢救。
令人称奇的是,时隔千年,在今天龙虎山东北的江西省余干县农村还存有凿齿遗风:当地男女成年后,都会将门牙拔掉,再镶上假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泡茶
- 小羊过桥
- 期中语文考试
- 第一场雪
- 小柳树和小枣树
- 夏天的雨和雪
- 猪宝宝泡温泉
- 我的玩具小首饰
- 小熊的自行车
- 拔河比赛
- 穿衣比赛
- 一场大雨
- 雷雨
- 空调
- 独自在家
- 利用粉煤灰制备多孔陶瓷砖的工艺研究
- 遮阳系数对供暖与空调能耗的影响差异分析
- 基于改进层次法的城市集中供热特许经营主体选择评价
- 质量屋中相关关系确定的灰关联方法及应用
- 大学数学素质拓展课程的教学实践
- 云背景下的数据库安全性研究
- 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设计
- 过度教育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研究
- 大数据时代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挑战与应对
- 基于SWOT下的大学生创业行为研究
- 关于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 浅谈大数据在装备保障中的应用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
- 影响土壤吸附重金属Cd的因子概述
- 建筑物低压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能量配合分析
- 迎接“新课程高考”你准备好了吗?
- 2010年广东省梅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三)试题及答案
-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分项版_专题4_正确使用词语
-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一)试题及答案
- 高考语文:考纲有变化须积极应对
-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二)试题及答案
- 中考作文审题
-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语文
- 九年级文言文复习学卷
- 台湾高考国文命题旨趣
- 2008高考语文诗歌专项训练(1)
- 教育部:今年高招重点改革考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