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与成语
翻新时间:2023-03-15
饮食文化与成语
“葑”指蔓菁,又叫芜菁,与萝卜相似而质地致密,可以鲜食,也可以盐腌后食用。虽然它不是什么“高级”菜蔬,却在历史上起过很大的作用――三国时代,蜀汉的先主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力求完成统一大业,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但是,蜀中虽然号称天府之国,却由于连年征战而使粮食日渐匮乏;再加上蜀军屡次出征而蜀道艰难,运送粮食不容易,军粮常常供应不上。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诸葛亮命令士兵,每到一地就种植芜菁。他说,芜菁有六大长处:其一,“取其才出甲者生啖”(才长出来的幼苗就可以生食,聊以充饥);其二,“叶舒可煮食”(叶子长出来以后,可以采下来煮着吃);其三,“久居随以滋长”(军队驻扎时可以随种随收,随时食用);其四,“弃去不惜”(军队开拔时,扔了它们不会感到可惜);其五,“回则易寻而采之”(军队回到原驻地时,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原来种植的芜菁并采来食用);其六,“冬有根可食”(冬天可以掘出地下根来食用)。这个办法,缓解了军粮不足的矛盾。蜀军种植的大片芜菁,后来也成为当地老百姓充饥的食物,他们称之为“诸葛菜”。
“菲”俗称“面根藤儿”、“小旋花”,是一种野菜,地下茎可以蒸食,有甜味。
《诗经・邶风・谷风》中说:“采葑采菲,无以下体。”(采收蔓菁和菲菜时,不要由于根不好就把茎叶扔掉。)成语“不遗葑菲”就是由此产生的,原指不要因女子容颜衰退就遗弃,后用来比喻尽量收罗人才而没有遗漏。清代赵翼的《观总宪爱才》中就使用了这一成语:“前辈留意人材,不遗葑菲如此。” .
如果说“葑菲之采”,是请人采纳自己意见或请人录用自己的谦辞。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大地震一周年
- 广州的秋天
- 中国,我为你骄傲
- 祖国
- 有家真好
- 伟大的母爱
- 国庆——母亲的生日
- 读书也是一种感受
- 小木偶的故事
- 狐狸和乌鸦(新编)
- 迷人的星空
- 那时,我累了
- 我心中的祖国
- 唠叨也是一种爱
- 秋天
- 同声传译中停顿现象原因分析与研究
- “科学手机观”研究
- 浅析心理辅导在新兵训练阶段的作用
- 浅谈女性运动员贫血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 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保障机制研究
- 试析医院管理工作中纪检监察的重要作用
- 大学筹资措施:一项亟待扩展和完善的资源
- 浅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的集中核算
- 论对外宣传翻译中的文化自觉与受众意识
- 论公立医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难点与对策
- 基于灰色理论的浙江省渔业灾害损失研究
- 浅析大学生士兵成长环境的构建
- 工业园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研究
- 词语英译中的文化填充
- 校园足球如何真正走进校园
- 《柯里亚的木匣》三步教案设计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 《陶罐和铁罐》教材理解
- 《科利亚的木匣》说课设计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 《陶罐和铁罐》教材理解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 《科利亚的木匣》片断赏析
- 《科利亚的木匣》说课设计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 《科利亚的木匣》课文
- 《科利亚的木匣》其它杂项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