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8-28
洛阳水席,小炒味美“真不同”
一年前,因去洛阳参加一个语文教学学术会,会后主办方的一位朋友,约请我们品尝一番闻名遐迩的“洛阳水席”,真正品味到“真不同饭店”正宗的洛阳小吃、小炒美味特色的水席一绝。
我们事先在三楼定了一个位置,等待观看传统水席的24道菜中,8冷16热的上菜流程。据了解:所谓“八冷盘”是指五香牛肉、盐水猪肝、凉拌肚丝、酒醉肥鸡,蒜泥菠菜、炝汁莲菜、醋熘白菜、金钩芹菜;“十六热菜”指的是牡丹燕菜、洛阳肉片、大葱烩海参、料子嫩鸡、酸辣烩鱿鱼、清汤鸽蛋、鲤鱼跃龙门、烩肚丝、生汆肉丸、油炒八宝、蜜汁红薯、甜酒山楂涝、红扒肘子、香菇菜心、洛阳海参、如意蛋汤。上菜顺序非常讲究,16个热菜和8个冷菜分为4荤4素,冷盘拼成的花鸟图案精美绝伦,感觉真是舍不得“吃”,因为太艺术化了。
让我感觉新鲜的是水席中的第一道菜“牡丹燕菜”,是由萝卜丝做成的“假燕窝”,“萝卜”如此普通的蔬菜为何登上了大雅之堂?请客的“地主”向我们解释说,以前当地盛产萝卜、白菜,把这些经济食材放在一起烹制菜肴,成为精美菜式是水席的饮食特色。因为近似燕窝而叫“燕菜”,味香诱人。朋友绘声绘色地重点介绍:“1973年周总理陪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来洛阳参观时,当时的两位著名厨师就精心制作了洛阳燕菜,招待两个不同国家的总理,他们品尝后连连叫好,因菜中雕有牡丹花,总理风趣地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开出牡丹花,看来就可称为‘牡丹燕菜’了。”从此,洛阳的“牡丹燕菜”声名远播。
在上第四道菜时,上的是一道甜汤,然后才上主菜。洛阳水席的最后一道压桌菜是“如意团圆”,实为酸辣鸡蛋汤,也叫“送客汤”,寓意是“水流”至此即到尾声,表明菜品已经全部上齐,客人只有纷纷品尝了最后这道汤品的味道,宴席才算是结束。
水席的流程先后有序,而且以菜带汤,有荤有素,味型丰富。过去洛阳的普通人家,逢年过节或有朋友来家做客,都要吃顿水席表示隆重,如今的洛阳水席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三五个人花它个百八十块,管保把你吃的直打饱嗝。这次有幸能在“真不同饭店”品尝水席,并对燕菜做法略知一二,能把萝卜丝二浸二蒸,做出匠心独具的清爽可口佳肴,味美香郁,感觉来洛阳不虚此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八只手
- 我的弟弟——张小凯
- 当班长的滋味
- 我的父亲
- 会“变脸”的爸爸
- 难忘的老师
- 我的好朋友
- 我的好朋友
- 记忆中的老王
- 我的妈妈
- 我们这群女孩
- 永远的大树
- 记一位三轮车夫
- 老师,您真好
- 我的好朋友
- 相约博物馆
-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真在本我 趣在天然
- 漫谈肖像漫画
- 论数学在折纸中的表现
-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 业余联赛每年超500场
- 浅析高档茶叶包装的色彩心理
- 新时期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 试论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新”发展
- 基于音乐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关于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之我见
- 浅析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影响力
- 论审美期待视野下的微电影艺术
- 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探析
- 《雨巷》教学设计
- 一年级活动课教学案例《给小动物一个家》
- 窦桂梅:《村居》课堂实录
- 如何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 我们应该了解的秦汉文学
- 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
- 《死水》个性创新教案
- 西汉前期至中期的诗赋与散文
- 论司马迁《史记》的崇高美
- 钱谷融:谈周朴园
- 《春》的教学设计三则
-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 古诗鉴赏中形象鉴赏法初探
- 是谁害死了晴雯
- 屈原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