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8-28
儿童别忽视尿常规检查
尿液中的问题不仅与泌尿系统疾病有关,还可以发现很多疾病的“踪迹”,而且免去了抽血的疼痛。医生建议,2岁以上的儿童应每年查一次尿常规,对早期发现泌尿系统疾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儿童健康的晴雨表
尿常规检查一般包括尿色、透明度、酸碱度、尿比重、尿蛋白定性、尿糖定性以及尿离心后沉渣做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和管型计数。
尿液标本常用随机尿,取材方便,常用于门诊,但受饮食、运动、药物等影响。盛放尿液标本的容器应清洁、干燥。对女婴或不配合的婴幼儿留尿前应清洁外阴,以免污染,尤应避免粪便混入。标本应尽快进行送检,室温中放置可使细胞溶解。若不能及时检查,应将所取尿标本冷藏。
尿液是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份“晴雨表”。许多肾脏病变早期可能无症状和体征,但这时尿液检查已有异常。如果未能及时对早期慢性肾脏病进行有效干预治疗,进入终末期肾脏病后必须依赖肾脏替代治疗,即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尿常规检查能说明什么问题
尿常规不但可以反映尿液的酸碱度、比重等,如有红细胞、白细胞、管型,更能进一步提示该患儿需进行其他泌尿系统疾病的检查及追踪、随访,以免延误病情。分析尿液成分的变化,则能为肾脏病变和功能状态以及一些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提供依据。
尿常规中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尿,均提示肾脏泌尿系统存在疾病可能。首次尿常规检测异常者应进行第二次尿液检查,如两次检查均有异常,应及时到肾脏专科咨询或就诊。尿中出现红细胞增多,常说明泌尿系统有肾脏疾病如IgA肾炎等;白细胞增多,说明有尿路感染,尤其女孩更应重视;大量蛋白尿如伴有高度浮肿,可能有肾病综合征存在。
在检查儿童尿常规时还需注意尿中蛋白定量、血尿定性及定量。如果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超出正常值,需进一步检查有关血液生化,如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肌酐等以及免疫球蛋白、补体等,以进一步明确临床分型。
别忽略儿童持续血尿检查
血尿是小儿肾脏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但有血尿不一定就是肾脏有病,因为其他一些疾病也可能会出现血尿。其中孤立性血尿(旧称单纯性血尿)在儿科多见,它不伴有蛋白尿及浮肿,无高血压,肾功能检查正常。经过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可分肾性血尿及非肾性血尿两大类。因此,如持续性血尿应作进一步检查,找出原因,积极治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雨中的笑声
- 美丽的小花园
- 期盼
- 听夏雨
- 哦!通过了!
- 那些零碎的往事
- 黄山游记
- 在路上
- 我最敬佩的人
- 柱子
- 月夜的回忆
- 写给未来的宝贝
- 文具盒时代
- 在路上
- 痛苦之后
- 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项目评审报告
- 中国民企电影亟待提升的文化正能量
- 精品力作 唱响时代主旋律
- 论“迁想妙得”在图形创意中的应用价值
- 理论阐释 引领赶考正确方向
- 论元代青花纹饰特点及其审美特征
- 手工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重要性
- 赶考合唱 行业汇聚发展激情
- 新形势下文艺评论的责任与作为1
- 吕振华:创业“千里马” 为民“老黄牛”
- 艰苦奋斗 凝聚圆梦力量
- 省直先锋 率先垂范做榜样
- 赤道·北极
- 中国电影:故事里的硬实力与全球化的话语权
- 新形势下文艺评论的责任与作为2
- 《精读与略读》教学实录
-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
- 《精读和略读》教学设计
- 《精读和略读》教学设计
- 《谈礼貌》教学设计
- 《精读和略读》教学设计
- 13《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教学设计
- 《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精读与略读 》教案
- 《识字1》教学设计
- 《游园不值》窦桂梅教学实录
- 《七律长征》课堂实录
- 《问银河》教学设计
- 《水》第一课时“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