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1
高唐“鬼子肉”
山东的高唐县盛产驴,制作的驴肉也全国有名。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高唐人把驴肉称为“鬼子肉”。
为什么叫“鬼子肉”?当地至少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驴的相貌极为丑陋,与传说中的牛头马面之鬼相似,因此高唐人称驴为鬼,民间也把加工好的驴肉称为“鬼子肉”。
还有一种说法就有点儿传奇色彩了。相传,在明朝洪武年间,高唐一带有魔鬼泛滥,它们专吃百姓的家禽牲畜,搅得当地民不聊生,连官府和阴曹地府的阎王爷都奈何不了这帮魔鬼们。这件事让天上的玉皇大帝知道后,他非常愤怒,便派降魔高手钟馗前往高唐协助阎王惩治那里的恶魔。钟馗的身手果然不凡,他和阎王爷密切配合,三下五除二,便把高唐的魔鬼降服了。但这么多的魔鬼该怎么办呢?钟馗灵光一闪,心想当地人正好缺少犁田耙地的牲口,遂把这些魔鬼变成了驴,好造福一方百姓。当钟馗功成名就要离开高唐时,当地百姓为感谢他的功德,便想设宴酬谢他。但苦于所有的家禽牲畜都被魔鬼吃光了,他们一时想不起来该怎样款待钟馗。这时,该县一田姓老汉突然想到,这驴不是也可以吃吗?于是,他迅速宰杀一头驴,加上各种作料,烹制出一道五香驴肉来,因驴是魔鬼托生的,田老汉便称为五香“鬼子肉”。钟馗吃了田老汉烹制的驴肉后,连连称赞说:“好肉,好肉!此肉可与天上的龙肉媲美。”自此,“天上龙肉,地下驴肉”的叫法便不胫而走,当地人也把吃驴肉说成吃“鬼子肉”了。后来,凡遇到那些作恶多端的人,高唐人都管他们叫鬼子。比如在鸦片战争时,他们称那些无恶不作的八国联军叫洋鬼子;抗日战争时期,他们把那些对我人民实行“三光政策”的日本侵略者称为日本鬼子。每逢此,高唐人必以吃“鬼子肉”来解恨。
既然是地方名吃,“鬼子肉”自有一套独特的制作工艺。当地人在烹制前,先将活驴饮以食盐水,然后用鞭抽打数下,让驴绕圈急跑,通身出汗方停止。这样,盐水能浸入驴的肌肤,使熟肉更有滋味。宰杀后,将驴肉放在清水中浸泡净血,再放入老汤锅中,烧开后加入十几种秘制作料,温火敞锅煮2小时左右。煮好后,再将驴肉连汤带肉晾凉后装入特制的大缸中储存7日,中间要不停地翻动,使各种香料气味完全浸入肉中,保持肉的鲜艳色泽。
加工好的驴肉呈酱紫色,有光泽,味道清香鲜美,肉烂而不散、软而不松、香而不腻,百吃不厌,而且还具有活血、降血压、滋补益身的作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热闹的菜市场
- 自我介绍
- 美丽的追梦谷
- 死而复生的丝瓜
- “O”的想象
- 雨
- 游动物园
- 爱玩电脑的我
- 教室门前的菊花
- 我佩服的同学
- 大蒜
- 新景象,新气息
- 我爱这片绿
- 文具盒的风波
- 未来的笔
- 中国航海史上的男人、女人和太监
- 笔墨春华 2014年5期
- 彩虹之花 2013年3期
- 大剧院简讯
- 致远服务队胶州远家阿洛捐资助学活动等
- 山楂树下 2014年5期
- E116 2012年9期
- 天府时尚梦
- 关注慈善 2013年1期
- 展讯·简讯
- 爱在金秋 2012年9期
- 账期焦虑 2014年2期
- 山海交响曲
- 花艺欣赏 2013年5期
- 你知道吗?
- 《认一认5》教学设计一
-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
-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周祖谟:《说文解字》概论
- 谈“广成传舍”
- 试论中学经典诗文中“水”意象的多元意义
-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二
- 《望月》教学设计
- 略谈色彩词在文学作品中的功用
- 标点不是无情物
-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在朗读中欣赏“月光”,在吟诵中感悟“启蒙”
- 《水》第二课时“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冯至《杜甫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