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与成语
翻新时间:2022-12-05
饮食文化与成语
芹菜是叶菜类蔬菜,纤维粗大,有浓郁的香味,原产地中海沿岸,但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较广,河北省的宣化、山东省的潍县、河南省的商丘,都是芹菜的著名产地。成语“芹曝之献”中所说的“芹”,却不是这种人工栽培的蔬菜,而是一种叫“水芹”的野菜。
《列子・杨朱篇》里说:宋国的一个农夫,生活贫困,衣服破旧,勉强度过了冬天。春天到来以后,他在日光下耕地,感到很暖和,决定向国君报告,让国君也享受到“负日之暄”(因晒太阳而感到的温暖),得到国君的赏赐。他的邻居劝阻道:“昔有美戎菽,甘}(si)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惭。子此类也。”这里,“戎菽”指胡豆;“}茎、芹、萍子”指苍耳、水芹、籁蒿,都是野生植物,嫩时可以吃。这段话的意思是:“从前有一个穷人,没吃过什么好东西,认为胡豆、苍耳、水芹、籁蒿都是味道很好的食物,就在乡里的豪绅面前称赞它们。豪绅一尝,只觉得嘴里煞得慌,还因此闹肚子拉稀了。人们都讥笑和埋怨这个穷人,弄得他非常惭愧。你的做法和他一样!”宋代辛弃疾作《美芹十论》,篇名就取之于这个典故,意思是说:这些见解在别人看来并不高明,自己却觉得很不错,就算是村野之人把野菜当作好东西吧。
成语“芹曝之献”(又作“野人献芹”,简作“芹曝”、“曝芹”或“献芹”、“芹献”)就是这样产生的,用来比喻礼品菲薄,也用来比喻自己所提的建议微不足道,都是自谦之辞。清代钱谦益的《致卢澹岩》一文中就有“聊申野人芹曝之献”的说法。
这条成语又作“芹曝之意”(简作“芹意”)。例如,《水浒后传》第二十四回中说:“谨献上青子百枚、黄柑十颗,取苦尽甘来的佳谶,少展一点芹曝之意。”《红楼梦》第一回中说:“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新景象,新气息
- 大蒜
- 未来的笔
- 爱玩电脑的我
- 雨
- 教室门前的菊花
- 我爱这片绿
- 美丽的追梦谷
- 游动物园
- 我佩服的同学
- 死而复生的丝瓜
- 自我介绍
- 文具盒的风波
- 热闹的菜市场
- “O”的想象
- 三个筛子 2013年7期
- 编辑会客厅
- 做好值日生
- 拿什么保护你?
- 精灵契约 2012年3期
- 你从从前来
- 短暂的美好
- 艺知半解 2013年3期
- 仅仅而已 2013年8期
- 盛装的袋鼠
- 罕见蓝钻拍出620万英镑
- 老虎的豆豆
- 车载DVD
- 含英咀华 2013年8期
- 一碗米粉 2013年8期
- 试论中学经典诗文中“水”意象的多元意义
- 谈“广成传舍”
- 《望月》教学设计
-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在朗读中欣赏“月光”,在吟诵中感悟“启蒙”
-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二
-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周祖谟:《说文解字》概论
- 略谈色彩词在文学作品中的功用
-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水》第二课时“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 冯至《杜甫传》(4)
-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
- 标点不是无情物
- 《认一认5》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