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27
老年人的餐桌守则
老人的营养需求不同于年轻人,台湾《康健》杂志最新刊登营养专家们归纳出的适合老人的饮食法则。
1.零食补充营养。老人咀嚼及吞咽能力较差,一餐吃不了多少东西,进食时间又拖得很长。所以不妨让老年人一天分成5~6餐进食,在三次正餐之间准备一些简便的零食,比如低脂牛奶燕麦片或豆花、豆浆加蛋等。
2.用豆制品取代部分动物蛋白质。老年人每天需要4份蛋白质,不过肉类的摄取必须限量,所以一部分蛋白质来源应该以豆类及豆制品(如豆腐、豆浆)取代。老年人正餐至少要包含一份品质好的蛋白质(如瘦肉、鱼肉、蛋、豆腐等)。
4.每天吃2份水果。水果是老年人常会忽略的食物。台湾发布的营养调查显示,当地老年人每天吃水果不足2份。一些质地软的水果,如香蕉、西瓜、水蜜桃、木瓜、芒果、奇异果等都很适合老年人食用。如果要打成果汁,必须注意控制总量,打汁时可以多加些水稀释,以防糖分过高。
5.着重补充B族维生素。台北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潘文涵教授指出,B族维生素和老人易罹患的心血管疾病、肾脏病、白内障、脑部功能退化(认知、记忆力)等密切关联。粗粮及坚果中都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在为老年人准备三餐时,不妨在粥饭里加一些糙米或坚果碎。
6.限制油脂摄取量。老年人摄取油脂要以植物油为主,避免肥肉、动物油脂(猪油、牛油),而且要少用油炸的方式烹调食物。另外,糕饼类的油脂含量也很高,要尽量避开。台北市立慢性病防治院营养师周秀娟进一步表示,各种植物油(花生油、玉米油等)轮流换着吃,更能均衡摄取脂肪酸。
7.用天然食材替代调味品。老人吃东西常觉得没味,为此烹调时经常放入过量的盐、味精等,容易吃进过量的钠,埋下高血压风险。其实,善用酸味或某些食材特有的香气,就可以让食物少盐也美味。一些具有强烈风味的蔬菜如香菜、香菇、洋葱,可以用来炒蛋或是煮汤;白醋、水果醋、柠檬汁、柳橙汁等各种果酸味,也可以变化菜肴的味道。中药材也是可随手运用的调味品,比如气味浓厚的肉桂、五香、八角等。
8.戒除辛辣。虽然辛辣食物能挑起食欲,但台北中医院陈朝宗医师指出,老年人如果吃多了这类食物,容易造成体内水分、电解质不平衡,出现口干舌燥、火气大、睡不好等症状。
9.白天多补充水分。因为担心尿失禁或是起夜,不少老年人不爱喝水,如此会让有便秘症状的人雪上加霜。应鼓励老人在白天多喝白开水,也可以泡一些花草茶(尽量不放糖)变换口味,但要少喝含糖饮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好外公
- 一件令我后悔的事
- 我尊敬的一个人
- 我的外婆
- 我的爸爸
- 我的爸爸
- 我的母亲
- 我的同学
- 我的母亲
- 考试之后的我
- 我的母亲
- 我的奶奶
- 我们班的书法大王
- 我的爸爸
- 同学之间
-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 基于音乐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浅析高档茶叶包装的色彩心理
- 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探析
- 浅析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影响力
- 论审美期待视野下的微电影艺术
- 真在本我 趣在天然
- 业余联赛每年超500场
- 漫谈肖像漫画
- 试论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新”发展
- 关于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之我见
- 相约博物馆
- 论数学在折纸中的表现
-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新时期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 《雨巷》教学设计
-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 是谁害死了晴雯
- 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
- 钱谷融:谈周朴园
- 窦桂梅:《村居》课堂实录
- 西汉前期至中期的诗赋与散文
- 《死水》个性创新教案
- 论司马迁《史记》的崇高美
- 一年级活动课教学案例《给小动物一个家》
- 屈原的一生
- 古诗鉴赏中形象鉴赏法初探
- 《春》的教学设计三则
- 如何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 我们应该了解的秦汉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