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19
自由而无用的青春
5月2日,带着强伟去看电影,这个93年出生的娃终于长大了,依然清晰地记得他小学六年级的样子,如今却已然是个大二的学生了。《左耳》是我们俩一眼挑中的电影。对我来说,去看《左耳》是源于这是苏有朋的第一部导演作品,其次便是被它的口碑和票房打动,想一探究竟。而对强伟来说,去看《左耳》相对单纯,饶雪漫是他听过的作家,而这部片子也在他们同学堆里反响强烈。
我相信我们俩的目的和状态是完全不同的,一个带着对青春的回忆,一个带着正在经历的青春去看这部电影。作品几乎是完全尊重原著进行改编的,故事从一群平凡的中学生,一场不小的阴谋开始,略带灰色和伤感的节奏……看完电影我问强伟好看吗?他说很虐但是很真实。“真实”――90后的想法,也许电影真实地呈现了张漾的孤独和阴郁,李珥的纯真和坚韧,许弋的脆弱和善变,吧啦的直爽和风情。“真实的伤痛最能打动人”,当前后排的女生们都是红着眼眶出来的,我信了。长大是不容争辨的事实,就像故事里说的“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所有的一切终将会过去”。
我不知道青春的跨度有多少年,我也时常记不起自己青春年少时的样子,但总会发现当自己经历过一些危机后,整个人都能变得宽容而有分寸,“嗤之以鼻”――那些我年少时总会出现的表情和举动,在如今却鲜少能够看到。我一直觉得对于我来说看完青春片,并能产生共鸣,其实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看完《左耳》后,我产生的共鸣,是一种成长病被治愈的感觉,我想那可能就是一个标准吧,我一直是个热爱自由的人,而青春本就是自由而无用的。那个时代我们把这种追求自由定性为叛逆――逃课,初恋,试图摆脱父母的独自旅行,试图打破所谓的规章制度,试图一夜长大。
我终于意识到不是因为我们不再年轻,而是因为青春和年轻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以为随着资历和阅历的增长,我们便掌握了资源,可以去想当年,当我们用“想当年”去教育现在的90后和00后的年轻人时,说明我们的青葱岁月早在多年前已经走到了它的尾声。
我以为看这部片子会以一种过来人的状态来回望自己的青春,看完后,这种感觉却着实把自己嘲笑了一把,以为长大就是独立、自由,以为每个人的青春都带着痛和绚烂交织而成,以为茫然、彷徨、伤痛就是青春的全部记忆,而我却记不起来青春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反而那些原先一成不变,不动声色的记忆用一种无形的力量把我拉扯到那个属于青春的年代。
或者这就是时代的区别,对于不同年代的人,青春的记忆原本都是不同的,70后的青春记忆里没有那样的早熟,80后青春记忆里没有那样的激烈,而90后的青春记忆没有那样的沉稳,每个年代都编织着每个年代属于他们的青春记忆,惟一相同的便是那般的自由和无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风的忧伤
-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 我心中的无锡博物馆
- 我在成长
- 让我们“再见小时候”
- 散步思飞
- 老师,你知道吗?
- 扬长,或许是最好
- 学习心态
- 人生
- 妈妈,不要这样爱我
- 呼唤的力量
- 奇迹由自己创造
- 我也追星
- 蒲公英般的天使
- 明朝早饭吃啥?
- 中药饮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不是生来偏爱兰
-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病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 浅谈院前急救(附30例死亡病例分析)
-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再分流治疗体会
- 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干预进展
- PDCA循环模式在提高内科系统病人满意度中的运用
- 宽阔及其他(组诗)
- 六祖慧能故乡打造“中国禅都”
- 人若微尘(组诗)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
- 试析如何在妇女健康促进工程中充分发挥计生技术服务功能
- 看性格 知疾病 早预防
- 囊膜夹持固定人工晶状体光学部的临床观察
- 《诺贝尔》教学设计五
- 《诺贝尔》教学实录及点评
-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三
-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一
- 《负荆请罪》教学设计四
-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设计二
-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二
-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二
- 《少年王冕》教学设计一
- 《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编辑对联张扬个性——《负荆请罪》课堂教学探新
-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设计一
- 《少年王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黄鹤楼送别》教学实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