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7
介入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比较分析
回顾性分析46例肝海绵状血管瘤,26例采用介入栓塞治疗和20例腹腔镜手术切除治疗,比较两种方式在手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三方面差别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介入栓塞方法:肝动脉造影确定血管瘤位置和大小后使用超液态碘油与平阳霉素或超液态碘油与博莱霉素混悬液对肿瘤进行栓塞。碘油与平阳霉素或博莱霉素按1:1比例配制,栓塞量依肿瘤大小平均1cm直径血管瘤栓塞1ml碘油左右,术中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调整用量,必要时使用微导管栓塞,当栓塞显影与造影显影范围吻合时表示栓塞满意。腹腔镜手术全部采用了血管瘤剜除术,因为肿瘤都位于肝脏边缘,所以都未阻断肝脏供血,术后禁食水、静脉补液、抗感染、护肝对症治疗。收集两种方法治疗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
2. 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介入手术组手术时间比腔镜组少,出血量少,住院费用少。两组并发症与肝功能恢复时间相仿。
3. 讨论
肝海绵状血管瘤体积增长出现伴随症状、瘤体明显增长或病人有明显焦虑要求治疗可以进行治疗,但选择介入栓塞或手术切除一直存在争议。黄晓强等报道介入栓塞肝血管瘤后出现的胆源性肝脓肿和严重毁损性损伤,可能与使用的栓塞剂有关。现今多采用碘油、平阳霉素、超选择性肝段动脉栓塞,与较早使用的无水乙醇等栓赛剂出现的胆道损伤报道明显减少。本组栓塞术后病人仅出现发热、胃肠道反应及右上腹胀痛等栓塞后综合征表现,多在1-3天后缓解。手术组病例有胆瘘和出血出现,恢复时间长于栓塞组。我们认为,两种方法均可用于肝血管瘤的治疗,但是对于体积大、有重要结构走行的肝血管瘤,由于患者的原因不适合全麻手术者,经济条件差者,采用栓塞介入治疗,安全、微创、费用低。至于两种方法的复发率有待随访,但据文献报道两者均很少复发。
参考文献:
(2) 欧阳墉?王颖?欧阳雪晖等,肝海绵状血管瘤血供和介入治疗的争议和探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746-750。
(3) 张和平 靳海英 张杰等,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观察,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8):850-852。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进与退的策略
- 假如命运选错了你
- 最熟悉的陌生人
- 我的小学生活
- 感动
- 感恩父母
- 爱的力量
- 绿色的小岛
- 神秘月食
- 春风闹园
- 用“一会儿...一会儿...”写的小作文
- 亮出你自己
- 做张贺卡送给你
- 看图作文
- 晨雾
- 一大波僵尸支付公司来袭
- 怎么获得一份更赚钱的工作
- 像ZARA一样卖女鞋
- 动漫统治了日本电影
- 花钱吧,希腊人
- 为什么时尚界都在谈论Instagram?
- 阿里增资60亿,云真的来了?
- 忘掉客厅电视机,拥抱厨房吧
- 俄罗斯勒紧裤腰带
- 六小龄童:命运会给每个人自己的位置
- 克林顿夫妇如何赚钱?
- 通用也要造“廉价车”
- 多一点野心,没什么不好
- 黄光裕归来?
- Taylor Swift“进入”中国,想干嘛?
- 《泉城》教学设计
- 《维生素C的故事》片段赏析
- 《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片段
- 《老师,您好》教学设计之一
-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三
- 《老师,您好!》(第一课时)教程设计
- 《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设计
- 《老师,您好!》教学设计之三
- 《诚实和信任》教学设计
-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
- 《老师,您好!》教学设计之二
- 《一路花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一路花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老师,您好!》教学实录与反思
- 《说勤奋》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