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24
买车如买锅
2014年北京国际车展正如火如荼地举行着,各种靓车和靓模交相辉映,想不引起关注都很难。于是日前,国内某汽车网站趁热开展了一个线上问卷调研,调查结果显示,40.4%的女性在家中拥有买车决定权;女性对SUV的偏好增幅大于男性;女性购车更重“眼缘”,动力操控为非关键因素;而近七成女性更爱一次性付款。
这个调查让我想起我的一次采访经历。3年前我采访一个成都越野车俱乐部,在机场大道附近一个GPS导航都找不着的地方,我与诸位采访对象坐在大太阳底下喝着三花。作为一名对汽车动力和各种拉力赛一无所知的女性,我几乎是两眼发懵地听在座男士们神侃某某在某拉力赛上的神勇表现。突然之间我很想结束这段洋溢着雄性气质的对话,于是立刻截住对方的话头,问了一个问题:“你们车队有女车手吗?”对面袍哥一样的大汉猛地拍了一下大腿:“有,还不少!”另一位一直寡言的黑面大哥双手扶住肚腩,略激动地讲:“那些个女娃娃开的车之大,配置之豪华,上路就狂飙,比男人还猛!”
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到女性对越野车的狂野热爱。两位大哥说起车队的女车友,言谈中不是惊怪,而是真心的钦佩,连连说自己都达不到那几位妹子开车时候的猛劲儿。
长久以来大众一直有个观点:女人不懂车。像这种看似言简意赅的观点,大部分都是非常可疑、经不起推敲的。但是因为其言简,所以方便传播,时间一长,说的人一多,就成为真理了。于是很多人不假思索地拿来就用,然后套在每一位女性头上。我们女性就被迫担着“动力白痴”的名头好多年――明明就喜欢当绝代狂花,在高速上一骑绝尘,但是因为外界的眼光以及自我怀疑而裹足不前。
甚至在买车这件事情上,女性也对自己颇多不自信。
不过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价值观每天都被刷新的好时代,女性的自我意识正日益蓬勃发展。与其为自己找更多貌似真理的真理,还不如对那些莫名其妙的言语大喊:“我不听我不听!”不就是买辆车嘛,想买啥子买啥子,想买大的买大的,想买小的买小的。不要跟我说这个轮胎那个发动机的,几个意思?这车发动机难道牛B到一辈子都不会出问题么?这安的是发动机还是永动机?难道说我不懂发动机原理,没有选到安装有全世界最先进动力的汽车,哪天车出毛病就全是我自找的,4S店就不给修了?
就告诉我这车够几个人坐――我新买的高级儿童座椅放在车里可不能显得太局促;后备箱能装多少东西――要是连我逛半天商场买的东西都装不下那就算了;还有,这车型是不是目前最时尚的?
剩下的就是选选车灯的形状,车屁股翘得骚情不骚情等“眼缘”问题了。
我觉得买车其实跟买个电饭锅没多大区别,我更觉得女性在家庭里拥有更大的买车决定权,绝对是有利于家庭安定团结的好事儿。我特别见不得男人在买车时做出的那副业余赛车手模样,明明自己懂得也不多,还非要跟销售掰扯专业术语。居家过日子,买什么不是买?一辆车而已,相关硬件安全有保障,出门代步,上班下班,接送孩子。对于我们大部分都市女人来说,车只是个工具,不是什么高端生活品质的象征――它也象征不了。再说,你愿意自己的生活就这样简单地被一辆车给象征了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绿草地的哭诉
- 西红柿
- 藕
- 淘气的表弟
- 柚子
- 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 可爱的小白兔
- 美丽的兴和广场
- 秋雨
- "网迷"舅舅
- 读《父母心》有感
- 我的小伙伴
- 四季
- 表弟
- 美丽的云台山
- 山海交响曲
- 关注慈善 2013年1期
- 展讯·简讯
- 你知道吗?
- 山楂树下 2014年5期
- 花艺欣赏 2013年5期
- 大剧院简讯
- 中国航海史上的男人、女人和太监
- 致远服务队胶州远家阿洛捐资助学活动等
- 笔墨春华 2014年5期
- 账期焦虑 2014年2期
- 爱在金秋 2012年9期
- 彩虹之花 2013年3期
- 天府时尚梦
- E116 2012年9期
- 《望月》教学设计
- 《认一认5》教学设计一
- 冯至《杜甫传》(4)
- 谈“广成传舍”
-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二
-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
-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周祖谟:《说文解字》概论
-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试论中学经典诗文中“水”意象的多元意义
- 《水》第二课时“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在朗读中欣赏“月光”,在吟诵中感悟“启蒙”
- 略谈色彩词在文学作品中的功用
- 标点不是无情物
-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