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理工科高校音乐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理工科高校音乐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13

理工科高校音乐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 要: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理念的确立,高校音乐教育是 21世纪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在理工科高校略显薄弱,基于此,探讨如何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找出理工科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理工科高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对策与建议,为理工科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深化和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音乐教育;对策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单一的专业对口转向复合型的综合素质人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发展,而音乐教育是面向普通高校非音乐教育的一种普及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宿。在经济社会的影响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导致专业设置越来越多,培养口径越来越窄。过分重视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忽视文化修养和个性发展,导致学生人文素质不高,学术视野不宽,基础不牢,素质培养训练不够。音乐教育不仅通过旋律和音符来传达教育内容,更多的是承载一种思想和文化,它不仅开拓人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在传承音乐教育内容过程中学生易接。因此,把音乐当作文化来传授,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

自1988年教育部颁发了《在普通高等教育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打开了音乐教育的发展之门,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开启了发展之路,随着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的先后出台,大部分高校都根据自身的情况开设了音乐素质教育选修课、必修课,长期以来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处于薄弱地位的情况得到了改善。但是,就目前我国理工科高校来说,音乐教育还不乐观,如何加强音乐教育,提高音乐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文化素质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理工科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1、部分高校的领导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学校缺乏对音乐教育的统一规划和领导,多数人把高校作为专业教育机构,忽视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有人还误认为音乐教育仅仅就是简单的唱歌、跳舞,认为举行一些比赛活动,文艺汇演就算是音乐教育的全部,导致音乐教育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不被重视,流于形式和表象,阻碍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发展。

2、理工科高校在课程设置上缺乏整体思考,缺乏普片性和系统性。多数音乐素质课堂设置是根据现有教师的特长,而没有遵循音乐素质教育自身的规律与要求,教材也多为教师自己所控,随意性和主观性较大。

3、理工科高校对艺术教育的管理不到位,教学方法单一。有的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甚至没有归口管理的部门或者出现多头管理和管理无序的状态。有的理工科高校中甚至没有从事普通音乐教育研究的正规的公共艺术教研机构,艺术教师的人事编制被挂靠在其他部门。在音乐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还是最常见的传统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和视听练耳为主,不注重创新思维和音乐人文知识的引导。

因此,理工科高校教育存在着重视提高而忽视普及,重视部分艺术特长学生的活动而忽视全体学生参与,重视推动音乐艺术课外活动而忽视音乐艺术课堂教学质量,重视音乐艺术演出效果而忽视学生在艺术活动中感悟、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提高等现象。

二、理工科高校音乐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1、提高音乐教育的地位。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载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把音乐教育纳入学校的重要日程,树立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观,并纳入学校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必须树立以学生需求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标,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落实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省教育厅有关音乐艺术素质教育的文件, 如在理工科高校成立公共艺术教研室,为大学生艺术团配备指导教师,开展艺术展演活动,充分保证公共艺术课的授课时间,教师职称评定等,多方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促进音乐教育的顺利进行。

2、音乐课程设置要合理。要科学地设置音乐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首先必须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要以人为本,坚持艺术教育的公平性,高校的艺术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普及的、平等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它不是培养少数艺术特长生和艺术方面的专门人才,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艺术的熏陶,提升审美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为目的;其次,把理工科高校艺术团、文艺类社团的培训活动纳入音乐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以大一学生为主,开设必修的音乐综合基础课,如:基础的乐理知识、音乐欣赏、识谱、流行歌曲与演唱技巧、舞蹈基础知识与鉴赏等,大二学生可开设:乐理与视唱、中外音乐简史与名作欣赏、合唱与指挥、声乐以及各种乐器的入门学习等课程。大三学生开设任选课程,如:影视传媒专业、播音主持专业、旅游专业的学生要开设声乐课程,有助于学生形成影视台词、播音、讲解时所需的共鸣和气息。其他专业的学生在大学阶段必须选择一门音乐素质任选课,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选择,但学生毕业时必须完成4个学分的音乐艺术课程。最后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可设置多层面,多方位的课程体系。如:集体舞蹈、大合唱、民乐合奏、管乐合奏等艺术实践课程,根据学生喜好采取分班,开设合作型排练课,为特长学生开设的音乐辅修课,有针对性地开设理论型欣赏课和实践型技巧课。

3、音乐教育的方法要得当。首先,教师要采用启发和诱导的方式,用真情实感打动、吸引学生, 令其有自觉学习的强烈欲望。激发学生用心灵去感悟音乐之美,启发想象力、创造力、陶冶情操,达到育人的效果。理工科高校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主线,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挖掘音乐的历史背景,培养丰富高尚的人文品格、人文精神。其次,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充分了解尊重学生的需求、愿望、感受与体验,每一位老师要做到坚持“四用”:即用爱育人,用严管人、用情感人、用心懂人。教师还要在学习上解惑,心理上解压、生活上解困、就业上解难,心系学生的情怀不能少,服务学生的意识不能忘,对学生教育培养不能松,对教师工作的热情不能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式。多培养学生主动创造、创新的欲望, 激励学生去与他人互动、与环境互动、与人类的文化互动, 达到自身提高、发展的目的。音乐教育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就是要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体会生活中的美,去寻找、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并激发学生的原创力, 去领悟、创作音乐,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意识、自由发展和创新创造能力。最后,开放式教学要大量开展社团活动, 为音乐爱好的学生铺设展示与提高自我的舞台,通过文艺汇演和表演观摩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在舞台上的魅力,增强自信心,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喜爱。

参考文献:

[3]周旭.音乐教育与“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 2009(1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祖国
一首歌的启示
我的理想
南山的春
春天的期盼
牛郎织女
生日Party
观《爱丽丝梦游仙境》有感
安琪儿的咒语
我家前面的小花园
老师的爱
假如我会克隆
感谢你,春天
幽默的新老师
随机与混沌
《说文解字》衣部字探析
环境监管行政责任设定缺失及其成因分析
基于动力评价模型的电网公司税务筹划策略研究
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与其文论思想
高校党建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工作的思考
信息化网络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的经验谈
大国崛起视野下的古罗马兵器文化初探
基于厂务公开的企业与员工和谐发展研究
银行监管、薪酬激励和风险承担
组织化潜在利润、谈判成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
试论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构建的理论、原则与路径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认同的重塑
仿真软件在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代际冲突视野下的猪八戒普世形象考察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密西西比河风光》教材理解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密西西比河风光》教学设计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课文
《四时田园杂兴(二)》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材理解
《夏》教材理解
《夏》相关知识
《密西西比河风光》教学设计
《夏》教学设计
《密西西比河风光》相关知识
《夏》作者简介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材理解
《黄山松》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