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10
六小龄童:命运会给每个人自己的位置
01 中国人对孙悟空的爱非常明显,他的抗争感,对抗命运感,跟典型的中国人形象不大一样,你怎么看这种人们投放的寄托?
人们喜欢孙悟空是因为他作为美猴王时的传奇性,往西天取经后,见识到世间各种,身上又有了人的社会性,层次很丰富。
02 你对这只猴子的认识是?
在我看来孙悟空是形美心也美,外貌很重要。猴子有多种,大马猴、狒狒也是猴儿,它是猕猴,大眼睛,圆圆的,很可爱,性格上,重义又智慧,猴性人性都有。
03 除了孙悟空,你最想塑造的角色是哪一类?为什么你的其他银幕形象还是比较少?
我的其他银幕形象其实真不少,我喜欢那些传奇的人生,胡适、鲁迅、老子,为了演这些角色,我做了很多工作,大多数都没有成。比如鲁迅、周恩来等,造型都做了,我觉得很像,别人不信啊。资方和导演一听说你的名字,想到的就是孙悟空的脸。我还演过玉皇大帝、胡适,说起来别人都说,“啊,那是你演的?”没有一个角色能够跟美猴王抗衡,这也算是演员最大的荣幸吧。
04 你最平常的一天,通常是怎么度过的?你跟你的同龄人不一样的地方在哪儿?
上网,开会,运动,看两个小时以上的书。工作不忙时,就去古玩市场淘淘跟《西游记》相关的收藏品。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大概在于我是个公众人物,参加个什么活动,几分钟就能知道网络上别人的反馈。
05 你怎么看待流行文化,你的孙辈这一辈的喜好,你了解吗?会觉得脱节吗?
会去聊,但不特别了解,毕竟欣赏习惯不一样。成年人有很多经验和教训,也知道年轻人有开拓进取的一面,有自己欣赏的东西,不要去规定他。
06 你生在演艺世家,又是演美猴王的世家,这种传承一定会出现变化,对吗?你年幼时跟随父辈,如果当时志趣不在此,最有可能的一种命运会是怎样的?
我们家我这辈11个孩子,都演过小猴儿,最后只有我继续演。其实一开始更有天分的是我哥哥,我小时候比较内向,并不适合演外放的美猴王。要不是他病故,我可能会当个学者,长辈希望家里有个研究学问的人。命运会给每个人自己的位置,我们的下一代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我没有要求他们非要继承。再说继承不继承还得看天分,有些事情是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有些事情条件达不到的话,较劲也没用。
07 你怎么看待网络暴力?
我不在意这个东西,脚正不怕鞋歪。有问题大家可以探讨,千万别形成水军,这就不好了。
08 最近看到或听到的观点当中,觉得比较有趣的是?
最近我在跟美国团队筹备《敢问路在何方》,一部关于《西游记》的3D电影。聊到不少有意思的东西,国内很多剧组拍戏,可能一两个月就拍完了,好比明年是猴年,听说有十几部关于《西游记》的作品要上映。美国人就特别不理解,为什么非要赶猴年?开拍前,我们会做很多社会调查研究、人物分析等等才开机,他们说真正好的作品,在哪年放都是好。
09 推荐一个你觉得不错的人给年轻人,你会选谁?
玄奘大师,伟大的翻译家,一生就坚持一件事。
10 有关孙悟空的戏里,你最喜欢的一幕场景是?
官封弼马温这场戏我特别喜欢,那时的孙悟空天真、可爱、真诚,满心以为自己得到了他向往的身份,符合的官职。我把这种年轻、得意、狂放,表达得比较准确,现在要让我再演一遍,估计还演不出来,当初的心境很难找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爸爸
- 我的同学
- 我的爸爸
- 考试之后的我
- 一件令我后悔的事
- 我的母亲
- 我的母亲
- 我的爸爸
- 我的外婆
- 我尊敬的一个人
- 同学之间
- 我的好外公
- 我的母亲
- 我的奶奶
- 我们班的书法大王
- 论数学在折纸中的表现
- 浅析高档茶叶包装的色彩心理
- 试论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新”发展
-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 漫谈肖像漫画
- 论审美期待视野下的微电影艺术
- 真在本我 趣在天然
- 基于音乐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浅析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影响力
-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探析
- 相约博物馆
- 新时期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 业余联赛每年超500场
- 关于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之我见
- 如何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 屈原的一生
- 《死水》个性创新教案
- 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
- 《春》的教学设计三则
- 钱谷融:谈周朴园
-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 论司马迁《史记》的崇高美
- 《雨巷》教学设计
- 窦桂梅:《村居》课堂实录
- 我们应该了解的秦汉文学
- 一年级活动课教学案例《给小动物一个家》
- 西汉前期至中期的诗赋与散文
- 古诗鉴赏中形象鉴赏法初探
- 是谁害死了晴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