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6
论延安时期中共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与政治诉求
【摘 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辛亥革命纪念作为重要的政治活动来开展,命名为“国庆纪念”或“双十节纪念”,通过开展相关的活动来表达对于辛亥革命与孙中山的缅怀。纪念活动更承载着中共对于自身合法性的解释,政治观点的表达,权力的强化,与国民党展开政治较量,及动员民众积极抗战,发扬爱国精神等诸多政治诉求。
【关键词】延安时期;辛亥革命纪念;政治诉求
延安时期,中共通过对辛亥革命的纪念,系统阐述与评价了辛亥革命与孙中山,奠定了我党对于辛亥革命与孙中山评价的主基调;通过理论阐释与社会现实的分析,也为中共政权合法性做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充分表达共产党的革命纲领与主张,与国民党进行着政治合作与较量;同时,“国庆日”也是进行社会动员,鼓励民众积极抗战、争取民心的非常好的动员时机与舆论阵地。
一、理论阐释
通过对辛亥革命的纪念活动,使得我党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与评价比建党之初更加系统化、合理化,奠定了我党对辛亥革命与孙中山评价的主基调。首先,对于辛亥革命的性质有了系统化的表达。指出它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周期中的第一个大浪潮,它继承了太平天国民主革命的传统,在更全面的意义上开始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次,对于辛亥革命历史地位的评价更加准确。“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它推翻了几千年来统治于中国的专制政治,而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国家政权。”“掘松了封建制度的根基,铲除了千百年来传下来的‘君、天也’的成见,唤醒了千百万人民起来参加政治生活,”使得“中国人民为民族解放与民权自由的伟大斗争,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再次,对辛亥革命历史教训的总结更加深刻。“辛亥革命之失败,即在于革命力量内部的瓦解”“由于统一战线的破裂,终于使革命遭受失败”,“当时同盟会没有认真的去组织与领导广大民众到革命运动中来,所以使得一部分动摇份子,能够在帝国主义的挑拨与推动下,实行与反革命妥协,这也是革命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认识进一步清晰。“现在我们纪念三十二届的双十节,要来继续孙中山先生及辛亥志士所未完成的事业,要来解决辛亥革命所未解决的问题,要在一个日本帝国主义深入中国,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秋,来谋求救民族救人民的办法,大家就要研究中国历史,懂得三十二年来所已经证明了的真理:旧民主主义,即旧三民主义不能救中国,只有新民主主义即新三民主义才是在中国行得通的、有效验的、适合国情的救国主义。”
二、权力强化
政权的合法性是统治权威构建的基础,是民众自愿服膺、统治长久的重要保证。通过纪念辛亥革命活动也可以看到国共双方的一种舆论宣传与政治宣言,都在申明自己是孙中山事业的合法继承者。南京国民政府通过隆重纪念辛亥革命与孙中山,以宣布国民党统治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加上抗战时期,国民党面临着艰难的抗战任务,由于其诸多政策的失误,经常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所以,为了团结人心,宣传与确认国民党统治的合法性,国民政府在双十节及孙中山忌辰、诞辰,必将举行重大的纪念活动。“陪都各界十日晨纪念国庆时,美英宣布放弃在华治外法权消息传来,人人兴奋。总裁在民众呼声中莅会,检阅青年团男女团员。纪念大会四时开会,总裁领导行礼并致训。旋通过电谢美英政府及人民”抗战时期,我党虽然与国民党进行了合作,为抗战事业两党达成了暂时的妥协,边区政权处于合法地位。但毕竟当时的中国处于国民党统治之下,为了寻求政治发展,必须有一种有利的政治宣传。所以,中共借助辛亥革命纪念活动,拉近与辛亥革命及孙中山的距离,谋求一种政治一致性。首先,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事业的继承者与发扬者。“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斗争是立足在辛亥先烈以鲜血筑成的基础上,是承继着他们英雄奋斗的传统,是他们事业英雄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其次,说明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与政策与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是一致的,“在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时候,应告诉广大群众及全国同胞,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是相容的。因为三民主义的民族、民权、民生等主要内容是与共产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民族自卫战争中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
三、政治较量
五、精神传承
首先,继承辛亥先烈为民族解放与民权自由而奋斗的精神。“我们纪念国庆,就要怀念艰苦备尝,缔造民国的孙中山先生和当时视死如归的英雄豪杰,以及三十年来一切为民族解放与民权自由而奋斗的爱国志士与爱国人民。他们为民族为国家而牺牲自己的伟大气节,永远在历史上放射光芒。他们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成为我中国人民的光荣模范。”其次,学习他们为民族解放而甘愿牺牲个人幸福与生命的不屈气节与精神。“纪念黄花岗殉难烈士,我们不应忘掉他们用生命所坚持的精神和气节,不应忘掉他们用鲜血所写下来的经验和教训。但更重要的,我们应该要求全国青年去学习他们成仁的精神和坚贞的气节,应该促使全国青年去开辟民族革命成功的坦途。”
参考文献
[2] 小评:国庆纪念[N].新中华报,1938-10-10.
[3] 双十节国庆纪念宣传大纲[N].新中华报,1938-10-05.
[4] 社论:只有新民主主义才能救中国[N].解放日报, 1943-10-10.
[7] 中共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N].解放日报, 1941-10-07.
[8] 社论:国庆纪念[N].解放日报,1941-10-07.
基金项目:2015年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与评价”研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永远的大树
- 我的好朋友
- 记忆中的老王
- 八只手
- 当班长的滋味
- 我的父亲
- 我的好朋友
- 我的妈妈
- 我的好朋友
- 记一位三轮车夫
- 老师,您真好
- 我的弟弟——张小凯
- 难忘的老师
- 会“变脸”的爸爸
- 我们这群女孩
- 论审美期待视野下的微电影艺术
- 浅析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影响力
- 基于音乐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 相约博物馆
- 漫谈肖像漫画
- 真在本我 趣在天然
- 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探析
- 关于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之我见
- 浅析高档茶叶包装的色彩心理
-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业余联赛每年超500场
- 论数学在折纸中的表现
- 新时期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 试论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新”发展
- 如何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 钱谷融:谈周朴园
- 一年级活动课教学案例《给小动物一个家》
-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 屈原的一生
- 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
- 窦桂梅:《村居》课堂实录
- 《春》的教学设计三则
- 是谁害死了晴雯
- 我们应该了解的秦汉文学
- 西汉前期至中期的诗赋与散文
- 《死水》个性创新教案
- 《雨巷》教学设计
- 古诗鉴赏中形象鉴赏法初探
- 论司马迁《史记》的崇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