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3
分而复合 好画好福
看画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特别是在看画的过程中获得了意外发现,那会倍加高兴。最近在香港与朋友一起看画,其中一幅齐白石的《枫林草虫图》就让我获得了意外的“发现”。
是图立轴,纸本设色,纵101厘米,横33.6厘米。名为枫林,其实只二、三树枝而已,左右夹幅构图,疏枝阔叶,凭借洋红的暖调,画得灿烂热烈。叶间有蜻蜓飞来,蝈蝈则匍行匐止,欲动又静。显然这是齐白石晚年(约90岁前后)的作品。齐白石自1917年定居北京后,作画常常是借着笔墨对湖南湘潭老家或者儿时生活作念想,至晚年尤甚。片片红叶,缕缕乡愁,都有寄托。乡愁不是风景,是一种思绪,故所谓“枫林”无需真画枫树成林,甚至不必画出整树,有枫枝枫叶即可,意到笔止,那样更蕴藉,这是白石老人为此画构思及诗意表达的用心所在。题得也妙,一溜字依着枫树主干题写,不仅顺应了构图形式,同时让色墨在交融中添加了含蓄与对比,和谐养眼。款识云:“枫林在南岳山下,白石山间,有亭名枫林。”乍一读,似乎字字平淡,可是稍作回味,就让人感受到了其中的乡愁滋味。所谓文人写意,不仅在怎么画,还在于如何题,如何题很关键,要的就是蕴含其间的那股滋味。比如《枫林草虫图》,天下哪里没有枫树,但是题了这几个字,画中的枫树枫叶就被烙上了印记,只此一家了,如同生命里的DNA,它只属于湘潭,属于齐白石。自然被升华了,枫叶亦文化。
但是我们在那一行题识中获得了发现―寥寥十八个字的款识,怎么两次钤盖“白石”名章?尽管所钤并非同一印章,但都是朱文,篆字字体也相似,这不符合常理,也不符合白石老人的用印习惯。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我们继续往下看。画幅下方有一条旧痕,从左至右贯通,像是折痕,但显然又不是折痕,因为对着光照我们看到了一条极细极细的拼接痕――难道这幅画是被人拼接而成?于是反复通览全图,可怎么看都是气韵连贯,无论枫枝枫叶还是款字题识,绝非出自两人手笔,或者仿家所为,这让人匪夷所思。画的主人是知道其中的玄秘的,告诉我《枫林草虫图》不是伪作,但确实经过拼接。为什么要拼接?说来让人啼笑皆非,这让白石老人也一定想不到,竟然是他当年这十八个字的题识惹的祸。或许读者朋友已经注意到了,题识中两次出现“白石”二字,一次在句中,一次在句末,句中的“白石”是地名,齐白石的老家就在湘潭的白石铺附近,而句末那个“白石”才是他的署款。这一来给心存不良的人提供了求之不得的可趁之机:句中的“白石”正可以当作老人的署款加以利用,这样一幅画不就成了两幅画?于是他们将画截断,一分为二,上幅为“蜻蜓枫叶”,下幅为“蝈蝈枫叶”,款识则分别为“枫林在南岳山下,白石。”“山间有亭名枫林,白石。”那可是笔笔白石,谁能说这“两幅”不是齐白石的画?真是“绝”了,亏好事者想得出来!至于何人所为,不得而知,推算起来好事者至少得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一定的文字和艺术修养,二是与齐白石家人有交往,因为画被截后,下幅倒是款、题、印齐全,上幅却有题有款但缺印(可以确定上幅的“白石”印为后加,因为齐白石是篆刻名家,不仅自用印多,画中钤印也讲究,没有在同一幅作品上重复钤同名印的习惯。另一方面,上下两方名章印泥有色差,且下面一方色鲜,反倒是上面那方色泽略显幽暗,这说明上面那方钤后作过处理,但印章本身是对的。)能补钤名章,与齐白石家人没有一定的交往那是办不到的。后来大约“两幅画”从好事者手中流出,但什么时候又合到了一起,也不得而知。合而分,分而合,扑朔迷离,但最终它们仍然在一起,这是天数,让人欢喜!
其实《枫林草虫图》被截为两段是有破绽的,我们不妨再读读那段题识:“枫林在南岳山下,白石山间,有亭名枫林。”从修辞的角度讲,句中的“枫林”是主语,通句因“枫林”展开,最终强调的还是枫林,所以齐白石选择左右夹幅构图描绘枫叶于题相合。截为“两幅”后,上幅“枫林在南岳山下”,主语还是“枫林”,与截后画面尚能吻题。但是下幅呢?画面是蝈蝈枫叶,题识却是“山间有亭名枫林”,“山间有亭名枫林” 主角不是“枫林”,是“枫林亭”,那么亭呢?显然文不对题。《枫林草虫图》被截后是否分别真从好事者手中流出,笔者不得而知,但可能截而未流,其中原因或许是好事者良心发现,也可能是下幅图文之间文不对题所致,从而让它们分而再合,但此时上幅的“白石”名章已经补钤,复合后于是出现了一画两名章这一在齐白石作品中绝无仅有的情况。很有意思,它非但无损这幅画的美丽和价值,相反却为这幅画的外延作了延展。前几年我曾为近代藏砚大家沈石友一方旧藏端砚撰写鉴赏文章,那方砚右下角有一细裂纹,旧时文人称之为“璺”。显然这是一个缺憾,但独具慧眼的沈石友却十分喜欢,他铭砚“石破天惊”,吴昌硕也为之铭“如玉有璺,无伤翰墨,金瓯犹缺何况石”,因为他的收藏,不仅使此方佳砚免遭厄运,还大大丰富了这方砚的人文价值,成为佳话。《枫林草虫图》比之此砚,异曲同工,传之后人,当倍为人所道。
7月24日凌晨于湖上真乃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蝌蚪
- 图书大会
- 包饺子
- 耳朵
- 这就是我
- 美丽的广场
- 买菠萝
- 学做韭菜炒蛋
- 烹饪大赛
- 读书之乐
- 我的绝招
- 我的益友-----书
- 爱看书的我
- 可爱的小金鱼
- 心愿
- 肿瘤坏死因子与可溶性受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研究
- 开源计算机视觉库OpenCV的应用研究
- 通信计费数据采集网络的模式探讨
- 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在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高速铁路通信GSM―R中智能网的异地冗余备份机制
- 热工仪表校验仪校准方法的探讨
- 家庭信息化平台的开发与发展
- 核酸碱基自组装膜表面电子转移性质研究
- 纳米孔金膜电极的制备及应用
- 金纳米簇信号放大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基于ArcGIS的城镇基准地价空间变化分析的新方法
- CTCL: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新范式(2)
- 疾病标记物分子印迹技术在分离传感分析中的应用
- 纳米孔分析化学
- 基于纳米Pt形貌调控的化学需氧量电化学传感研究
- 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作文指导及范文
- 《春雨的色彩》教学随感
-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 你能原谅老师吗? 教师随笔
- 由丰字所想…… 教师随笔
- 小学二年级班语文期末试卷分析小学二年级班语文期末试卷分析小学二年级班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教师随�
- 让爱充满我的课堂 教师随笔
- 四年级第五、六单元作文指导及范文
-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河坝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教学总结
- 小学生有一种普遍现象就是怕写作文 作文指导
- 四年级第七、八单元作文指导及范文 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
- 国旗在我心中飘扬 学生作文范文
-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