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9-06
魔法木屋 2014年3期
晨曦展开,第一缕阳光穿过果林和木栅栏照进卧室,开始了一天的温暖,推开窗,是触眼可及的果园,闭上眼,有温暖淡雅的木香。下雪的时候,在火炉边阅读、品茗,烟囱从壁炉通往房外;晴朗的时候,在露台上烧烤、聚餐,欢乐从屋顶飞往天边……
这样一栋木屋,是多少人的梦想?建筑师王承龙、刘凌晨夫妇用22立方米木头,仿佛魔法一般,把梦想照进现实。
工人宿舍“变形记”
王承龙、刘凌晨是一对情侣,也是一对工作拍档。两人因建筑结缘,从北京到多伦多,为共同的建筑梦想奋斗。王承龙长发飘逸,刘凌晨则短发飒爽,他们对事物的喜好与判断有着惊人的相似,均显露出超越年龄的成熟和沉稳。
这座小木屋原本是一个破旧工人宿舍。和所有工人宿舍一样,简单的红砖平房,不好看,也不好用。遇见这里,源于上一栋木屋的修建。那是SLOW architects工作室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栋木屋,修建木屋的过程中和建造轻木结构厂家的老板成了朋友,没多久,这位老板想把废弃员工宿舍改成样板房,便找来王承龙做设计。想着既可以改造平房,又能推广轻型木结构建筑,他便应承下来。
工人宿舍废弃了一段时间,刚拿到手时充满颓废和消极的气息。王承龙以它为基础,把原有的砖混结构单层坡顶结构去掉,再在上面浇筑圈梁作为木的基础,并利用原来的墙体,在周围加建部分轻型木结构的墙,再架上轻型木结构龙骨的楼板,将之改造成一个局部3层的混合结构房屋。
从外观上看,小木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走进去,屋内别有洞天。放眼望去,屋内全是木色。木地板、木书架、木橱柜、木桌、木椅……就连墙壁,都是原木色。行走其中,温暖舒适的感觉油然而生,恨不得是自己家,可以光着脚丫上上下下跑一圈。“墙壁这个欧松板,一般是用来做外墙的,很少会暴露出来,我觉得它的材质纹理还挺好看的,就让它直接暴露在很多地方。”加上所有木头的天然纹路都被保留,不仅视觉上带给人一种温暖感,而且木材散发的天然清香更让人觉得温馨……
建筑师 木结构
木屋改造工程总共用了22立方米木头,施工过程不到3个月。但所用木头并非中国传统梁柱体系的木,而是轻型木结构的木。
作为建筑师,王承龙很想推广这种结构的建筑。“轻型木结构建筑在北美很成熟,加拿大90%的郊区别墅都是用它,它是靠截面更小的规格木材组成墙和楼板来承重。木结构相对较轻,施工快、运输方便,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小。”他说,“最主要的是木结构是最低碳环保的。大家总是误解盖木房子就是砍树,破坏环境,其实不是。树木晚年光合作用的能力会减弱,而如果任其腐朽,固化的碳会重新释放到空气中,如果做成木产品,这部分碳得以继续保留。而且我们用的是加拿大可持续林场的木材,栽种量是远大于砍伐量的。”
为做好保暖,在搭建好外墙的龙骨、铺上外墙的欧松板后,王承龙在里面木格子里填充了厚厚的保温棉。因外墙龙骨的规格是 38mm×140mm,所有保温棉的厚度足有140毫米,作为夹芯结构,保暖效果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本身木材的导热系数比混泥土和钢材低,只要不胡乱施工,保温效果肯定没问题。”如此结构,还很节省空间,同样的建筑面积,用木结构比普通钢混和砖混结构多5%~10%的面积。
为了应付寒冬,王承龙还是在一楼装了暖气,因为找不到好看的暖气片,二楼便没有装,只在餐厅装了一个壁炉。“但整体的空间是相通的,热空气上升,所以二楼并不冷。”
木房子最怕的就是火,王承龙考虑得很细致,一楼的木结构墙面和屋顶,二楼厨房附近的墙面和屋顶,填充保温棉后贴上一层防火纸面石膏板,再用木条装饰,或者粉刷。
“木结构维护得好,用一百多年没有问题。”王承龙说,“且木结构保温性好,还抗震,在防火防腐等方面也已经有很成熟的做法。”
SLOW home,slow life
一所房子的气质,往往由住在里面的人的气质决定。让他们给这栋木屋总结一个风格,王承龙思考一阵,说:“那就是‘SLOW home, slow life’吧。”
作为设计师,生活中的点滴都是灵感的来源,需要慢慢去品味,慢慢去体会,才能转化为实际的设计。所以,“慢”是王承龙、刘凌晨生活最主要的定语。他们建筑工作室的名字叫SLOW Architects,木家具的品牌叫SLOWood。“我们希望我们的设计能为人们提供一个享受‘慢’的机会,使人从中体会到些许悠然的意味。”
“开始并没想搬到郊区,但因为是自己设计的房子,施工过程每周都会来,可以说是看着它长起来的。”王承龙一脸温柔,“想着到自己设计的木房子里感受一下,就搬过来了。”
他们把一楼设计为不怕打扰的木工房和设计工作室,居住在能够看到果园和农田的二楼,生活空间围绕中庭转圈,餐厅、起居室、厨房,踩着橱柜末端做成的楼梯,便来到三层阁楼和大露台。“在二楼,不管在哪边,都能看到另一边,转来转去,很有趣,孩子们都特别喜欢我们的空间。”
王承龙和刘凌晨最喜欢呆的地方,还是木工房。“虽然我们从压力和繁琐中跳脱出来了,实际上在家里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忙碌工作,但内心很悠然,应该是这个家自由温暖的设计氛围带来的。”他顿了顿,“木工房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项很大的乐趣。”
家里的大部分家具,都是在木工房做的。由王承龙和刘凌晨设计,王承龙自己制作样品,制作过程中发现设计问题,再不断改进,最终的售卖产品交由有经验的厂家制作,自然,样品大部分都留在了家里。
从此,他们下楼办公,上楼居家,彻底从城市拥挤的交通、忙乱的生活节奏中走出。春天看绿树发芽,夏天享受风与蝉鸣,秋天共享果园果实累累的喜悦,冬天窝在家中期待落雪的浪漫……从此远离纷扰,纯粹地去设计、去想象、去生活。
不过,木屋也留下了遗憾,因为是改建,原来的房屋是东西向,没法动,所以屋内阳光会比较少。且住在郊区也远离了便捷的城市服务,不能叫外卖,也没有物业,进城见客户要花更多时间……“生活没有十全十美,我们享受现在生活的美,也接受现在生活的困难和不便。”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好朋友
- 我的弟弟——张小凯
- 会“变脸”的爸爸
- 我的好朋友
- 我的父亲
- 我们这群女孩
- 我的妈妈
- 难忘的老师
- 当班长的滋味
- 八只手
- 永远的大树
- 老师,您真好
- 记忆中的老王
- 记一位三轮车夫
- 我的好朋友
- 浅析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影响力
-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 基于音乐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探析
- 真在本我 趣在天然
- 论数学在折纸中的表现
- 论审美期待视野下的微电影艺术
- 业余联赛每年超500场
-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新时期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 浅析高档茶叶包装的色彩心理
- 相约博物馆
- 试论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新”发展
- 漫谈肖像漫画
- 关于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之我见
-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 《春》的教学设计三则
- 钱谷融:谈周朴园
- 论司马迁《史记》的崇高美
- 窦桂梅:《村居》课堂实录
- 屈原的一生
- 《死水》个性创新教案
- 西汉前期至中期的诗赋与散文
- 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
- 如何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 古诗鉴赏中形象鉴赏法初探
- 是谁害死了晴雯
- 我们应该了解的秦汉文学
- 《雨巷》教学设计
- 一年级活动课教学案例《给小动物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