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30
能动借鉴,风格彰显
摘 要:本文要通过论证新中国成立初期成长起来的一代版画家的版画创作实践,论证这一代版画的作品的主题风格特点,以及他们探求自身创作风格的艺术创作方法,从而阐述他们在中国版画发展进程中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关键词:版画;风格;传承;版画家
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木版画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期,在此期间成长起来的这一批画家在继承老一辈版画家创作传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个人风格的确立,他们是中国木版画发展进程中承前启后的一代,他们的木版画创作以“确立个人风格的主体意识的内因”为前提,主观能动地运用“借鉴”――这一风格形成的外因作用下完成的。常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承前启后一代版画家的借鉴并非新兴版画初期的模仿,而是遵循艺术自律原则,致力于版画本体性的探索,从姊妹艺术中的方方面面寻求适合自身风格形成的作品气质的再现形式,从而铸成个人风格的确立与完善。而借鉴的关键又在于如何将借鉴来的因素结合版画的本体,融入到版画自身风格的探索的方法上,要求画家在版画的实践创作上有着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借鉴”是画家欲求主体风格确立心理的外化表现,是风格形成的不可或缺的营养。承前启后一代版画家的木版画风格的形成见证了他们在“借鉴艺术营养”方面的颇多建树,其成功的表现现如下:
一、风格的彰显得力于借鉴他种艺术品类形式语言与版画形式语言的整合
(一)黑白木刻刀法的组织与黑白构成对西方写实语言的整合
借鉴他种艺术品类形式语言以探索刀法组织、黑白构成的创新或特色,同时整合西方写实主义语言铸成自身风格特色的形成――这是承前启后一代版画家探索和确立黑白木刻风格特征的一个有效途径。
例如:同样以现实主义创作观念出发,运用西方写实主义语言,版画家徐匡主要引入光影素描的因素,寻求版画刀法语言与素描技法之间的切合点,并将其发挥到极致形成风格化。作品《主人》和《高原的阳光》对强光下康巴汉子富于质感的准确细腻地描绘足以证明画家主体风格的确立。而李焕民则是多元综合地将国画写意、书法和金石篆刻等方面的形式因素介入到他的刀法组织与黑白构成里面,整合在西方写实主义造型观念中,成为他的黑白木刻作品所特有风格特征。
(二)木版油印套色木刻于木刻用色之简与油画用色之繁的权衡
木版油印套色木刻借鉴油画的形式语言虽然会有类似油画之嫌,但未必使木版油印套色木刻失去版画的本色,关键是要以木版画的套色观念来概括和提炼油画的复杂色接,使油画的用色经过整合为版画的色彩语言,从而确立木版油印的主体风格。
例如北大荒版画风格的独特在于其套色语言借鉴了油画又从油画中脱出来,借鉴了油画用色的浓重浑厚,却又概括与提炼油画用色的繁为版画用色的简,即将油画的复杂色接概括为有对比却又色调统一的几大色块的构成,从而达到独特用色风格的形成。
(三)水印木刻刀法与用色对水墨山水画笔墨语言的整合借鉴
水印木刻对水墨写意山水画形式语言的整合借鉴表现为:以简练的刀法概括繁琐的皴法的同时强调木刻所有国画所无的刀味木味;寻求水印用色与国画用墨的相通之处来整合为水印木刻用色语言。
例如版画家吴俊发的水印风景木刻中擅长用平刀和方刀刻出山石结构,就如同国画山水中的披麻皴和斧劈皴,但又远比皴法具有力度和金石味。在此基础上配以薄而透明的淡雅用色而形成他水印木刻版画刚柔相济的独特风格。
二、风格的彰显得力于民族民间艺术文化营养的提炼和外化
(一)品位提升的民间艺术
在承上启下一代的版画家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吸收民间艺术的营养,提取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结合版画语言,从专业画家的高度对民间艺术进行转化和品位的提升。比如版画家董其中先生是在精心经营中把民间艺术强化为一种审美范式,并且善于从山西民间艺术朴实的世俗形态中发觉拙雅的韵味,整合于版画语言中,提高了民间艺术的品位,也确立自身的具有装饰意味的主体风格。
(二)少数民族艺术借鉴的现代主义表达
在承上启下一代的版画家中还有这样一些画家,他们植根于地方以及少数民族的艺术,汲取少数民族艺术的营养,以专业画家独有的审美眼光,抓住少数民族艺术的精髓――在透溢着神秘与荒蛮的粗狂中体现出其艺术形式的现代感。画家以对现代主义创作手法的探索来修正写实主义的创作观念,刀法组织等形式语言上避免完全具象再现地描摹,尝试强化表现对象的变形意识,选择与画家所要表达的情感和精神内涵相吻合的形式,进而确立独特的风格特征。
三、结论
总之,承前启后一代版画家的成功之处在于以强烈的主体风格确立意识能动地指导借鉴。同时,借鉴其他艺术形式但没有就范于其他艺术形式,而是寻求切合点转化为版画自己的语言,缔造自身的作品气质,形成独特的风格特征。
参考文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好朋友
- 记忆中的老王
- 我的好朋友
- 我的好朋友
- 永远的大树
- 我的弟弟——张小凯
- 我们这群女孩
- 当班长的滋味
- 记一位三轮车夫
- 难忘的老师
- 我的妈妈
- 会“变脸”的爸爸
- 我的父亲
- 八只手
- 老师,您真好
- 真在本我 趣在天然
- 业余联赛每年超500场
- 漫谈肖像漫画
- 基于音乐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浅析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影响力
- 关于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之我见
- 浅析高档茶叶包装的色彩心理
- 论审美期待视野下的微电影艺术
- 论数学在折纸中的表现
- 新时期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 试论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新”发展
-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探析
- 相约博物馆
- 钱谷融:谈周朴园
- 《死水》个性创新教案
- 窦桂梅:《村居》课堂实录
- 论司马迁《史记》的崇高美
- 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
- 《雨巷》教学设计
- 如何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 古诗鉴赏中形象鉴赏法初探
- 一年级活动课教学案例《给小动物一个家》
-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 屈原的一生
- 西汉前期至中期的诗赋与散文
- 是谁害死了晴雯
- 《春》的教学设计三则
- 我们应该了解的秦汉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