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西方文论中“艺术”与“文学”关系理论的历史变迁

西方文论中“艺术”与“文学”关系理论的历史变迁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5

西方文论中“艺术”与“文学”关系理论的历史变迁

摘 要:“艺术”与“文学”的关系一直是西方文论史上的一个永恒主题,但在文化源头上,艺术与诗、文学等是相同概念,到了十八世纪后半期,才出现了对艺术理论上明了、成熟和有一定逻辑联系的形态学分析。艺术和文学才得以分离,文学被认为是艺术的一个门类。本文主要通过对艺术形态学发展的梳理,来明晰“艺术”和“文学”的关系。

关键词:艺术;文学;关系

艺术和文学的关系一直是西方文论史上的一个主题。在西方文论中“诗”的含义近似于中国文论中“狭义”的文学的涵义,而“诗”或“文学”又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在神话的源头,“艺术”和“文学”是同一的。本文将通过对西方文论中艺术的形态分类进行梳理,来理清艺术和文学的关系。

一、“艺术”概念的历史变迁

“艺术”这个概念原来在古希腊是非常宽泛的,最初艺术和文学是同一的。在早期的神话中只讲到诗人们通常乞援的唯一一位缪斯:《伊利亚特》的起首“歌唱吧,女神!歌唱裴琉斯之子阿基琉斯的愤怒”。这位女神在古代地府神教中不仅是艺术创作的化身,而且体现着所有一般深入到存在的深邃奥秘之中的认识活动。亚里士多德见解的涵义就在于:“因此,如前所述,艺术是遵从真正理性的创作习惯。”

在希腊时代,“缪斯”艺术远未包括艺术的所有样式,其中既没有绘画也没有雕刻和建筑的席位。在那个时代已经是科学知识形式、而不是艺术创作形式的历史和天文学也包括在这类艺术中。人的活动形式的分类由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精神活动和物质实践之间开始出现的差别而产生。但这种分工没有硬性规定。以前的手工艺、技术都被称为艺术,如雕塑、耕地、炒菜。但人们对艺术世界的疆界,缪斯艺术和应用艺术的同源关系认识愈来愈明确,对缪斯艺术同科学的区别和应用艺术同手工技艺的区别的认识也愈益清楚。艺术的结合和它们同手工技艺的分离更加显著。柏拉图将它们对立起来,因为手工技艺是对理式的和物体的神的原型的“模仿”而摹仿性的艺术则是对摹仿的摹仿。亚里士多德那里“艺术”这个术语本身具有极其宽泛的涵义,但他使用较狭窄的涵义,即审美涵义,他在艺术的范围内使诸如音乐和雕刻或者是建筑师和音乐家的活动接近起来。亚里士多德系统对比了各种缪斯艺术,如诗和音乐。

到中世纪的时候。艺术被分为两类,一类是手工劳动的艺术即机械化艺术,艺人地位低。一类是动心智的艺术即自由的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社会风气出现了变更,开始把人世的快乐当做最重要的事。尤其是宗教改革后,发家致富不再是罪恶而成为侍奉上帝的表现。经济上富足的画家、雕塑家们不再甘心他们低下的社会地位认为他们从事的不是机械艺术也是自由艺术。为了挤进自由艺术的范围,他们重新想办法给建筑、雕塑等命名,最初被称为“七种艺术”。最后人们接受十八世纪巴多提出的“美的艺术”这个概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艺术”这个概念最初是由建筑、雕刻、绘画等凑合在一起的。起源是这些艺术家们为了把自己的社会地位提升到和其他知识分子平等的地位才把这些艺术放在一起的,而不是发现这些艺术有共同的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一定是美的。

二、“艺术”与“文学”的关系

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但“语言艺术”是比文学术语包含更广泛的一组艺术现象的概念。它表示通过语言实现的一切艺术创作形式。它分为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在口头文学的范围内,艺术作品不脱离于艺术演诵,而书面文学则分解了“第一性”创作和“第二性”创作的这种历史上原初的统一,导致了两类新型的语言艺术家的出现:一种获得作家的称号,另一种获得朗诵演员的称号。这两种语言艺术样式之间的区别,归根到它们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作用中。口头的文学是以情绪、精神状态、感情趋向和思想趋向的一致性联合人们团结人们。但有声语言只能作用于给定时间和给定地位能够集合在一起的有限听众。书面文学较之口头文学在无可比拟地大的程度上诉诸作为个性的人,要求他的所有的个性性质,而不仅仅是他的意识中把他变成某种社会集体的一部分的那些方面参与到知觉中来。书面文学的发展和它对口头文学的排斥,不仅仅是与这些外在的状况相联系:如文字的发明,书籍的出版,文化的传播,而且与这些深刻的社会过程相联系,在越来越广泛的文学艺术价值消费者的范围内个性性质的形成和发展。

三、艺术品和非艺术品德界限

怎样确定艺术品和非艺术品的界限?应该强调艺术所赋予的深刻的思想内涵表现性。认为把实用和艺术单纯强作区分是一种邪恶的谬见,不难理解。而现在把工匠看作是提升的艺术家,把技艺和艺术拉平。古代雕塑把宗教联系起来,带有宗教性质不具有独立性质。它是政治性、宗教性、实用性的和美没关系。而现在把实用性说成是美的是因为实用性也追求美不具有政治性。

现代美学再也不把艺术看作是一种审美特性。诸如作品的语言、形式、符号、展出模式及其模式之间的相互交流。我们一般不再讲美学理论,而是说艺术是分门别类的。所有的艺术门类不是有一个统一的特征的,而是有一些家族相似性,习惯上把它组合在一块去。

所以艺术具有张力的表现方式是通过借用各种媒介符号来得以具体呈现的。在载体的平台上,艺术可以带给人们各种审美感受。而文学只是艺术的表现方式之一。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嘴馋
不一般的时刻
妈妈真奇妙
吴天哲和刘新宇打架
可怜的小鸡
同学欢迎我
小狗
美丽的家乡
可爱的小鸡
过马路
游七星岩
学游泳
风筝的比赛
我把老师下着了
老师的目光
外师选化 中得心源
2015“西旅会”一站览尽西部胜景
彩云之南,旅游天堂
“西游”项目《敢问路在何方》正式启动
中外名人谈佛教(二)
《杀破狼2》重磅出击暑期档
重庆·非去不可一城山水韵,千载巴渝风
《战狼》票房破四亿 助吴京实现军人梦
夏日盛事,热辣开场
“新”大白是大白吗?
《X战警:天启》天使造型曝光 小鲜肉出演
中国好山歌 唱响小三峡
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4月15日开幕
多彩西部夏季旅游狂想曲
粗朴画面的浪漫情愫
忠信镇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
“中华之魂”初中生古诗文诵读竞赛预赛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综合能力GPs定位试卷及答案
南通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陕西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广东省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2)
苏教版2011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阶段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第二学期状元杯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各地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作文
沪教版2011年八年级语文3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1年中考语文综合复习试题及答案
忠信镇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大同四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