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世纪文学作品的思想分析

中世纪文学作品的思想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中世纪文学作品的思想分析

摘 要:但丁是意大利著名诗人,与薄伽丘、彼特拉克一起,号称“文艺复兴前三杰”,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一生著作甚丰,其中最有价值的无疑是《神曲》。本文旨在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的分析,了解那个时代文学作品的大致思想。

关键词:中世纪文学;《神曲》;地狱引导人;理性;信仰

《神曲》全诗分为三部分:《地狱》、《炼狱》和《天堂》,在故事的一开头,但丁误入一个黑暗的森林,在一座小山的山脚下,有三只猛兽拦住了他的去路,他开始大声呼救,就在这个时候,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带领但丁游历了地狱、炼狱,然后把他交给了但丁当年暗恋的情人贝阿特丽切的灵魂,然后贝阿特丽切带他游历天堂,一直到见到上帝。

在这里,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但丁为何选择维吉尔做他的地狱引导人。为什么不选择其他伟大的人物来做他的引导人,诸如荷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何不在一开始就选择贝阿特丽切做他的地狱引导人,而是指派维吉尔去做地狱引导人。其实,这些都是与作者想要表达的个人思想有明确的关系的。

首先,第一个问题,为何不选择古希腊的哲人作为自己的地狱引导人?《神曲》之所以被推崇为文艺复兴的标志性作品,就是因为全书都在宣扬一种理性精神,认为理性是引导人走出黑暗的重要指引。所以很多人认为,在这里,维吉尔就是理性的化身。那么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古希腊先哲,身上自然是不缺乏理性的,为何但丁不选择他们。这大概与但丁个人的喜好有很大的关系。但丁与维吉尔同是著名的诗人,可谓惺惺相惜。而且但丁一直把维吉尔当做自己的崇拜偶像和想要赶超的对象。在《神曲》中,但丁更是不吝赞美之词,把维吉尔视为自己的父亲,引路人。不难看出,但丁对于维吉尔的崇拜直接导致了他对维吉尔的选择。

但是,这里又有一个问题,那为何但丁不选择荷马做自己的地狱引导人。荷马不仅是西方史诗创作的源头,而且是西方所有诗人都推崇的文化始祖,就连但丁所推崇的维吉尔也甘拜下风。甚至有人指出维吉尔的代表作《埃涅阿斯纪》就是抄袭《荷马史诗》的仿作。这一点是真是假姑且存疑,但是,荷马与维吉尔有众多相似之处却是不争的事实。考察这一点,个人认为但丁的喜好是一个方面。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与西方中世纪的教育体系有很大的关系。

维吉尔在他的《牧歌》中写到“一个孩童的诞生将会带来新的黄金纪元,消除大地上的罪恶和恐惧,给世界带来和平”。哲学家奥古斯丁指出,他是在预言耶稣的降生。因此,在中世纪维吉尔被视作基督教的先驱,倍受信众推崇。在一般的宗教学院里,维吉尔的作品是每个学生都必须研读的经典,在中世纪,其地位甚至超过了荷马。而在中世纪,教育体系的主要支柱就是宗教学校,近代大学的起源都来自宗教学校,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但丁会选择维吉尔而不是荷马当他的地狱引导人。功利地说,选择维吉尔更容易被大家接受,更容易扩大作品的影响力。

这样第一个问题就解决了,现在讨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维吉尔只能带但丁游历地狱、炼狱?答案显而易见,因为维吉尔不能上天堂。为什么不能上天堂?因为他是一个异教徒!这就涉及到《神曲》的另一核心思想:信仰。但丁认为,只依靠理性并不能使人得到解脱,我们还需要依靠信仰的力量。诗人借维吉尔之口说:“我们唯一的悲哀是生活在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这里的愿望也就是合乎理性范畴的古希腊异教精神所代表的认识和索取,即理性。而所谓希望, 却是属于信仰范畴的基督精神所代表的道德和牺牲。缺乏信仰的超度,也就只能生活于理性所及的地狱, 而不能飞升至信仰所及的天堂。换句话说,理性的伟人, 却仅仅是远离信仰的凡夫;地狱中的幸运儿,却只是漂泊于天堂之外的流浪者。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像荷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维吉尔这样的伟人只能处在地狱之中而不能飞升天堂的原因。

《神曲》通过对一次“神游”的记叙, 暗喻一次人生的“心灵之游”。它借此将生命死亡后的末日判决及体悟以象征隐喻方式经验一次, 并将其昭告人世, 从而唤起人们对自己复杂人生的反省与追问。人天生就有的原罪三因素: 贪欲、野心、逸乐等阻碍着、纠缠着肉体与灵魂。于是,人需要帮助和力量。照但丁看来, 这力量与帮助便是人类自己创造却被中世纪的历史所歪曲因而常常疏离于自己的两种文化精神形态:希腊神话所孕育出的理性和基督教《圣经》所创造出的信仰。这也就是为什么《神曲》被奉为文艺复兴标志性著作的原因,为什么说它富有人文主义辉光的原因。

需要看到的是,《神曲》并非以前人们理解的那样是一种完全的反宗教、反神学的,它只是反对教会、教皇的腐朽统治,他还是在原有神学的框架体系去解释人生。那些批判它反抗不够彻底的人,显然是对但丁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背景不甚了解,对古人缺乏必要的“理解之同情”。

参考文献:

[2]但丁著.田德望译.神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场大雨
泡茶
小熊的自行车
小柳树和小枣树
小羊过桥
拔河比赛
空调
雷雨
期中语文考试
我的玩具小首饰
猪宝宝泡温泉
第一场雪
独自在家
穿衣比赛
夏天的雨和雪
质量屋中相关关系确定的灰关联方法及应用
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设计
遮阳系数对供暖与空调能耗的影响差异分析
过度教育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研究
利用粉煤灰制备多孔陶瓷砖的工艺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
建筑物低压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能量配合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挑战与应对
基于SWOT下的大学生创业行为研究
浅谈大数据在装备保障中的应用
云背景下的数据库安全性研究
关于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大学数学素质拓展课程的教学实践
影响土壤吸附重金属Cd的因子概述
基于改进层次法的城市集中供热特许经营主体选择评价
中考作文审题
迎接“新课程高考”你准备好了吗?
台湾高考国文命题旨趣
高考语文:考纲有变化须积极应对
2008高考语文诗歌专项训练(1)
教育部:今年高招重点改革考试内容
九年级文言文复习学卷
2010年广东省梅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语文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一)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分项版_专题4_正确使用词语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二)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三)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