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恐惧与灾难

恐惧与灾难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9-06

恐惧与灾难

在二战时期,当希特勒就要吞并整个欧洲,全世界都在以恐惧的心理看待这个旷世恶魔的时候,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进行反战动员的时候说:我们唯一引以为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是的,恐惧是一种心理,一种畏怯的心理,或者叫自己吓唬自己的心理,而不是事情本身。事情不过是难度的大小,是压力的强弱,不论你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它都不会有丝毫的变化。它不会因为你害怕它而变得更加强大,也不会因为你蔑视它而变得温柔可爱。这就给了我们巨大的启示,既然它是客观存在,我们的恐惧没有丝毫益处,我们为什么还要恐惧呢?不论困难有多大,如果我们蔑视它,我们就会强化自己的力量。而当我们自己的主观力量强大起来的时候,此强彼弱,敌人也就意味着变得弱小了。

希特勒的法西斯军队尽管十分强大,但是最终败给了在他看来处于弱势的反战盟军,这首先归功于罗斯福不畏强敌的动员。他的讲话,像一针强心剂,给当时恐惧心理笼罩的世界带来了希望和力量。

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困难总是没有想象的那样大。这就是说,一件事情在还没有去做的时候,人们总是会设想各种各样可能遇到的困难,事实上当你去做的时候,就会发现,那些原来以为不可逾越的困难,都在你的努力下一个个迎刃而解了。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恐惧心理。如果你被自己设想的困难吓倒而不去做,成功的机会就会与你擦肩而过。

至刚则柔,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当困难不可逾越的时候,机会就会降临。如果有了这种心理准备,还有什么可恐惧的呢?

相比恐惧,灾难是客观的,灾难时刻都在发生着,不论是就个人而言,还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任何一个人都不会一帆风顺,灾难就在前方等待着,就在自己的得意之时潜伏着。

有很多人当遭遇灾难的时候倒下了,甚至包括一些很有成就的人,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做好迎接灾难的准备,没有在自己的生命中给灾难预留一席之地,没有在灾难到来之前完善自己的人生系统。

灾难似乎有这样的规律,越是杰出的人遭遇的灾难越是深重。孟子在两千年前就发现了这个秘密,他的观点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的这句话成为很多有抱负的人遭遇灾难之时的力量之源。

毫无疑问,孟子的这句话,是完善灾难人格最美丽的借口。事实上,孟子是给人们了一个希望的药方,让人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

一个人如果能够让希望成为遭遇灾难的最后的盾牌,就必定是坚不可摧的,就必定是不可战胜的,就一定能够顺利穿越灾难,甚至把灾难踩到脚下。

我们几乎都在诅咒灾难。恰恰相反,我对灾难时刻充满感激。因为灾难使我学会了洞察生活,使我明白了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课,灾难更使我懂得了平安和善良的珍贵。

没有经历过灾难的人,不论你自以为多么深刻也注定是浮浅的。遭遇并且战胜了灾难的人,才能成为人生之路上的勇士。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游汕头记
发喜报
春雨
奇怪的太阳
小蚂蚁旅行记
逛书城
帽子的故事
看花
母亲,我明白了
游共青森林公园
游鼎湖山
开学第一天
第一次买菜
哪个错
游丝绸博物馆
武林、武侠,武之梦
试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与逻辑路径
试论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医学研究生党建工作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设计研究
高校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当前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几点体会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实施规范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自主创业浅议
遵义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逻辑关系探究
浅析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对策
多功能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
论席勒审美教育思想对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启示
浅析晚清“中国牛津运动”的爱国思潮
新媒体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改进与创新
陵川三中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江津区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五校联考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3)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七单元
北京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5)
新城区2010-2011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0-2011学年度初二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北京石景山区201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版)
南昌市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四单元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东灶港初中2010-2011学年度初二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北京朝阳区201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