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我读长篇 2012年6期

我读长篇 2012年6期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我读长篇 2012年6期

一、偶发空缺

作者: [英] J. K. 罗琳

译者: 任战 / 向丁丁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2-10

读者:恺蒂

花了三天时间将这五百页的文字读过。得承认,我确实没有失望,最后的结局,虽然有些煽情,但还是让我落下泪水。当然,我不觉得这本书能被称为“伟大的文学作品”,我也不认为它会成为英国文学传统的经典,它仍然只是一本通俗易读的畅销作品,文学性当然比不上拉什迪、麦克尤恩或曼特儿,但我喜欢作者在书中所表现的胆量,她直面现实的勇气, 毫不妥协的笔调,不加掩饰的道德观点和政治倾向。有评论家嘲讽此书简直就是五百页的“社会主义宣言”,我觉得这正是罗琳的可贵之处:她在乎。她在乎当今的英国社会,她在乎在底层挣扎的人们,所以,这本书充满了愤怒。完全抛开了魔法世界,《偶发空缺》继承的,是英国写实主义文学的传统。

《偶发空缺》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是丰富细腻的人物性格驱动着故事的发展,罗琳对所有人物的外表和内心都有详细描述,她用多角度的叙述方法将嘴上一套心中一套的想法摆在读者面前。但我觉 得,她好像很不喜欢成年人,所以,她笔下的成年人还是稍嫌脸谱化,而且都不讨人喜欢(唯一讨人喜欢的,在书的第三页就被她写死了),她最理解,最擅长,写得最好,最让她富有同情心和关爱,最有激情去描写的,还是那些青春期的少年。

读者:老马识途

书名《偶发空缺》对读者来说有点陌生,其实它指地方议会发生“地方议员未在规定时间内声明接受职位”、“议会收到其辞职报告”、“其死亡当天……”这三种情况其中之一时,便出现了偶发空缺。虽然这本小说近40万字,但是故事节奏十分紧凑。小说开头,帕克镇的灵魂人物巴里就突然猝死了。作为小镇议员,他使议会出现了偶发空缺。故事以此展开,写了小镇每个跟巴里有过接触和认识的人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的反应,人物之间的关系脉络纵横交错,也非常有趣地出现很多交集。小说的体量完全配得起它的厚度,罗琳不但横向铺开人物关系图,也纵向挖掘每个人物内心情感,人物形象十分饱满。作为第一本成人小说,它不但合格了,而且并没有让读者感到失望。

我们尽可以批评罗琳这本全新小说的各种缺点,比如它过度的戏剧性或者人物之间的关系有点失真,但阅读之后冷静评价这本书,无论是故事、语言还是结构,它仍然是值得推荐的小说。J.K.罗琳深谙说故事之道,她知道怎么把故事写得引人入胜,但所幸的是,她没有准备要去取悦谁。

读者: 无底线劳模

享受了《哈利・波特》系列美好结局的读者们对罗琳新作的失望是必然的。 同样失望的还有各大媒体的书评人,当然他们也可能是被震惊到了。虽然全世界都知道了罗琳要写一本成人小说,但人们没料到这里的“成人”就意味着少儿不宜。 在罗琳新作《偶发空缺》中,没有了黑魔法,只剩了黑。也没有善战胜了恶,取而代之的则是全面的溃败,一群缺少善的人都败在了自己创造的生活手里。哦,书中有一个好人,但他在第一章就死了。

读者: muyi

一头一尾的两场葬礼成就的一个错综的故事。全书似乎用了前四分之三来铺垫最后四分之一的集中爆发。前面的不紧不慢在最后高潮迭起。

读者: 神谷薰

在刚开始的时候,小说的可读性很差。仿佛是在看剧本,纷繁的人物不断登场,每一句描写都可以在脑海里细致的勾勒出一个画面。人物详细的心理描写看得人昏昏欲睡,娓娓道来的口吻冷静到带着一丝冷酷。很容易联想到《皮囊》,他们描述的是同样的一个英国,看起来无关紧要的细节,实际上却使得整个生活都破碎掉了。

二、白鹿原(副标题: 20周年精装典藏版)

作者: 陈忠实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2-9

读者: 178cm

“白鹿原”――为了电影看的原著,看过原著才发现电影是原著的配菜。

读者: 小蛋妹纸蹦哒

很难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白鹿原》究竟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因为我想,《白鹿原》最精彩的地方是历史的复杂落实到每个人物本身,表现在整体的叙事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里。白鹿原是水滨之边,展延至终南山下的古原,是白、鹿两大家族繁衍生息的地方,本身就是一个深远的文化象征。白、鹿两家的子孙的活动,最终见证了历史文化的变迁。

田小娥是中国式的欲望,是一个打破常规的角色,在数以万计的彰显封建道德的女性榜样里的一个完全背离乃至恶毒的女人,一个释放自我欲望的人。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有一种“潜在的社会运行”,它不以道德为基础,而以性和钱为基础。道德约束越严厉, 这种运行越具有悲剧性,两者总是对抗的,力量成正比。小娥就是这样一个悲剧人物。

读者: freeqy

值得一读的史诗著作。

看到最后才发现作者竟然是89前写成,不知目睹了这二十多年触目惊心的社会和国家又会作何感想。

小说时间跨度很大,纷繁复杂的历史细节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不偏不倚,带给我们重新审视历史真相的思考,和对当今政权合法的拷问。原来不是从文革,而是从一开始,这种外来却嫁接在中国的产物就是如此特性。我豁然开朗,对后来那几十年历史悲剧的一直以来的疑惑。

读者: 小崔

这本书最让人满意的还是性描写。性描写很生动,充满着原始的朴实的欲望。也许是那一代作家缺少什么,就希望通过文学来表达什么……

读者: 见者如冰

几个不能说是缺陷的遗憾

1.冷先生

冷先生的形象其实是书中最不真实的形象,如果说是从朱先生形象拆解出来的性格,那么就过于单薄。而且作家对冷先生心理描写是最少的,因此这个人就显得过于功能化了。

朱先生这个形象其实也是功能化的人物,但真实感很强,因为他其实是“圣人”的儒家传统在中国农村社会的实体化形象。个人觉得冷先生的作用就有点不明不白,难道就是为了渲染一下中医?

况且,一部故事里有两个先知,有点多余了。 2.鹿三

另一个疑似功能化人物。一位传统观念的严父和长工,可能身上具备的象征意义更多一点。就像《百年孤独》里的美女雷梅迪奥斯。鹿三在被小娥附身 以后就失了魂,这让人感到这种象征意味是鹿三和小娥共同完成的,或者说鹿三和小娥就是同一人。鹿三杀死了小娥,小娥在他身上延续生命,鹿三的死和雷梅迪奥 斯裹着床单升天一样富有寓意。

3.政治叙述和战争叙述

政治叙述和战争叙述是本书摆不掉的部分。这些宏大叙述可以帮助白鹿原的故事映射中国,但是同时也弱化了白鹿家族的内线,使得整个故事庞大糅杂,重要人物的刻画被喧宾夺主而减少。白孝文和鹿兆鹏的情节要比白孝武和鹿兆海重的多,两个二儿子都被作者放到远方参军或经商来避开叙述,但鹿兆鹏也出现了这种情况,这实在是失误。鹿兆鹏的形象远不如白孝文丰满,就是因为人物单线出现了断裂,交给了革命宏大叙事,个人被集体淹没,形象就容易模糊掉。

另外还有白孝义和兔娃的草草结束与本书前半部的精致毫不相称。相反,后半部刻画了很多活动在关中的国共两党将领官员,一方面喧宾夺主,一方面也很有特色。但是总的来说,由于意识形态的固定性,这些官职故事与白鹿二家的家族史相对,脱离了本书的魔幻色彩和个人的性格命运。读者可以清楚发现,将领官员的形象远不如土匪芒儿夺人眼球。

三、蛙

作者: 莫言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2-10

读者: 魅力中国

这部小说是莫言极度用心且相当好看的著作,仍旧延续莫言一贯的狂欢色彩,从以往的才华横溢泥沙俱下,变成谨小慎微万分纠结。

作为一个莫言的热爱者和忠实读者,我头一次感受到了莫言小说的巨大纠结。不是写作技巧和形式上的纠结,在这一方面,他早已经炉火纯青,而是说面对现实敏感问题的观点上的纠结。

作者也意识到,让我们的计划生育干部都变得被谯的猪一样失去生育能力,这样写会存在问题,这是不正确且比较有风险的。所以他每向左一步,必向右一步,以达到微妙的平衡。每写一处乡村计划生育实施过程中的暴力,必定跟上一处对于人口无限制膨胀的批评和说教;每写一处姑姑和小狮子的围剿超生孕妇时的恪尽职守、激进亢奋,必跟上一处事情处理完毕后两人被千夫所指、自觉“杀生”的悲哀和自责。在最后一章的戏剧部分,作者又将破坏计划生育的、以及代孕公司等等社会现象彻底批判了一顿。

其实作者跟我们广大的读者都明白,以“生存权”“生命权”等等概念来单向度追问计划生育政策,是不够正确的,在所谓“普世价值”和国族利益之间,本身就存在纠结和巨大冲突。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不能够简单的作为普世价值(人权、平等之类)的对立面被提出来。计不计划生育,不光是人口政策问题,也是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农业文面的社会在迈进现代化进程中,在传宗接代、种族繁衍过程中的观念嬗变和更新问题。

读者: laputa

莫言的想象力和语言一直算不错的,这本书里用的意象也不错,颇具想象力。用阿城的话说,莫言在高密一个人野出来的,知识体系比较不同。所以不容易落俗套。

结构方面没什么好说的,很多人攻击他以前用章回体太落后,不求上进,我觉得挺扯淡的,他这篇不用章回体了,不过用的这种向第三者写信的方式明显技术上比章回体更容易处理,也谈不上什么阅读快感,挺敷衍的吧。

虽说描述的时代也是从文革前到改革后,语境也和伤痕体的差不多,但人物塑造方面明显好于余华的,大模样还是很熟悉,不过有神的多,接着股地气吧。但也就这样,总的来说还是一次比较平庸的尝试。

我觉得中国当代作家一写80年代往后的事就露怯了,可能是没办法的事,中国变化得太快了,一个人的大脑也许只能理解他青年的那个时代。

读者: 小雨

读完之后,没有酣畅淋漓的畅快感。感觉缺了些什么,或者就是“没有感觉”。

作者似乎是要尽量保持中立,因此也就存在自身党性与民间咒骂的矛盾。但是这两种矛盾都有先天的缺陷,让我都不喜欢,也都不足 以调动我的情感。以我现在的思想看来,已经生了三个女孩儿,为了一个儿子不惜生下去,甚至动辄耍泼无赖的行径当然完全在我的对立面;但是,张口闭口为了党和国家如何如何的言论,我也无法全盘接受。当矛盾双方在我都不占理的时候,我也就无所谓,闲呢就看看,忙呢就算了。

我当然明白,他们都是现实中实实在在存在的许许多多的个体。但是很遗憾,他们是莫言自己所说的前半部分,会淡出人们的视线。他笔下的姑姑没能如他所愿,具备普遍人性而永远存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丽的春天
放风筝
我去找春天
礼物
老虎石
美丽的晚霞
日记两则
吹泡泡
日记
有趣的作文课
找春天
说说我自己
日记
日记两则
试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与逻辑路径
论席勒审美教育思想对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启示
医学研究生党建工作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遵义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逻辑关系探究
新媒体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改进与创新
多功能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自主创业浅议
浅析晚清“中国牛津运动”的爱国思潮
关于当前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几点体会
武林、武侠,武之梦
试论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浅析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对策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实施规范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设计研究
高校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北京海淀区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峨边彝族自治县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尔康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阳新实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沈阳铁西区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如皋市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梧州市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胜利油田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上海卢湾区2010-2011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峨边彝族自治县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马尔康中学2010-2011学年度初二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自主检测题及答案
上海宝山区201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