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5
独特视角挖掘新闻的价值
对于记者来说,最常用的是正面表述角度,如“某年某月某日某单位举办了什么活动”,往往是站在活动组织者或线索提供者的角度去报道。更多的情况属于“规定动作”,不允许超规越矩,记者在同一新闻事件或事实面前,如何突破常规,求新求变,独辟蹊径,以独特的视角去挖掘新闻价值?
一、 选取侧面表述角度,寻找最佳切入点
报道《郭明义和他的“粉丝”》的记者,在来鞍山之前,肯定已经掌握了很多关于郭明义的信息,制定了周密的采访计划。不过,当他和郭明义面对面时,发现53岁的老郭居然会用手机发微博,便一下子否定了设计好的采访思路,找到了微博这个最佳切入点。观众通过这一视角,了解到一个既传统又时尚、情感丰富、朴实无华的郭明义。相比之下,我们的记者曾多次采访报道郭明义本人或他的公益行动,但真正有价值的、有分量的稿件凤毛麟角。
二、选取散点式表述角度,做到形散神不散
现在新闻界流行一种“跨界说”,即新闻消息和深度报道可以打破文体的严格界限,相融相通,优势互补。《郭明义和他的“粉丝”》,呈现给观众的是每天七八分钟长的深度报道。但是,耐人寻味的是,在一个主标题下,每期报道都有七八个小副标题(前面已经举例,不再重复),拆开就是七八条短新闻,单独拿出一条都是标准的消息报道。好似串了珠子的一条金线,纵看金光闪闪,横看熠熠生辉,既有信息丰富的广度和厚度,又有给人以启迪和感动的深度与热度。我们在此把这种报道方式称作散点式表述。获奖新闻《关于高层电梯的调查》,记者围绕高层电梯这一主题,选取了四个采访角度,先后播发了《话说四座老高层》、《新高层居民的无奈》、《业主:您准备好了吗》、《善待我们的电梯》四篇报道。其中有对往日温馨的回忆,有当前民众的呼声,最后引导民众要安全用梯,爱护公物,实现人梯和谐。
三、从事物特点中找角度,令人耳目一新
选取报道的角度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本质特点。客观事物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忽视共性固然难从事物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只讲共性,忽视个性特点,则必然雷同。报道要想收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防止千篇一律和模式化,就要研究事物的特点,寻求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报道角度。
新闻《郭明义和他的“粉丝”》,作者紧紧抓住了郭明义通过微博传递爱心的这一新发现、新特点,展开了一系列的报道。片中有这样一幕:郭明义在车上忽然接到求助电话,一位产妇临产大出血,急需A型血小板。郭明义立即通过微博发出求助信息。不到半个小时,就有众多A型血的“粉丝”赶到鞍山市中心医院,为患者献血,使其转危为安,顺利产下一女婴。这就是郭明义的魅力,更是受他感召的无数“粉丝”的力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观景需要选取最佳角度,新闻报道亦如此。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展示,是新闻事件拨开迷雾见真相的深度报道的重要特征。可以肯定,央视记者的这次关于郭明义的报道是非常成功的,是落实“走转改”精神的一次行动,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活教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本领
- 我的写字故事
- 我的读书故事
- 我最爱旅游
- 让我高兴的一件事
- 元旦趣事
- 以诚待人
- 那件事,我真难忘
- 我发现了鬼火的秘密
- 我的好朋友
- 2009·难忘
- 我一直记着那杯水。
- 我的小伙伴
- 我最难忘的一次旅游
- 醋之“战”
- 高校视唱练耳课程的现代化设计
- 先从哪块西瓜吃起
- 到火山去开烧烤店
- 浅谈初中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中职英语教学中语境教学法的应用探析
- 浅析当前舞蹈教学的主要制约因素
- 让乐器美妙的声音加入我们的音乐课堂
- 给亚马孙雨林装上『耳朵』
-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
- 看看你家乡改名前曾经多“风雅”
- 互动式教学方法在音乐剧教学中的应用
- 小茶馆与大时代
- “才能并非天生”
- 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 当柴米油盐突然来袭
- 09年-10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测试题及答案
- 201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A卷)
- 岳池县城关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
- 初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C卷)
- 金平区07-08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 09-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3
- 凤南中学06-07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2010-2011学年度期末试题及答案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B卷)
- 海州实验中学2011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卷及答案(苏教版)
- 四乡五校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 2010年秋季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