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智力障碍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个案研究

智力障碍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个案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7

智力障碍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个案研究

摘 要: 智力障碍儿童普遍存在感觉统合能力发展不足的问题,智力落后的程度越严重,感觉统合失调也越严重,影响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活动及日常生活质量和个体间的人际交往。所以在智力障碍儿童教育与训练中,感觉统合训练就成为常用的干预技术之一,得到广泛应用。感觉统合训练能有效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的智能开发和综合能力提升。

关键词: 智力障碍儿童 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训练

智力障碍儿童在生活中与同伴交往受到限制,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语言,使智障儿童感知觉、语言等方面发展迟延。智力障碍儿童普遍存在感觉统合能力发展不足的问题,智力落后的程度越重,感觉统合失调也越严重。所以在智力障碍儿童教育与训练中,感觉统合训练就成为常用的干预技术之一,得到广泛应用。感觉统合训练能有效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的智能开发和综合能力提升,在他们日后学习、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智力障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一)影响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活动

学习是个体内外多系统参与的复杂活动,如果感觉统合能力失调,则势必会影响儿童的学习能力,导致学习过程中错误频发、学习效率低等现象。例如朗诵一段课文,会出现错字,丢字,看书易跳字、跳行等现象。

(二)影响智力障碍儿童的日常生活和生活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感觉系统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即使一项简单的活动也是多种感觉系统的参与。例如智力障碍儿童常表现出穿脱衣服、扣扣子、系鞋带、拉拉链等动作缓慢并且笨拙;运动协调不佳,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均显现笨拙,不敢做跳高、跳远、走平衡木、荡秋千等运动;吃饭时常掉饭粒;常常站、坐姿势异常,端坐十分困难,等等。

(三)影响智力障碍儿童个体间的人际交往

在特殊教育学校中不少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固执于已经熟悉的环境和经验,排斥对新事物的学习与适应,常常胆小、害怕陌生环境、害羞、喜欢粘人,对洗头和洗澡等都会反抗;在团体中独占性强,朋友少,常陷于孤独之中。由于交往行为不当,不遵循交往原则,成为同伴中不受欢迎的人,难以融入群体中。

二、智力障碍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个案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明,6岁,男孩,中度智力障碍。

1.现有发展水平。目前主要的问题:生活自理方面存在不足,如不能完全独立穿衣服,不能自己独立处理大便后擦屁股,吃饭有挑食现象,吃饭过程缓慢,不能专注做一件事。触觉比较敏感,不愿意和小朋友玩,有时会没有缘由地大哭大闹。走路不平稳,有时会摔倒。基本无语言,只能说“爸爸”、“妈妈”,当他要表达某个物体或提出某种要求时,都只会用手指物表达,或是用点头、摇头示意,语言理解能力差。

2.个案主要存在问题

A.触觉系统失调;

B.前庭平衡方面存在不足;

C.本体感及精细动作方面还存在不足;

D.注意力及做事持续性差;

E.言语障碍。

(二)个案主要训练内容

1.触觉训练。所谓触觉是体表受到压力、牵引力等机械作用时相应的感受器所引起的肤觉之一。触觉及其他肤觉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如感觉功能、防御和保护功能、传递个体间的情感及奖惩功能等。可以对小明通过大量触觉练习,如大笼球的挤压,双手的抚摸,每天坚持和他人进行一定量的拥抱,每天坚持用不同的梳子梳头,洗澡或洗脸时,用不同温度的水,让其感受温度变化,丰富其触觉系统,总的来说触觉系统的改善遵循以下思路,如温度变化,粗糙与光滑的物体,软与硬的物品,等等。

2.前庭方面问题。所谓前庭觉是指受地心引力作用及个体躯体移动(特别是头部运动)刺激形成的感觉。包括视听嗅味等感觉,头部和颈部的所有活动,以及这些讯息和大脑功能区脑细胞的互动,都属于前庭觉。它不仅承担调控躯体平衡的功能,而且广泛参与个体的多种生理心理活动。我觉得可以通过对小明的前庭觉输入大量刺激信息,以帮其改变。如蹦床,花样走平衡木,用被褥裹起来做开飞机的游戏,等等。

3.本体感方向的问题。本体感觉是感受个体身体所处的空间位置、运动状态及其变化的感觉。智障儿童的本体感觉能力训练是其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领域之一,对其提升动作技能水平有重要意义。让小明多运动、多完成多运动器官参与的复杂运动是提高其本体感觉能力的基本途径。下面以行走平衡木活动训练为例,介绍智力障碍儿童本体感觉训练活动设计。可以让小明学习多种走法,训练人员可以示范正走、侧走、倒走等走法,让小明学习不同走法并理解不同走法的含义。也可以训练人员提前告知并示范小明需要完成的走法,儿童依照训练人员的预设指令完成相应操作,例如,让小明“10步快速正走后5步慢速倒走”等。也可以在训练场地绘制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如直线、曲线、三角形等,让小明沿着图形边缘完成图形行走,可以先进行睁眼训练再进行闭眼行走。

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小明在平衡方面有了很大好转,能独立行走架高平衡木,在穿脱衣服方面也有了很大改善。一切都应以游戏方式进行,以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不可以强迫或强制,只能通过孩子喜欢的事物转嫁(过渡)到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上,让孩子自然地接受一切。

(三)相关辅助训练

1.生活自理能力训练。通过学校、家庭的合作,对小明开展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加强衣食住行等活动的训练,以提高小明的生存能力,提高训练成效。

2.言语康复训练。小明伴有言语障碍,制约了与他人的交流,对他加强言语康复训练,能加强他与别人的沟通能力,有助于以后融入社会。

3.文化教育。对小明加强文化教育,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儿童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切此内容的训练与感觉统合训练内容相辅相成,有利于儿童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四)小结

1.内容和目标要适合学生实情。在训练过程中,内容的难度要适合小明的接受能力,使小明在训练过程中,经过努力就能达到教师制定的目标,这样让他能有继续进行训练的意愿,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和成功的喜悦,提高继续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

2.反复训练是智力障碍儿童学习的特殊需要。要提高小明的能力,反复训练很重要。反复训练的次数和时间长短要适合实际,但反复训练不是简单重复,而且要设计更多的游戏。

3.家庭是促进智力障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家长必须关心孩子的成长,理解孩子,同时和学校保持一致的教育态度,采取客观、理智、积极的态度,对孩子有爱心,有耐心,让孩子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学习的希望。只要家庭和学校共同重视,共同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孩子的训练一定会取得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全礼.智力落后儿童的特点与教育纲要.天津教育出版社.

[2]刘焱编著.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61,467.

[3]王和平编著.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北京大学出版社.

[4]刘晓莉.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现状及其干预实验研究[D].山西:山西医科大学,2004.

[5]张慧.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影响因素与综合干预实验研究[D].山西:山西医科大学,2011.

[6]王爱芝,刘贺威,魏云霞.开展感觉统合训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7(10):45-4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爽爽篮球赛
冬天来了
劳动后的感悟
血蜂少年(一)
捉蟹记
秋天的颜色
血蜂少年(二)
爸爸的爱,是无声无息的!
快乐是一首诗
难忘的清明扫墓
绿色的爱
妈妈,我想对您说
难忘的春节
小小图书角
浅谈我国食品供应链的瓶颈制约与因应对策
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再思考
浅谈目标集聚战略的应用
制造型企业如何打造战略伙伴关系
竞争情报在企业战略实施中的作用
京津冀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个性化服务在餐饮服务中的应用
关于品牌战略与对策的研究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竞争力
浅谈企业品牌延伸策略
政府采购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及对策研究
结构化面试在企业招聘中存在的问题解析及应对策略
信息化建设在企业中的推进
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模式的优势
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
《新型玻璃》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新型玻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新型玻璃》教案学案设计
《新型玻璃》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6
《新型玻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7
《假如没有灰尘》教材简说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4
《新型玻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5
《新型玻璃》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
《新型玻璃》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