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如何在职业学校德育教学中渗透公民教育

如何在职业学校德育教学中渗透公民教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如何在职业学校德育教学中渗透公民教育

摘 要: 职业学校不仅承担着培养合格劳动者的职责,还有培养合格社会公民的责任。职业学校的学生是青少年中比较重要的群体,是职场一线实用技术人才的后备军,他们毕业后就直接成为社会一员。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现代公民,既能帮助其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又能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贡献。职业学校开展公民教育的途径很多,本文就“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中如何渗透

一、公民教育与职业学校德育教学

(一)公民教育的内涵:公民教育是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以培养公民在民主与法制的框架内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为目的,是与公民作为法定权利和义务的主体相关的政治、法律、道德、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公民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一个具有基本的公民素质、公民道德、公民社会参与能力、公民知识的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职业学校学生公民教育就是要培养职校学生的主体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意识、遵守道德规范的意识、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其从自然人成为社会人,具备参与公共事务所需的积极的政治参与精神、参与能力及公民义务感等。哈贝马斯说,“公民既不是炫耀其权利的人,又不是顺从于合法权利的人,而是参与反观社会过程的意识主体。”因此,学校的公民教育不能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培养以批判的态度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自由与自主公民的一种学习过程。

差异性。德育课在基本任务及基本内容上与公民教育有着质的同一性,但二者也存在差异。公民道德尽管涉及公民意识,但二者不能等同。道德教育仅仅是道德范畴,公民教育还有政治与法律范畴的含义,公民教育既包括法律、政治教育,又包括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是伦理道德教育。也就是说,公民教育内涵比思想道德教育广,但缺少道德教育也不是完整的、真正的公民教育。德育教学是以应然的道德性为本的教育,公民教育则是以实然的合理性为本的教育。前者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好公民”,而公民教育是教育学生如何做“合格公民”,是一种面向所有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底线教育”。因此前者比后者追求的境界更高,后者比前者更具普适性。如果在德育教学中渗透公民教育,那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就会比较全面。

二、职业学校学生公民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职业学校学生基本素质普遍不高,道德水平有待提升,职业学校德育主要偏重对学生进行道德理论知识的灌输及道德行为的教育。导致并且过于重视道德知识传授和道德教育,受教育者只能在伦理的范围内判断是非善恶,缺乏对国家、民族,对社会、他人,对法律、规章,对权利、义务与个人的关系的思考与处理,导致职业学校的一些学生缺乏做合格公民的身份诉求。职业学校一些学生公民教育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权利、义务意识认知模糊。不明确与自身权利相关的法律规定,甚至对自己学校的规章制度也不关注和了解。虽然维权意识较强,但多会盲目维权,而且在权利受损时,寻求救济较为被动。对权利义务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对公民的义务知之甚少或感到反感。

(二)规则意识存在理论与实践、感性与理性分离现象。学生关于规则知识学得很多,对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序良俗,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有一定掌握。但对规则的尊重和遵守比较欠缺,现实生活中“知”、“行”分离,不遵守规则的事时有发生,不愿意受纪律的约束。

(三)责任意识淡薄。部分学生缺乏对他人,对集体,对祖国的责任意识,多以自我为中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国家、集体事务缺乏关心。在日常生活中,只顾自己,少虑国家;追求索取,不讲奉献;强调权利,不讲义务;把个人利益置于他人和集体利益之上。社会意识淡化,只求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却不强调自己对社会的贡献。

(四)主体意识相对淡薄。主体意识,是指公民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对自己的基本认识和定位,意识到公民是社会的主体、主人。职业学校学生都有爱国之心,但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冲突时,大学生往往注重的是个人利益而忽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不能自觉关心和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荣誉和安全。认识不到自己和国家、社会的相关性。

(五)法治意识不足,守法的自觉性较差。学生对待是非基本上是清楚的,但态度不够坚决,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致使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侵犯或自身的行为触犯法律。

(六)公德意识方面。部分学生道德水平认知较低,道德情感淡薄,道德行为的水平较低,缺乏为他人着想、为社会服务的观念,更缺乏对公德的严格遵守。

综上所述,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公民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三、在德育教学中渗透公民教育的实践 目前职业学校开设的德育课程主要有《道德法律与人生》、《经济与政治常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公民教育的开展应结合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自然切入,有机整合,有所侧重。

在讲解《道德法律与人生》之“职业伴随人生,学习改变命运”时,首先我让学生讨论怎样看待我国目前的就业问题。这是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当然学生的讨论也是多样的,有的认为是高校盲目扩招的原因(高校盲目扩招,盲目设置专业,导致人才工厂化、速成化,人才量多而质低);有的认为是人们的就业观念有待提升(比如在中国的西部地区,很多岗位虚位以待,但是因为待遇低、环境差,很少有人愿意去,这一方面要提升人们的就业观念,另一方面要促进我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的认为人们的综合素质较低(很多人能够成功就业,但也有很多人就业之后频繁失业,主要原因就是诸如团队精神、协作意识、奉献意识、规则意识、忠诚意识等综合素质较低,这就需要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保证成功就业之后,还能够稳定发展自己的事业),等等。通过教师引导讨论,使学生学会联系社会现实、国家政策、经济发展、人们素质等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其次,我让学生思考职业的功用及学习这一过程对职业获取的作用。既然就业竞争如此激烈,我们为何要获取职业,如何获取职业呢?我向学生类比了马斯洛的人生五个层次学说,告知学生,人的一生离不开职业,职业既是谋生的手段,又是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的途径,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之一。通过和学生探讨家人、他人的感人的职业事迹,学生从自身、他人、社会认识职业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职业绝不仅仅是个人的私事,而是关乎他人、关乎社会、关乎国家的大事的观念。所以要获取职业,必须勤学苦练,通过刻苦学习,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提升自己,服务他人、社会,富强国家,从而加强学生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在讲解《经济与政治常识》之“行使公民政治权利”时,我向学生介绍公民享有的权利及如何正确、充分地行使权利。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国家的主人,行使公民权利既是国家主人翁的体现又是自身权利的体现,所以行使公民政治权利既是神圣的又应该是严谨的。在比如南京在迎接青奥会的过程中,开展“百日大扫除”活动,整治市容市貌。作为南京的市民,本来维护我们共同的生活环境,我们共同的家园卫生就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同时,享有洁净优美的环境是市民的权利。但是总有些区域或者单位或者个人会不自觉地出现脏乱差现象,总有些卫生死角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市民们完全可以行使公民的监督权,检举一些单位或区域的卫生死角,为“青奥会”、为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作贡献。在这里,公民实施的权利和履行义务得到统一。

比如对南京的公共交通问题,学生也可以献言献策,既能缓解我们自身的出行压力,为他人为社会解决交通难题,又能体现自己作为市民,作为主人翁的身份。

在课堂上,我会组织学生召开“食堂伙食座谈会”、“学校社团建设座谈会”“课堂手机管理座谈会”等,学生可以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他们对个人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既为学校发展作贡献,又促进自身发展,体现对自我,对他人,对学校的高度负责意识。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能够关注自身,关注他人,关注社会,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奠定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的基础和能力。

在职业学校德育教学中渗透公民教育,有很多切入点,需要德育教师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结合公民教育内容,细心挖掘,广泛拓展。在此,本文谨抛砖引玉,不一一赘述。实践证明,在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中渗透公民教育的做法,可使学生在德育课的教学中学到公民知识、培养公民情感、提高公民能力,进而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公民素养,为社会、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作贡献。

参考文献:

[2]赵晖.社会转型与公民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第一版).

[3]肖永忠.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探微[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02.

[4]宋晓梦.传统德育向公民教育延伸[N].光明日报,2008,04,18.

[5]李化树,康海宁.德育理念的更新――公民教育[J].德育探索,2008,06.

[6]谢慧敏.从十七大报告透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03.

[7]刘学斌.当代中国公民教育―和谐社会的维度[J].阴山学刊,2008,0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游世纪公园
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中秋之夜
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国江城
武汉
秋天
秋天的田野
秋天的家乡
家乡美景
游桂林
美丽的雪景
细河变了
家乡新貌
秋游石门洞
绚丽一夏 2014年7期
石匠的诀窍
Top陶调
重返自由的工艺美术
第五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落户西安
你好 谢谢 再见
唐卡邮票首次发行
我们一边减肥一边吃糖
国家艺术基金申报进入倒计时
玻璃球游戏
3年内将投入百亿元保护传统村落
文博会 “非遗”求变
无产阶级的审慎魅力
国外摄影师北京开拍聚焦中国“非遗”
一身好本领
五年级(s版)《彩票》 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教案(五)《 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教案(六)《清明节的由来 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s版)5坚定的锡兵 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s版)《酿》 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s版)《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 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s版)8大自然的语言 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s版)《十年后的礼物》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山行、暮江吟(S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教案(三)《 我不能忘记祖国 卢沟桥》 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s版)10我家门前的海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从军行》《塞下曲》 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s版)《月下桨声》 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s版)9西风胡杨 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教案(七)《3东郭先生和狼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