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大学生团队学习的人际关系机制研究

大学生团队学习的人际关系机制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9-06

大学生团队学习的人际关系机制研究

摘 要:本文在回顾已有的团队有效性和团队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团队学习模型中有关的人际相关因素,包括团队构成、初始认知中的社会性认知、团队互动、共享心智,以及团队学习结构的反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人际关系的团队学习模型。

关键词:团队学习 人际关系 共享心智

一、引言

团队学习的研究和实践已成为教育和社会科学研究关注的焦点。在团队的经典定义中,团队并不是独立的个体的简单加总,而是包含独特的人际价值观的共同体,这里既包含正式的组织化的团队结构,又包含非正式的人际化的团队结构。很多研究发现,团队的学习行为能够提升团队绩效,而人际环境及团队成员个体对人际环境的认知,以及团队领导者的权威结构能影响团队学习行为和团队的绩效[1]。本文着重研究团队学习中的人际关系机制,建立团队学习中的人际关系机制,为大学生团队学习培养提供理论原则和指导依据。

二、团队学习中的人际关系机制

在团队有效性的理论模型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输入―过程―输出模型。输入主要指团队的初始状态,包括团队构成和团队成员对团队任务和其他成员了解程度的认知。过程主要指团队的互动过程,目前流行的共享心智模型将传统的互动过程称为外显行为,而将共享心智发展称为内隐行为。输出一般指团队的有效性,一般将团队学习视为团队绩效的中间变量。尽管输入―过程―输出模型的理论框架已经比较完善,但是很少有研究完整地证明整个理论框架。本文主要基于人际关系视角,从团队构成、团队初始认知、团队互动过程、团队共享心智这几个方面,总结团队学习的影响因素和人际关系机制。

(一)团队构成

团队构成的因素包括团队的规模、异质性和组建方式等方面。团队规模一般不能太大,团队规模越大,共享心智水平越低[2]。而团队成员的异质性既表现在性别、年龄、工作年限、教育背景等人口统计特征上,又表现在价值观、态度、信念等深层特征上。知识经验的多样性会扩大团队的信息来源,引发更多创造性思维,但也会对团队成员在团队互动过程中的表现产生消极影响。许多大学生只有在可以自由选择同伴且学习任务适合于合作时才喜欢团队学习,而学生的组织结构比较松散,在学习兴趣、习惯和个人利益上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有学者建议团队规模保持在3至4人更为有效[3]。

(二)团队初始认知

团队初始认知的因素可以分为任务性认知、操作性认知和社会性认知[4]。任务性认知是团队成员对任务内容的理解;操作性认知是对团队运作的规则和学习模式的理解;社会性认知则是团队成员对彼此的生活背景和个性的理解。任务性认知和操作性认知不一致,会导致团队成员对团队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路径产生分歧,增加团队冲突和协作成本,降低团队的学习能力。由于大学生团队的共同目标往往比较模糊,团队成员之间的人际情感是团队存在的第一原则,因此在建立大学生团队时首先应当考虑以学生的人际关系为基础进行组队。

(三)团队互动过程

团队互动过程主要指团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外显性行为,主要包括共享、协作、领导。共享是团队成员之间沟通交流信息、知识、技能和想法的过程[4]。沟通的质量,即共享的细节层次和团队成员的参与率决定了团队的互动绩效,进而影响团队学习的结果。协作是团队成员之间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互相支持和帮助。大学生团队的密集互动往往是人际为导向的,如果见面频率太低交流较少,团队就会形同虚设;而密集的互动会在团队成员之间形成比较高的心理安全,团队冲突比较容易往建设性冲突发展,共享和协作会更顺畅。另外,领导的权威结构也是团队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团队的研究表明,领导者的非正式化的权威和作用非常重要[5],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组建的团队使得人际关系的核心人物成为真正的领导者。

(四)共享心智

共享心智是指团队成员之间共同的知识结构[6]。共享心智模型分为团队任务模型和团队互动模型,前者是团队成员关于团队任务相关的因素的共识,包括团队所使用的技术、设备和完成任务的流程、策略等的共识;后者是团队成员关于团队互动的共识,包括互动模式、渠道和队友的技能等。团队共享心智水平越高,互动沟通越有效,团队学习的绩效越高。当团队无法实现充分互动时,如任务复杂、而时间压力大,或者成员相聚机会少,共享心智水平高可以使团队成员无需外部沟通就能对团队所处情景做出一致反应和协作,从而顺利完成团队任务[6]。

(五)团队学习结果的反馈

团队学习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团队不断完成任务,团队成员会加深对团队任务本身和完成任务的策略和流程的理解,并且会对团队分工、沟通和协作产生更一致的理解。因此,团队学习结果的反馈能对团队外显性互动和内隐性共享心智产生积极的影响,巩固团队发展的成果[4,6]。除了对团队进行群体性奖励,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共享、支持和协作,以及对团队的信心;团队考核也要考虑个人贡献,采用团队和个体奖励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优等生对团队的贡献,并使“差生”在团队学习中获得更多益处。

三、基于人际因素的团队学习模型

图1 团队学习模型中人际关系作用机制图

本文在对团队学习内涵中包含的人际关系及团队学习模型中包含的主要人际因素进行梳理的基础,构建团队学习中的人际关系作用机制框架,为大学生团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原则和实践路径的指导依据。如图1所示,在团队学习模型的人际关系作用机制中人际关系是团队发展的中介变量。团队的初始状态包括团队构成和初始认知,通过人际关系因素,作用到团队的学习过程(包括团队互动和共享心智),进而影响到团队的学习结果。团队的学习结果反馈到团队中,又影响到团队的互动模式和共享心智,并催生更成熟和稳定的人际关系模式,进而形成新的良性循环。

四、结语

在回顾已有的团队有效性和团队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团队学习模型中有关的人际相关的因素,包括团队构成中的团队规模、成员构成和组建方式,初始认知中的社会性认知,团队互动中的共享、协作和领导,共享心智中的团队互动共享心智,以及团队学习结构的反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人际关系的团队学习模型。

参考文献:

[5]尹洁,杨建超.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60-63.

[6]白新文,王二平,周莹,马达飞,任婧.团队作业与团队互动两类共享心智模型的发展特征[J].心理学报,2006. 38(4):598-60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在秋天的江滨公园
风景这边独好
美丽的秋天
秋天的校园
游武夷山
美丽的湖
四季的美
我们的校园
我爱秋天的果园
我爱秋天的校园
冬之曲
秋之夜
厦门游记
喂鸭子
美啊,漳州的中山公园
国外摄影师北京开拍聚焦中国“非遗”
绚丽一夏 2014年7期
玻璃球游戏
第五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落户西安
唐卡邮票首次发行
3年内将投入百亿元保护传统村落
无产阶级的审慎魅力
你好 谢谢 再见
重返自由的工艺美术
Top陶调
国家艺术基金申报进入倒计时
一身好本领
石匠的诀窍
我们一边减肥一边吃糖
文博会 “非遗”求变
五年级(s版)《彩票》 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s版)8大自然的语言 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教案(六)《清明节的由来 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s版)《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山行、暮江吟(S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s版)5坚定的锡兵 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教案(五)《 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教案(三)《 我不能忘记祖国 卢沟桥》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从军行》《塞下曲》 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s版)《十年后的礼物》 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s版)10我家门前的海 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s版)9西风胡杨 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教案(七)《3东郭先生和狼 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s版)《月下桨声》 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s版)《酿》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