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儿童普通话量词习得研究综述

儿童普通话量词习得研究综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9

儿童普通话量词习得研究综述

摘 要: 量词的广泛使用是汉语区别于印欧语系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汉语量词的使用规则复杂,且没有严格的标准,这给儿童的学习和掌握带来一定困难。文章在综述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儿童普通话量词习得的特点,并指出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普通话 量词习得 理解 产出

一、引言

与一般语言不同,汉语是一种量词性语言,名词必须纳入“(数词)+量词+名词”结构才能表示数量关系。作为汉语中一种使用极为广泛的特殊语言成分,量词在与名词组配过程中虽然会有某种确定性,但又不是完全固定的,应用时也没有严格的标准,这给儿童量词的学习与掌握带来一定的困难,使得儿童量词习得与其他词汇习得出现不同的趋势与特点。汉语许多方言也有量词,并且有研究者对儿童习得方言的量词进行了研究(Tse et al.,2007),而本文主要综述儿童对普通话中量词的习得研究。

二、国内儿童量词研究

(一)儿童量词产出研究

国内较早对儿童量词习得进行研究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应厚昌等(1983)从《现代汉语八百词》“名量配合表”中挑取儿童熟悉的名词编成图片作为实验材料,考察四到七岁儿童对个体量词、集合量词、临时量词的产出能力。实验结果发现,儿童对三类量词的掌握不平衡,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最先产出的是个体量词,再是临时量词和集体量词。方富熹(1985)在随后研究中采取类似的实验范式考察普通话组儿童和粤语组儿童对适用范围不同的量词的习得趋势,结果发现两组儿童在量词产出上表现出相同趋势,即最先使用一般性量词“个”,其次是概括性较差、应用面较窄的特殊量词,最后是是概括性高、应用面较宽且能修饰事物空间知觉特征的特殊量词。上述两个研究主要是考察儿童对某些量词的使用情况,研究范围较窄,只考察了极少数的普通话量词。

恭晨(2010)受Cheng(1998)等观点的影响,借鉴国外研究范式,从可数量词与不可数量词的角度研究儿童对不同类型名词使用的量词。结果发现,所有年龄段被试不可数量词的产出正确率都比可数量词要高,但是不同年龄段被试之间产出仍存在差异,成人产出的量词好于六岁儿童,六岁儿童的量词产出明显好于四岁儿童,五岁儿童的产出明显好于二三岁儿童。但对量词产出的错误类型进行分析时,他发现儿童很少出现跨类错误,一般都是可数或不可数类内部的误用,因此他认为儿童很小就能明确区分量词的可数与不可数特征。

综上所述,以往国内产出研究主要是把量词分为个体量词、临时量词、集合量词,考察各类量词产出的顺序以及出现的特点,所得出的结论较为一致。但是对儿童动量词的习得考察较少,这也是上述研究存在的缺陷。

(二)儿童量词理解研究

(三)小结

国内儿童量词习得研究主要考察的是儿童量词的产出,对量词所体现的语义特征的理解研究比较少。前人的研究表明量词习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且量词产出具有一定的顺序性,一般最先产出的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个体量词,特别是“个”、“只”,然后再产出临时量词、集合量词等。另外儿童在量词产出中会表现出量词与名词搭配单一化,量词常被泛化使用,句式顺应同化等特点。由于对儿童量词理解的研究比较少,而且涉及领域也有限,所以关于儿童对量词的理解方面并没有规律性的结论,但是至少可以确定儿童能够提取量词的语义特征,而且这种能力可能受年龄、认知能力、实体性质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三、国外儿童量词习得研究

(一)国外儿童量词产出研究

(二)国外儿童量词理解研究

Hu(1993)的研究考察了儿童在早期习得名量序列搭配中所提取的语义共现限制,结果发现生命量词“只”的使用频率最高,使用频率和人数仅次于普通量词,且“只”过度使用,错误率也很高,但基本都是与有生命的事物匹配,因此他认为这表明儿童对表示生命特征的量词习得早于表示其他特征的量词。这一结论与Erbaugh(1986)、Ken(1991)等指出的儿童最先习得量词的形状特征的观点不同。造成这种结论的差异,可能与实验规模、被试年龄、实验范式有关。还有研究是将量词习得与其他词类的习得作比较,比如Nobuko(1999)在研究指出量词的习得落后于名词,而且二者习得方式不同,名词习得是从上到下,即掌握最初词义后通过隐喻派生其他词义,而量词的习得是从下到上,即只有通过大量例子才能总结出量词的语义特征。

(三)小结

国外对量词产出研究虽然较少,但某些结论与早前国内的研究一致,如儿童很早就能意识到量词是计数时必要的一种成分,量词的产出有一定顺序,产出普通量词“个”的时间很早,而且使用范围很广,随年龄增长,对个体量词的使用出现多样化现象。国外对儿童量词的理解研究发现儿童对量词所表示的有些语义特征的提取会早于其他语义特征,但是究竟是生命特征的提取早还是形状特征的提取时间早,还需进一步论证。另外国外研究者发现儿童对量词的习得有可数与不可数的句法差异,不可数量词的习得一般早于可数量词,儿童在量词使用中一般不会出现“跨领域”的错误,而且他们对这种句法差异的理解受年龄因素的影响,这种研究思路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方法启示。

四、结语

量词是普通话中特殊的一类词,它是计数实物不可缺少的一种句法成分。国内外对儿童量词习得的研究结论大致可以分为三方面:第一,儿童量词习得会出现一定顺序,普通量词“个”出现最早,其他具体量词次之,再是临时量词、集合量词等其他类别的量词。第二,量词习得会出现一些普遍特征,如量词与名词搭配单一化,量词使用泛化,句式顺应同化,区分量词的可数与不可数性等特点。第三,量词习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但是目前对儿童量词习得的研究还有些不足。现有研究主要局限于对普通话中的名量词的研究,对动量词及其他量词的研究较少,且不少研究缺乏将产出和理解进行综合考虑的意识。在今后量词的习得研究中,可以综合借鉴国内外量词研究的实验范式,既考察儿童对特定事物所产出的量词,又考察儿童对特定量词语义特征的提取能力。

参考文献:

[2]应厚昌,陈国鹏,宋正国,邵渭冥,郭英.四至七岁儿童掌握量词的特点[J].心理科学通讯,1983(6).

[3]方富熹.4―6岁儿童掌握汉语量词水平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85.

[5]黄进.儿童语言中个体量词“个”的运用及其他[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3).

[6]朱曼殊.儿童语言发展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7]胡德明,欧阳俊林,陈长辉,等.汉族儿童实词习得研究[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8]高艳丽.普通话儿童量词习得研究[J].海外英语,2011,14:019.

[9]李宇明.儿童语言的发展[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2]Uchida,N.Imai,M.Heuristics in learning classifiers:The acquisition of the classifier system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nature of lexical acquisition.Japanese Psychological Research,1999,41(1),50-69.

[13]Erbaugh,M.S.Taking stock: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oun classifiers historically and in young children.Noun classes and categorization,1986:399-436.

[18]Ken, L. K. A semantic analysis of young children’s use of Mandarin shape classifiers.Child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Singapore and Malaysia,1991:98-11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寒冬里的绿色。
曾经的你·黯然·美丽
未来的我
一个诚实的人
他太“监”了
人间真爱
爱美的妈妈
你最美丽。
幸福的微笑-来自你们
记忆里的朋友5完结
2007,我们曾经都在孤独中成长(副题:遥老公)
那个陌生的小男孩
记忆,永恒
我就是我
茜草蓓蕾。
浅析高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差异教学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能力提升方法
浅谈高校四、六级考试改革后英语教学的新模式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述与陶瓷英语简介
浅谈新课标下化学教学观念的转变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策略之我见
基于跨文化交际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初探
浅议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的问题及对策
河南高校口译课的教学改革与思考
浅议如何才能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
高职思政项目化管理创新
构架图示推动语篇阅读教学的动态发展
关于改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教学改革的探讨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
《金蝉脱壳》教学札记
《一次特殊的实验》教学实录
《金蝉脱壳》片断赏析
《金蝉脱壳》片断赏析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
《金蝉脱壳》相关知识
《莫泊桑拜师》相关知识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
《金蝉脱壳》教学札记
《莫泊桑拜师》相关知识
《金蝉脱壳》教学札记
《一次特殊的实验》教学设计
《金蝉脱壳》教学札记